一种测定食品中生孢梭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675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定食品中生孢梭菌的方法,主要包含了接种和培养菌落,分离典型菌落,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和根据生孢梭菌(J‑201)为阳性对照,产气荚膜梭菌(ATCC‑13124)为阴性对照,判定检测结果四个主要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定食品中生孢梭菌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测方法领域,特别涉及测定食品中检测生孢梭菌菌群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生孢梭菌与肉毒梭菌极其相似,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生孢梭菌不会产生肉毒毒素。有报道称生孢梭菌也可以产生不同于肉毒毒素的其他有毒代谢产物。有人从肠出血腹泻兔的粪便中分离出该菌,其毒素直接作用在兔肠道血管壁的内皮细胞造成兔的出血性腹泻,但对小鼠、大鼠和豚鼠则不显示毒性作用;也有报道从浓缩乳清蛋白粉中分离出生孢梭菌,其代谢产物显示出对ICR小鼠致死的毒性作用。然而目前并未进一步研究生孢梭菌对人、尤其是婴幼儿的健康是否存在危害。但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来源、无论毒性,都需要首先从样品中分离检测出目标菌的存在。本非标在检测大量的样品经验上,建立了从样品中分离检测并鉴定生孢梭菌的方法,可为样品实际检测应用以及进一步评估食品中污染生孢梭菌的风险提供技术支持。在实际检测中,生孢梭菌与肉毒梭菌生理生化特征极其相似,2013年新西兰恒天然肉毒事件爆发一个月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对外发表声明称,肉毒梭菌污染是虚惊一场,浓缩乳清粉中发现的是与肉毒梭菌极其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定食品中生孢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方法包含如下步骤:/nS1:接种和培养菌落,培养周期为5天;/nS2:分离典型菌落;/nS3: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和毒素检测试验;/nS4:以生孢梭菌(J-201)为阳性对照,以产气荚膜梭菌(ATCC-13124)为阴性对照,进行结果判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食品中生孢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接种和培养菌落,培养周期为5天;
S2:分离典型菌落;
S3: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和毒素检测试验;
S4:以生孢梭菌(J-201)为阳性对照,以产气荚膜梭菌(ATCC-13124)为阴性对照,进行结果判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食品中生孢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接种和培养菌落步骤优选为:煮沸两只疱肉培养基后,分别进行如下处理:第一支迅速冷却,第二支冷却至60℃后接种检样,继续保温10min后,急速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食品中生孢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还包括培养物的检查和判断步骤:
S11:用显微镜检查经革兰氏染色的培养物涂片,观察菌体形态,判定是否有典型的梭状菌,是否形成芽孢和芽孢形成的程度以及芽孢在菌体内部的部位;
S12:若已培养5天的增菌液内没有细菌生长,应继续培养10天以检出可能迟缓出芽的生孢梭菌芽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食品中生孢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分离典型菌落步骤包括:
S21:用接种环挑取1环具有典型现象的培养物,分别划线卵黄琼脂及血琼脂平板各一块,在厌氧条件下36±1℃培养48小时,若两个支管均有典型现象时,则只挑取第二支管上的培养物;
S22:将步骤S21中确定的可疑菌落转移两块卵黄琼脂,分别置于需氧、厌氧条件下36±1℃培养48小时,若可疑菌在需氧平板上生长,则排除待测样品中包含生孢梭菌可能性;
S23:将步骤S22中筛选出的可疑菌落再次接种血琼脂平板,于厌氧条件下36±1℃培养24小时,挑取纯培养物进行API20A检测并进行结果判读;
S24:选取判读结果良好的培养物同时接种疱肉培养基和TPGY液体培养基,其中,疱肉培养基于厌氧条件下30±1℃培养5天,TPGY液体培养基于厌氧条件下36±1℃培养24小时,所得培养物待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食品中生孢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还包括制备模板DNA和、PCR扩增、电泳检测和测序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食品中生孢梭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模板DNA的步骤包括:
S311:取1.4mlTPGY培养物置于1.5ml离心管中,在冷冻离心条件下离心2分钟,丢弃上清液后,加入1.0mlLPBS悬浮菌体沉淀,在冷冻离心条件下离心2分钟,丢弃上清液;
S312:对步骤S311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云王芳薛晓晶吴玉平王晶刘汉霞郑立新田世
申请(专利权)人:中检科北京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