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法酯交换的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75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酶法酯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脂肪酶的作用下,甘油三酯A与甘油三酯B进行酯交换反应;所述甘油三酯A为短链甘油三酯、中链甘油三酯和长链甘油三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甘油三酯B为长链甘油三酯;所述脂肪酶为脂肪酶MAS1或MAS1‑H108A。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同时高收率地实现短/中/长甘油三酯与长链甘油三酯的酯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酶法酯交换的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酶法酯交换方法。
技术介绍
油脂广泛用于食品和工业用途。然而,由于天然的甘油三酯结构不能为产品提供理想的特性,因此大多数食用油脂的技术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增强天然食用油脂的技术特性,可以通过酯交换的过程来改变甘油三酯的结构,从而改变其理化性质。酯交换有化学酯交换和酶法酯交换两种,化学酯交换通过随机酯交换对甘油三酯的结构组成进行改造,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但是酶法酯交换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与传统的化学酯交换相比,酶法酯交换具有多种优势,因为酶作为催化剂反应,过程简单,灵活,不涉及使用有害化学物质且副产物较少,而且由于酶法酯交换的反应温度通常不高,抑制了对热不稳定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和脂肪酸的降解。因此,可以获得具有更好营养品质和保质期的最终产品。由于不同碳链的脂肪酸具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种类的脂肪酸的不同组合和定位形成不同的结构脂。在结构脂的制备中,主要包括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作为结构脂的功能性脂肪酸来源。短长链结构脂中的长链和短链脂肪酸在甘油骨架上随机排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酶法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脂肪酶的作用下,甘油三酯A与甘油三酯B进行酯交换反应;/n所述甘油三酯A为短链甘油三酯、中链甘油三酯和长链甘油三酯中的至少一种;/n所述甘油三酯B为长链甘油三酯;/n所述脂肪酶为脂肪酶MAS1或MAS1-H108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法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脂肪酶的作用下,甘油三酯A与甘油三酯B进行酯交换反应;
所述甘油三酯A为短链甘油三酯、中链甘油三酯和长链甘油三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甘油三酯B为长链甘油三酯;
所述脂肪酶为脂肪酶MAS1或MAS1-H108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酶为MAS1-H108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三酯A与甘油三酯B的质量比为1:2.5~5;进一步地,所述甘油三酯A与甘油三酯B的质量之比为1:2.5~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交换反应的温度为55~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酶法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交换反应的温度为65~7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酶法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酶为固定化脂肪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华何诗戚穗坚杨博王卫飞蓝东明罗日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永华特医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