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28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脱硝除尘净化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包括:净化仓;灰斗,与净化仓的底部相连;金属膜滤筒,设于净化仓内并与接地线连接,且金属膜滤筒的一端与灰斗相连通;电晕线,设于金属膜滤筒内并与交流电源相连;脱硝催化剂层,设于金属膜滤筒的外周侧;进气管,与灰斗相连通,用于向净化仓通入含尘气体;还原剂喷射器,与进气管相连通;出气管,与净化仓相连通,且出气管用于与引风机连接。该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能够在同一装置中实现对颗粒物的荷电、补集和对NOx的高效催化还原,从而完成细颗粒物和NOx的有效脱除,且整体占地面积较小,操作便捷,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硝除尘净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烟气脱硝除尘一般采用分开处理方式,一般采用SCR(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反应器处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脱硝之后再进行除尘,这就导致进入脱硝反应器中的烟气含有大量的烟尘,会对催化剂的活性造成影响,从而影响脱硝效率,且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而且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能够在同一装置中实现对颗粒物的荷电、补集和对NOx的高效催化还原,从而完成细颗粒物和NOx的有效脱除,且整体占地面积较小,操作便捷,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包括:净化仓;灰斗,与所述净化仓的底部相连;金属膜滤筒,设于所述净化仓内并与接地线连接,且所述金属膜滤筒的一端与所述灰斗相连通;电晕线,设于所述金属膜滤筒内并与交流电源相连;脱硝催化剂层,设于所述金属膜滤筒的外周侧;进气管,与所述灰斗相连通,用于向所述净化仓通入含尘气体;还原剂喷射器,与所述进气管相连通;出气管,与所述净化仓相连通,且所述出气管用于与引风机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膜滤筒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内层金属膜滤筒和设于所述内层金属膜滤筒外侧的外层金属膜滤筒,所述脱硝催化剂层设于所述内层金属膜滤筒和所述外层金属膜滤筒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净化仓与所述灰斗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金属膜滤筒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灰斗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晕线与所述金属膜滤筒同轴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脱硝催化剂层为石墨烯和/或金属氧化物与粘接剂混合形成的颗粒状催化剂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膜滤筒的顶部设有第一绝缘支架,底部设有第二绝缘支架,所述电晕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支架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支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膜滤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金属膜滤筒分多组间隔设置于所述净化仓内,并均与所述灰斗相连通;所述电晕线的数量与所述金属膜滤筒相同,且与多个所述金属膜滤筒一一对应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净化仓包括多个净化仓,多个所述净化仓依次横向排布设置;所述灰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灰斗与多个所述净化仓相连通;所述进气管包括多个进气支管,多个所述进气支管与多个所述灰斗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灰斗呈锥形,且所述灰斗的横截面的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还包括:螺旋式卸灰阀,所述螺旋式卸灰阀设于所述灰斗的底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能够在同一装置中实现对颗粒物的荷电、补集和对NOx的高效催化还原,从而完成细颗粒物和NOx的有效脱除,且整体占地面积较小,操作便捷,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的一个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的另一个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10、净化仓;101、隔板;20、金属膜滤筒;201、内层金属膜滤筒;202、外层金属膜滤筒;30、脱硝催化剂层;40、电晕线;50、进气管;501、还原剂喷射器;60、出气管;70、交流电源;80、接地线;90、灰斗;901、螺旋式卸灰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1,包括:净化仓10;灰斗90,与净化仓10的底部相连;金属膜滤筒20,设于净化仓10内并与接地线80连接,且金属膜滤筒20的一端与灰斗90相连通;电晕线40,设于金属膜滤筒20内并与交流电源70相连;脱硝催化剂层30,设于金属膜滤筒20的外周侧;进气管50,与灰斗90相连通,用于向净化仓10通入含尘气体;还原剂喷射器501,与进气管50相连通;出气管60,与净化仓10相连通,且出气管60用于与引风机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1,包括净化仓10、灰斗90、金属膜滤筒20、电晕线40、脱硝催化剂层30、还原剂喷射器501、进气管50和出气管60。其中,灰斗90与净化仓10的底部相连,净化仓10内设有金属膜滤筒20,金属膜滤筒20内设有电晕线40,电晕线40与交流电源70相连,金属膜滤筒20与接地线80相连,脱硝催化剂层30设于金属膜滤筒20的外周侧,进气管50的一端用于与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净化仓;/n灰斗,与所述净化仓的底部相连;/n金属膜滤筒,设于所述净化仓内并与接地线连接,且所述金属膜滤筒的一端与所述灰斗相连通;/n电晕线,设于所述金属膜滤筒内并与交流电源相连;/n脱硝催化剂层,设于所述金属膜滤筒的外周侧;/n进气管,与所述灰斗相连通,用于向所述净化仓通入含尘气体;/n还原剂喷射器,与所述进气管相连通;/n出气管,与所述净化仓相连通,且所述出气管用于与引风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净化仓;
灰斗,与所述净化仓的底部相连;
金属膜滤筒,设于所述净化仓内并与接地线连接,且所述金属膜滤筒的一端与所述灰斗相连通;
电晕线,设于所述金属膜滤筒内并与交流电源相连;
脱硝催化剂层,设于所述金属膜滤筒的外周侧;
进气管,与所述灰斗相连通,用于向所述净化仓通入含尘气体;
还原剂喷射器,与所述进气管相连通;
出气管,与所述净化仓相连通,且所述出气管用于与引风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膜滤筒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内层金属膜滤筒和设于所述内层金属膜滤筒外侧的外层金属膜滤筒,所述脱硝催化剂层设于所述内层金属膜滤筒和所述外层金属膜滤筒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仓与所述灰斗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金属膜滤筒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灰斗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晕线与所述金属膜滤筒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硝催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童震松黄羽飞赵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