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221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包括:内套杯,外套杯,固定片和育苗试管组成;内套杯设置与外套杯内,并且内套杯的底部抵接外套杯的底部;固定片的下表面分别抵接内套杯的上边缘和外套杯的上边缘;内套杯上部开口,对应开口的位置,固定片设有加液口;内套杯侧壁和外套杯侧壁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的育苗试管设于所述的空隙内;所述的固定片上还设有可容纳育苗试管的开孔,开孔的位置对应空隙设置;内套杯下部的位置设有小孔;育苗试管的管体设有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可避免加培养液过程对水培植物的根部造成冲击,保证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减小实验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的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养料、矿物质和水分,供应植物生长的需要。同时,根系也是固定植物体的器官。对于高大的乔木来说,例如橡胶树高度可达30米,其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绝大多数来源依靠根系吸收。由于植株高大,因此根系对植物体的固定作用也更为重要。此外,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根系也会产生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同样也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为了便于研究植物根系的生长情况,通常采取水培的方法培养植物。水培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添加或者更换营养液,用以满足植物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在添加或者更换营养液的过程中,难免会触碰到或者损伤到植物的根系,影响植物根系正常的生长,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提供一种专用于研究水培植物根系的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添加或者更换营养液对植物根系造成的损伤,保证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减小实验误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包括:内套杯,外套杯,固定片和育苗试管组成;所述的内套杯设置与所述的外套杯内,并且所述内套杯的底部抵接所述外套杯的底部;所述的固定片的下表面分别抵接所述的内套杯的上边缘和外套杯的上边缘;所述的内套杯上部开口,对应所述内套杯的开口位置,所述的固定片设有加液口;所述的内套杯侧壁和外套杯侧壁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的育苗试管设于所述的空隙内;所述的固定片上还设有可容纳育苗试管的开孔,所述的开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空隙设置;所述的内套杯下部的位置设有小孔;所述的育苗试管的管体设有细孔。进一步,所述的内套杯上边缘与外套杯上边缘齐平。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片的内圆边缘与所述的内套杯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的育苗试管上边缘设有折边,所述的折边的外径大于所述开孔的直径。进一步,所述的育苗试管的底部高于所述内套杯小孔的位置。进一步,所述的外套杯还连接有固定架,所述的外套杯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架上。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架上至少设置2个外套杯。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架上设有喷雾装置,所述的喷雾装置的位置高于所述的固定片。进一步,所述的内套杯、外套杯和育苗试管均由透明材质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水培植物设置在育苗试管中,需要加入或者更换培养液时,可直接从固定片的加液口加入。加入的培养液从内套杯下部的小孔流入到外套杯中,再通过育苗试管管体上的细孔流入到育苗试管中。由于内套杯的存在,限制了培养液对其他部位的冲击,避免加培养液过程对水培植物的根部造成冲击,有效避免添加或者更换营养液对植物根系造成的损伤,保证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减小实验误差。此外,由于内套杯的底部抵接外套杯的底部,同时内套杯上的小孔设置在下部,可以保持内套杯和外套杯之间培养液平面保持平衡,在需要更换培养液的时候,从内套杯内将培养液吸出即可。固定片上设有开孔,育苗试管设置在开孔内,可以固定育苗试管的相对位置,避免在水培过程中由于试管晃动损伤植物根系。而同一固定片上可以一次性固定多根育苗试管,一次可以进行多个平行实验,减少了实验次数,提高了实验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包括:内套杯1,外套杯2,固定片3和育苗试管4组成;所述的内套杯设置与所述的外套杯内,并且所述内套杯的底部抵接所述外套杯的底部;所述的固定片的下表面分别抵接所述的内套杯的上边缘和外套杯的上边缘;所述的内套杯上部开口,对应所述内套杯的开口位置,所述的固定片设有加液口31;所述的内套杯侧壁和外套杯侧壁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的育苗试管设于所述的空隙内;所述的固定片上还设有可容纳育苗试管的开孔32,所述的开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空隙设置;所述的内套杯下部的位置设有小孔11;所述的育苗试管的管体设有细孔41。所述的内套杯上边缘与外套杯上边缘齐平。所述的育苗试管上边缘设有折边42,所述的折边的外径大于所述开孔的直径。所述的育苗试管的底部高于所述内套杯小孔的位置。所述的外套杯还连接有固定架5,2个所述的外套杯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架上。所述的固定架上设有喷雾装置6,所述的喷雾装置的位置高于所述的固定片,分别固定在固定架的两侧边上。所述的内套杯、外套杯和鱼苗试管均由透明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内套杯上边缘和外套杯上边缘齐平,固定片可以呈水平状态放置,可避免由于内套杯上边缘和外套杯上边缘不平导致固定片容易滑动。育苗试管上边缘设有折边,并且折边的外径大于开孔的直径,折边可卡在开孔的边缘处达到固定的效果。外套之外还连接固定架,可以进一步稳定整个装置,避免由于育苗试管内幼苗长高导致整个装置放置不稳。育苗试管的底部高于内套杯小孔的位置,向内套杯内加培养液时时,只有小孔没入到培养液中后,培养液才会进入到育苗试管中。这样可在小孔和育苗试管之间形成缓冲,有效避免加入的培养液直接从小孔中冲击到育苗试管,不会影响到育苗试管内的幼苗的根部。固定架上设置喷雾装置,并且喷雾装置的位置高于固定片,可以对育苗试管中的幼苗进行喷施农药或者液体肥料,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内套杯、外套杯和育苗试管均由透明材质制成,可以直接从外部观察植物根系的生长情况,操作更加简便。本实施例中,2个外套杯均固定在同一固定架上,既可以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又方便对水培植物统一管理,同时也可以更加直观的对比实验效果。此外,也可以根据实验需要将多个外套杯组合放置在同一固定架上,这样不仅方便管理,而且更容易对比不同处理方法的实验结果。实施例2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片的内圆边缘与所述的内套杯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片的内圆边缘与所述的内套杯相连接,将固定片和内套杯连成一体,可有效避免固定片滑动,增加了固定片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避免由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杯,外套杯,固定片和育苗试管组成;所述的内套杯设置与所述的外套杯内,并且所述内套杯的底部抵接所述外套杯的底部;所述的固定片的下表面分别抵接所述的内套杯的上边缘和外套杯的上边缘;所述的内套杯上部开口,对应所述内套杯的开口位置,所述的固定片设有加液口;所述的内套杯侧壁和外套杯侧壁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的育苗试管设于所述的空隙内;所述的固定片上还设有可容纳育苗试管的开孔,所述的开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空隙设置;所述的内套杯下部的位置设有小孔;所述的育苗试管的管体设有细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杯,外套杯,固定片和育苗试管组成;所述的内套杯设置与所述的外套杯内,并且所述内套杯的底部抵接所述外套杯的底部;所述的固定片的下表面分别抵接所述的内套杯的上边缘和外套杯的上边缘;所述的内套杯上部开口,对应所述内套杯的开口位置,所述的固定片设有加液口;所述的内套杯侧壁和外套杯侧壁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的育苗试管设于所述的空隙内;所述的固定片上还设有可容纳育苗试管的开孔,所述的开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空隙设置;所述的内套杯下部的位置设有小孔;所述的育苗试管的管体设有细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杯上边缘与外套杯上边缘齐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植物根系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片的内圆边缘与所述的内套杯相连接。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波秦春秀缪卫国林春花靳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