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植物培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622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植物培养系统,包括:柜体、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深液流箱体培养单元、墙式基质培养单元、气雾培养单元、若干营养液储槽、营养液循环单元,柜体内部设置容置空间,中间设置隔板,柜体上部开设观察窗;营养液储槽设置在柜体内的底板上。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墙式基质培养单元、气雾培养单元都设置在柜体内对应观察窗的位置。该智能植物培养系统集成多种栽培模式,结构紧凑合理,教学展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植物培养系统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植物培养系统。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土地资源短缺的地区作物种植、设施园艺、太空植物种植以及家庭植物养护观赏等方面。植物培养系统是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缩小版,适用于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教学实验中,是针对中学教学的特点设置的教学装置,用于观察和研究多种植物栽培方式,可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营养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实验。目前,现有教学用植物培养装置的栽培模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多种植物培养教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植物培养系统,解决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教学用植物培养装置的栽培模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多种植物培养教学要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集成多种栽培模式,结构紧凑合理,教学展示方便的技术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植物培养系统,包括:柜体、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墙式基质培养单元、气雾培养单元、若干营养液储槽、营养液循环单元,所述柜体内部设置容置空间,中间设置隔板,所述柜体上部开设观察窗;所述营养液储槽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底板上;所述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墙式基质培养单元、气雾培养单元都设置在所述柜体内对应所述观察窗的位置;所述营养液循环单元包括:第一输送泵、深流培输送管、深流培回流管、第二输送泵、基质输送管、基质回流管、第三输送泵、雾培输送管、雾培回流管、第四增氧泵;所述隔板开设有第一槽孔及第二槽孔;所述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包括深液培养槽,固定在所述第一槽孔中;所述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包括若干首尾连通的培养管,所述培养管顶部间隔设置多个植物栽培孔;所述培养管固定在所述隔板或所述柜体的背板上;所述墙式基质培养单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栽培槽、滴管及集水管;所述栽培槽固定挂设在所述柜体的侧板上;所述滴管设置在所述栽培槽上方,对应所述栽培槽开设多个滴孔;所述集水管对应所述栽培槽设置多个支管,所述支管连通所述栽培槽底部回水孔;所述气雾培养单元包括:气雾培养槽、制雾水管、多个水雾喷头;所述气雾培养槽固定在所述隔板的第二槽孔中;所述制雾水管设置在所述气雾培养槽内,所述制雾水管间隔开设数量与所述水雾喷头对应的出水口;所述水雾喷头设置在所述制雾水管的出水口中;所述第一输送泵设置在所述营养液储槽中,所述深流培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输出端,另一端分别通过支管连通所述深液培养槽上部的进水口及所述培养管的进水口;所述深流培回流管的一端分别通过支管连通所述深液培养槽的出水口及所述培养管的出水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营养液储槽;所述第四增氧泵也设置在所述营养液储槽中;所述第二输送泵设置在所述营养液储槽中;所述基质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出端,另一端连通所述滴管的进水口;所述基质回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集水管的出水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营养液储槽;所述第三输送泵设置在所述营养液储槽中;所述雾培输送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输送泵的输出端,另一端连通所述制雾水管的进水口;所述雾培回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制雾水管的出水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营养液储槽。作为优选,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所述柜体设置若干组柜门。作为优选,所述观察窗盖设有透明的观察板。作为优选,所述气雾培养槽盖设有雾培面板,雾培植物在所述雾培面板上培植。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器和液晶显示屏,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第三输送泵、第四增氧泵的电机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第三输送泵、第四增氧泵的工作或停止;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以显示所述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第三输送泵、第四增氧泵的工作状态。作为优选,所述柜体的顶部开设通风孔,侧板开设进风孔;所述通风孔设置有抽风风扇;所述抽风风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显示所述抽风风扇的工作状态;所述液晶显示屏固定在所述柜体的外表面。作为优选,所述柜体的顶板底面设置多个矩阵排布的补光灯;所述补光灯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显示所述补光灯的工作状态。作为优选,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视频监控探头,所述视频监控探头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多个万向轮。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在柜体内设置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墙式基质培养单元、气雾培养单元、若干营养液储槽、营养液循环单元,通过营养液循环单元将营养液储槽内的营养液独立输送到各个培养单元,使得箱体及管式两种水培养模式、基质培养模式、气雾培养模式能同时在柜体内进行,通过观察窗直观清楚的进行展示,促进植物栽培的教学工作,加深学生的学习感官体验。这样,解决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教学用植物培养装置的栽培模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多种植物培养教学要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集成多种栽培模式,结构紧凑合理,教学展示方便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植物培养系统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植物培养系统的剖面俯视图。(附图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1柜体、2墙式基质培养单元、3营养液储槽、4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41培养管、5隔板、6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61水培面板、7气雾培养单元、71气雾培养槽、72制雾水管、73水雾喷头、8液晶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通过在柜体内设置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墙式基质培养单元、气雾培养单元、若干营养液储槽、营养液循环单元,通过营养液循环单元将营养液储槽内的营养液独立输送到各个培养单元,使得箱体及管式两种水培养模式、基质培养模式、气雾培养模式能同时在柜体内进行。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介绍本申请的智能植物培养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参见附图1和2,本申请所提供的智能植物培养系统包括:柜体1、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6、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4、墙式基质培养单元2、气雾培养单元7、若干营养液储槽3、营养液循环单元,柜体1内部设置容置空间,中间设置隔板5,柜体1上部开设观察窗;营养液储槽3设置在柜体1内的底板上。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6、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4、墙式基质培养单元2、气雾培养单元7都设置在柜体1内对应观察窗的位置,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植物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墙式基质培养单元、气雾培养单元、若干营养液储槽、营养液循环单元,/n所述柜体内部设置容置空间,中间设置隔板,所述柜体上部开设观察窗;所述营养液储槽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底板上;/n所述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墙式基质培养单元、气雾培养单元都设置在所述柜体内对应所述观察窗的位置;/n所述营养液循环单元包括:第一输送泵、深流培输送管、深流培回流管、第二输送泵、基质输送管、基质回流管、第三输送泵、雾培输送管、雾培回流管;/n所述隔板开设有第一槽孔及第二槽孔;/n所述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包括深液培养槽,固定在所述第一槽孔中;/n所述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包括若干首尾连通的培养管,所述培养管顶部间隔设置多个植物栽培孔;所述培养管固定在所述隔板或所述柜体的背板上;/n所述墙式基质培养单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栽培槽、滴管及集水管;所述栽培槽固定挂设在所述柜体的侧板上;所述滴管设置在所述栽培槽上方,对应所述栽培槽开设多个滴孔;所述集水管对应所述栽培槽设置多个支管,所述支管连通所述栽培槽底部回水孔;/n所述气雾培养单元包括:气雾培养槽、制雾水管、多个水雾喷头;所述气雾培养槽固定在所述隔板的第二槽孔中;所述制雾水管设置在所述气雾培养槽内,所述制雾水管间隔开设数量与所述水雾喷头对应的出水口;所述水雾喷头设置在所述制雾水管的出水口中;/n所述第一输送泵设置在所述营养液储槽中,所述深流培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输出端,另一端分别通过支管连通所述深液培养槽上部的进水口及所述培养管的进水口;所述深流培回流管的一端分别通过支管连通所述深液培养槽的出水口及所述培养管的出水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营养液储槽;/n所述第二输送泵设置在所述营养液储槽中;所述基质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出端,另一端连通所述滴管的进水口;所述基质回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集水管的出水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营养液储槽;/n所述第三输送泵设置在所述营养液储槽中;所述雾培输送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输送泵的输出端,另一端连通所述制雾水管的进水口;所述雾培回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制雾水管的出水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营养液储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植物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墙式基质培养单元、气雾培养单元、若干营养液储槽、营养液循环单元,
所述柜体内部设置容置空间,中间设置隔板,所述柜体上部开设观察窗;所述营养液储槽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底板上;
所述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墙式基质培养单元、气雾培养单元都设置在所述柜体内对应所述观察窗的位置;
所述营养液循环单元包括:第一输送泵、深流培输送管、深流培回流管、第二输送泵、基质输送管、基质回流管、第三输送泵、雾培输送管、雾培回流管;
所述隔板开设有第一槽孔及第二槽孔;
所述深液流箱体水培养单元包括深液培养槽,固定在所述第一槽孔中;
所述深液流管式水培养单元包括若干首尾连通的培养管,所述培养管顶部间隔设置多个植物栽培孔;所述培养管固定在所述隔板或所述柜体的背板上;
所述墙式基质培养单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栽培槽、滴管及集水管;所述栽培槽固定挂设在所述柜体的侧板上;所述滴管设置在所述栽培槽上方,对应所述栽培槽开设多个滴孔;所述集水管对应所述栽培槽设置多个支管,所述支管连通所述栽培槽底部回水孔;
所述气雾培养单元包括:气雾培养槽、制雾水管、多个水雾喷头;所述气雾培养槽固定在所述隔板的第二槽孔中;所述制雾水管设置在所述气雾培养槽内,所述制雾水管间隔开设数量与所述水雾喷头对应的出水口;所述水雾喷头设置在所述制雾水管的出水口中;
所述第一输送泵设置在所述营养液储槽中,所述深流培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输出端,另一端分别通过支管连通所述深液培养槽上部的进水口及所述培养管的进水口;所述深流培回流管的一端分别通过支管连通所述深液培养槽的出水口及所述培养管的出水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营养液储槽;
所述第二输送泵设置在所述营养液储槽中;所述基质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出端,另一端连通所述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单细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