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百成专利>正文

一种大水面缆车式甲鱼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13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水面缆车式甲鱼养殖装置,包括一设置在岸边的缆车站及与缆车站连接的缆绳,缆绳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水中缆绳柱连接,缆绳上吊挂有若干个用于甲鱼养殖的缆车箱,所述缆车箱包括透水结构的箱体,箱体的上部设有甲鱼的陆栖系统,箱体内设有甲鱼的水栖系统,陆栖系统与水栖系统通过水道相连,箱体上还设有甲鱼防逃装置,缆车站内设有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大水面缆车式甲鱼养殖装置可以充分利用水库等大水面资源,可以大大扩展甲鱼的养殖空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水面缆车式甲鱼养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甲鱼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水面甲鱼养殖的大水面缆车式甲鱼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甲鱼,学名中华鳖,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现已发展成为重要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人工养殖甲鱼时,最适宜的环境就是半水半岸的地带,因为大水面和网箱养殖缺乏甲鱼喜爱的岸线环境。比如像众多的水库等场合,由于其水面高低变化很大,岸边受水的涨落冲刷,通常以大块的石头结构为主,无法积存甲鱼生活必须的沙子,因此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之为甲鱼养殖的禁区。公开日为2020年7月14日,公开号为CN11140670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大水面甲鱼放牧栖息装置及控制方法,支架上设有若干层栖息平台,支架的顶部设有饵料箱、光照检测装置及温度检测装置,饵料箱底部通过投饵管道与位于每层栖息平台上方的投饵口相连,底层栖息平台下方设有与水泵连接的沉浮管,栖息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水泵、光照检测装置及温度检测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该甲鱼放牧栖息装置尝试在大水面的环境下实现甲鱼规模化养殖,但该装置仅仅为甲鱼提供了水中的觅食及栖息场所,甲鱼需要的晒背等活动时间及时长均由人通过升降装置人为设定,甲鱼只能被动接受,违背了甲鱼的生活习性;其次,该甲鱼放牧栖息装置缺少甲鱼生产必须的产卵场所,因此不能满足甲鱼自然繁殖的需要。此外,该甲鱼放牧栖息装置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无法对甲鱼养殖过程进行监控,且该装置为开放式系统,在大水面情形下无法控制甲鱼的活动范围,最终导致养殖的甲鱼无法进行有效地收获。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大水面进行甲鱼规模化养殖的问题,提供一种大水面缆车式甲鱼养殖装置,可以充分利用水库等大水面资源,大大扩展甲鱼的养殖空间。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水面缆车式甲鱼养殖装置,包括一设置在岸边的缆车站及与缆车站连接的缆绳,缆绳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水中缆绳柱连接,缆绳上吊挂有若干个用于甲鱼养殖的缆车箱,所述缆车箱包括透水结构的箱体,箱体的上部设有甲鱼的陆栖系统,箱体内设有甲鱼的水栖系统,陆栖系统与水栖系统通过水道相连;所述的陆栖系统浮于水面之上,由设置在箱体上部的浮体支撑,所述的水栖系统位于箱体的浮体之下,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若干层隔板,箱体上还设有甲鱼防逃装置,缆车站内设有控制装置。缆车站可以设置在相对平坦的岸边或岸边的趸船上,以方便操作,缆绳柱则通过打桩等方式固定于水中,缆车箱吊挂在缆绳上,并可以通过缆绳吊起及移动。本专利技术采用相对封闭的箱式结构在大水面环境下养殖甲鱼,透水结构的箱体可以使箱体内的与环境水域完全融于一体,与现有的开放式结构相比,养殖的甲鱼都可以受到严格的管理,避免出现甲鱼无法回收的情形。本专利技术的缆车箱箱体上设有甲鱼的陆栖系统和水栖系统,平时水栖系统(占箱体体积的大部分)位于水面下。陆栖系统由浮体支撑浮于水面上,用于满足甲鱼的陆地生活需求,包括晒背、产卵等。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陆栖系统始终处于水面之上,因此甲鱼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习性随时上岸进入陆栖系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人为设定上岸时间,甲鱼只能被动接受,违背甲鱼的生活习性的问题。水栖系统位于箱体的浮体之下,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若干层隔板,供甲鱼在水中活动及驻留。由于大水面环境通常水深浪大,危险性很高,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缆绳将缆车箱移动至缆车站,在缆车站内对甲鱼进行养殖检查、补充饵料或箱体清理等操作,不但可以方便、全面地了解甲鱼生活情况,而且工人无需下水,避免了大水面水深浪大可能引发的伤害事故。甲鱼防逃装置用于防止甲鱼爬出缆车箱而跑失,控制装置则用于控制缆绳及缆车箱的工作状态。这样,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在大水面进行甲鱼规模化养殖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水库等大水面资源,大大扩展甲鱼的养殖空间。作为优选,陆栖系统呈环状且紧靠箱体的内壁设置,陆栖系统包括用于甲鱼产卵的沙盒及用于甲鱼喂食及休息的栖息平台,所述的隔板呈环状,对应设置在陆栖系统的下方,陆栖系统及隔板围合的中央构成所述的水道。陆栖系统呈环状紧靠箱体的内壁设置,可以构建相对面积较大的陆栖平台,满足甲鱼的陆栖需求;隔板对应设置在陆栖系统的下方,利用陆栖系统可以对隔板构成一定的遮挡,这对于阳光相对强烈的夏天,有助于构筑阴凉的栖息环境。通过水道可以使甲鱼方便地在陆栖系统及水栖系统之间穿梭。作为优选,栖息平台的内侧边缘设有引导板,所述的引导板呈外高内低状倾斜设置,引导板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水道下方的箱体底部设有缓冲垫。倾斜设置的引导板便于从水面爬上栖息平台,尤其是在栖息平台与水面高差较大时;箱体底部的缓冲垫用于防止缆车箱被提起时甲鱼从高处跌落而受到伤害。作为优选,箱体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的沙盒为四个,设置在矩形的四个角部,相邻的两个沙盒之间形成所述的栖息平台,所述沙盒的开口高于栖息平台,沙盒内设有用于甲鱼产卵的沙子,沙盒的底板为透水结构,栖息平台的外侧边缘设有防止饵料掉落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沙盒的口沿等高。沙盒可供甲鱼栖息或产卵场所,其底板为透水结构可以避免沙盒内积水,沙盒的底部略高于水面,在箱体晃动的情况下可能偶尔与水面接触,使沙盒内沙子可以保持湿润又不存在积水。栖息平台的外侧边缘设有挡板,与两端高于栖息平台的沙盒一起从三面围合栖息平台,防止栖息平台上的饵料掉落至箱体外造成浪费。作为优选,防逃装置为环绕箱体开口设置的四块网板,所述网板的下端与箱体的口沿铰接,相邻的网板之间设有固定机构。网板的下端与箱体的口沿铰接,正常情况下网板处于直立状态,起到阻挡甲鱼外爬的作用,而在极端的天气条件或某些工况下,可以将网板放下用于覆盖箱体上端的开口,这样箱体成为完全的封闭结构,可以确保箱内的甲鱼无法逃离。作为优选,箱体的底板下侧设有充气气囊,所述的充气气囊通过气管与设置在缆车站内的充气气源连接,气管上设有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放气的开关。对于大水面养殖环境来说,在刮风的天气时,容易出现水面浪头较高的情形,这样水浪容易打到陆栖系统上面,从而影响沙盒及栖息平台的正常运作,此时可以对充气气囊进行充气,使箱体整体升高,以避免大水面的风浪较大影响甲鱼养殖;正常天气条件下充气气囊不工作,打开开关放气后受水压影响里面的空气被挤出,箱体下沉至正常位置。作为优选,陆栖系统的外侧设有绿植系统,所述绿植系统包括固定在箱体外侧壁的浮板及设置在浮板上的种植槽,种植槽的底板为透水结构,所述的种植槽环绕箱体设置。在陆栖系统的外侧设置绿植系统,绿植系统与陆栖系统并列设置但相互之间通过防逃装置分隔,绿植系统的种植槽内装填沙子种植水草等适合水边种植的绿色植物,这样能够为在陆栖系统上活动的甲鱼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有利甲鱼的生长。作为优选,缆车箱的箱壁为网状结构,所述的隔板为3-4层,间隔均匀地设置在箱体内,箱体的底部设有蛭石层。蛭石层可以为甲鱼提供一个真实的水底环境。作为优选,缆车站连接有多条缆绳,所述的缆绳相互平行,每根缆绳上均吊挂有若干缆车箱,缆车箱上的吊挂点设置在箱体的口沿部。一个缆车站可以连接多条缆绳,每根缆绳上均可吊挂多个缆车箱,这样可以扩大养殖规模,降低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水面缆车式甲鱼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在岸边的缆车站(1)及与缆车站连接的缆绳(2),缆绳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水中缆绳柱(3)连接,缆绳上吊挂有若干个用于甲鱼养殖的缆车箱(4),所述缆车箱包括透水结构的箱体(5),箱体的上部设有甲鱼的陆栖系统,箱体内设有甲鱼的水栖系统,陆栖系统与水栖系统通过水道(6)相连;所述的陆栖系统浮于水面之上,由设置在箱体上部的浮体(7)支撑,所述的水栖系统位于箱体的浮体之下,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若干层隔板(8),箱体上还设有甲鱼防逃装置(9),缆车站内设有控制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水面缆车式甲鱼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在岸边的缆车站(1)及与缆车站连接的缆绳(2),缆绳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水中缆绳柱(3)连接,缆绳上吊挂有若干个用于甲鱼养殖的缆车箱(4),所述缆车箱包括透水结构的箱体(5),箱体的上部设有甲鱼的陆栖系统,箱体内设有甲鱼的水栖系统,陆栖系统与水栖系统通过水道(6)相连;所述的陆栖系统浮于水面之上,由设置在箱体上部的浮体(7)支撑,所述的水栖系统位于箱体的浮体之下,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若干层隔板(8),箱体上还设有甲鱼防逃装置(9),缆车站内设有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水面缆车式甲鱼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陆栖系统呈环状且紧靠箱体的内壁设置,陆栖系统包括用于甲鱼产卵的沙盒(10)及用于甲鱼喂食及休息的栖息平台(11),所述的隔板呈环状,对应设置在陆栖系统的下方,陆栖系统及隔板围合的中央构成所述的水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水面缆车式甲鱼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栖息平台的内侧边缘设有引导板(12),所述的引导板呈外高内低状倾斜设置,引导板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水道下方的箱体底部设有缓冲垫(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水面缆车式甲鱼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的沙盒为四个,设置在矩形的四个角部,相邻的两个沙盒之间形成所述的栖息平台,所述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百成
申请(专利权)人:郑百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