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521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包括电容体,电容体上左侧底部位置熔接有固定板,电容体上右侧底部位置设有端部接至电容体内的针脚,所述电容体上通过固定垫座安装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嵌于固定垫座内的导热块,固定垫座上顶部设有铝基板,铝基板与固定垫座之间外周缝隙位置涂有防水胶,铝基板与导热块之间均匀焊接有传导块,固定垫座上底部设有与导热块固定连接的集热筒,集热筒上底部均匀连接有吸热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结构设置巧妙,且布局合理,通过在驱动电容上设置依靠金属导热散热的散热机构来对内部热量进行加速散发,从而降低使用时热量对电容寿命产生的不利影响,保障电容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流驱动设备
,具体是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现有的LED在驱动时,必须连接驱动电容才能正常启动,电容通常为塑料外壳密闭式结构,内部散热不良,长时间使用热量积蓄,不利于使用寿命保障,会导致电容寿命不断下降,严重缩短寿命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包括电容体,电容体上左侧底部位置熔接有固定板,电容体上右侧底部位置设有端部接至电容体内的针脚,所述电容体上通过固定垫座安装有散热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嵌于固定垫座内的导热块,固定垫座上顶部设有铝基板,铝基板与固定垫座之间外周缝隙位置涂有防水胶,铝基板与导热块之间均匀焊接有传导块,固定垫座上底部设有与导热块固定连接的集热筒,集热筒上底部均匀连接有吸热翅片,集热筒为中空结构。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导热块与传导块为铜制,针脚为铁制,兼具导热与成本问题。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吸热翅片与集热筒为铝制,方便吸热。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吸热翅片在集热筒上底部呈喇叭状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铝基板上均匀设有多个散热片,散热片为圆弧形结构设置,上下位置的散热片之间圆弧口相对并相互一端部分伸入对方圆弧内,上下左右位置的散热片之间预留有空隙,为散热风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本技术中,通过在驱动电容上设置依靠金属导热散热的散热机构来对内部热量进行加速散发,从而降低使用时热量对电容寿命产生的不利影响,保障电容寿命。本技术中,与传统使用条状的垂直设立的吸热翅片不同,本技术中通过将散热翅片设置成喇叭状,相互之间留有缝隙,搭配中空的集热筒,可以提供更好的吸热效果,从而有利于加速热量散发。本技术中,散热片成圆弧结构设置,充分利用了圆弧的结构特性,在风吹过散热片时,会被圆弧的结构引导,产生折转,进而在整个散热片内交替流动,扩大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中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中散热片的俯视图。图中:1、电容体;2、针脚;3、散热机构;4、固定垫座;5、固定板;6、铝基板;7、散热片;8、传导块;9、导热块;10、防水胶;11、集热筒;12、吸热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包括电容体1,电容体1上左侧底部位置熔接有固定板5,用于对电容体1进行安装固定,固定时使用螺丝穿过固定板5上的通孔进行固定,电容体1上右侧底部位置设有端部接至电容体1内的针脚2,针脚2有两个,在使用时分别作为输入端与输出端,针脚2为铁制,充分考虑了使用寿命与导电能力的综合因素;所述电容体1上通过固定垫座4安装有散热机构3,散热机构3包括嵌于固定垫座4内的导热块9,固定垫座4上顶部设有铝基板6,铝基板6与固定垫座4之间外周缝隙位置涂有防水胶10,铝基板6与导热块9之间均匀焊接有传导块8,固定垫座4上底部设有与导热块9固定连接的集热筒11,集热筒11上底部呈喇叭状均匀连接有吸热翅片12,集热筒11为中空结构,同吸热翅片12一样为铝制,而导热块9与传导块8为铜制,铜的导热能力比铝强,安装在固定垫座4内可以保证其导热效果不受影响,而吸热翅片12与集热筒11为铝制,在保证其吸热效果的同时综合考虑了成本问题,使其避免过高;所述铝基板6上均匀设有多个散热片7,散热片7为圆弧形结构设置,上下位置的散热片7之间圆弧口相对并相互一端部分伸入对方圆弧内,上下左右位置的散热片7之间预留有空隙,作为散热时的风道。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结构设置巧妙,且布局合理,使用时从固定板5位置进行安装固定,铜线接至针脚2,进行散热时,电容体1内部的热量被吸热翅片12和集热筒11吸收,通过导热块9传导至传导块8,进而传导至铝基板6上,再传导至散热片7上,外部较冷空气从散热片7经过时带走上面的热量,从而进行散热降温,达到为电容体1进行降温的目的,从而降低使用时热量对电容寿命产生的不利影响,保障电容寿命。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包括电容体(1),其特征在于,电容体(1)上左侧底部位置熔接有固定板(5),电容体(1)上右侧底部位置设有端部接至电容体(1)内的针脚(2),所述电容体(1)上通过固定垫座(4)安装有散热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包括电容体(1),其特征在于,电容体(1)上左侧底部位置熔接有固定板(5),电容体(1)上右侧底部位置设有端部接至电容体(1)内的针脚(2),所述电容体(1)上通过固定垫座(4)安装有散热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交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嵌于固定垫座(4)内的导热块(9),固定垫座(4)上顶部设有铝基板(6),铝基板(6)与固定垫座(4)之间外周缝隙位置涂有防水胶(10),铝基板(6)与导热块(9)之间均匀焊接有传导块(8),固定垫座(4)上底部设有与导热块(9)固定连接的集热筒(11),集热筒(11)上底部均匀连接有吸热翅片(12),集热筒(11)为中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继彬罗永志钟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永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