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润滑油泵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13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驱动润滑油泵的防护结构,包括储油盒,所述储油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的底部贯穿至储油盒的内腔,所述注油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储油盒、定位机构、注油管、顶盖、转钮、防护盖、第二密封垫、第一密封垫、密封柱、定位槽、转孔、轴承和活动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驱动润滑油泵上的防护盖只是套设在注油管上,没有定位的结构进行定位,防护盖容易因晃动而发生松动甚至发生脱离,进而达不到密封的效果,降低了对注油管的密封防护效果,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动润滑油泵的防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驱动润滑油泵
,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润滑油泵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润滑油泵主要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的润滑系统中输送润滑油,交流润滑油泵垂直安装在主油箱的顶板上,经过油泵底部的滤网吸油,泵排油至主油泵进油管及经冷油器至轴承润滑油母管,该泵由压力开关和装在控制室内的三位开关控制,出口装有翻板式止逆阀,防止油从系统中倒流。电驱动润滑油泵也属于润滑油泵中的一种,电驱动润滑油泵中会有注油管进行注油,而注油管上会有防护盖进行防护,而现有的电驱动润滑油泵上的防护盖只是套设在注油管上,没有定位的结构进行定位,防护盖容易因晃动而发生松动甚至发生脱离,进而达不到密封的效果,降低了对注油管的密封防护效果,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驱动润滑油泵的防护结构,具备可对防护盖进行定位,从而增加对注油管密封效果,方便了使用者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驱动润滑油泵上的防护盖只是套设在注油管上,没有定位的结构进行定位,防护盖容易因晃动而发生松动甚至发生脱离,进而达不到密封的效果,降低了对注油管的密封防护效果,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驱动润滑油泵的防护结构,包括储油盒,所述储油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的底部贯穿至储油盒的内腔,所述注油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柱,所述密封柱的底部贯穿至注油管的内腔,所述密封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注油管靠近定位机构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定位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贯穿防护盖并延伸至密封柱的内腔,所述转杆的表面分别套设有扭力弹簧和转盘,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防护盖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盘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转盘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与定位槽配合使用的定位块。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钮,所述防护盖的内壁开设有与转杆配合使用的转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底部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表面与密封柱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密封柱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块配合使用的活动孔,所述转盘和定位块靠近活动杆的一侧均通过轴销与活动杆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密封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防护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靠近注油管的一侧均与注油管紧密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储油盒、定位机构、注油管、顶盖、转钮、防护盖、第二密封垫、第一密封垫、密封柱、定位槽、转孔、轴承和活动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驱动润滑油泵上的防护盖只是套设在注油管上,没有定位的结构进行定位,防护盖容易因晃动而发生松动甚至发生脱离,进而达不到密封的效果,降低了对注油管的密封防护效果,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当定位机构中的定位块运动至定位槽的内腔时,有效的实现了对密封柱与注油管之间进行定位的作用,从而防止了防护盖与注油管的分离,进而增加了防护盖的防护效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3、本技术通过设置转钮,转钮的底部与转杆固定连接,从而方便了使用者在防护盖的顶部控制转杆的转动,通过设置转孔,有效的避免了防护盖与转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方便了转杆的转动。4、本技术通过设置轴承,转杆在轴承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方便了转杆的转动,且实现了对转杆进行限位的作用,增加了转杆转动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5、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孔,活动孔与定位块配合使用,定位块在活动孔的内部进行滑动,方便了定位块的移动,且实现了对定位块进行限位的作用,通过设置轴销,方便了转盘转动时通过活动杆带动定位块的移动,实现了传动的效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6、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有效的实现了对防护盖和密封柱与注油管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对注油管的密封防护效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注油管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储油盒;2、定位机构;201、定位块;202、活动杆;203、扭力弹簧;204、转盘;205、转杆;3、注油管;4、顶盖;5、转钮;6、防护盖;7、第二密封垫;8、第一密封垫;9、密封柱;10、定位槽;11、转孔;12、轴承;13、活动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驱动润滑油泵的防护结构,包括储油盒1,储油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4,顶盖4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注油管3,注油管3的底部贯穿至储油盒1的内腔,注油管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6,防护盖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柱9,密封柱9的底部贯穿至注油管3的内腔,密封柱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2,注油管3靠近定位机构2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机构2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0。参考图6,定位机构2包括转杆205,转杆205的底部贯穿防护盖6并延伸至密封柱9的内腔,转杆205的表面分别套设有扭力弹簧203和转盘204,扭力弹簧203的一端与转盘204固定连接,扭力弹簧203的另一端与防护盖6的内壁固定连接,转盘204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02,活动杆202远离转盘20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与定位槽10配合使用的定位块20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机构2,当定位机构2中的定位块201运动至定位槽10的内腔时,有效的实现了对密封柱9与注油管3之间进行定位的作用,从而防止了防护盖6与注油管3的分离,进而增加了防护盖6的防护效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参考图2和图5,转杆2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钮5,防护盖6的内壁开设有与转杆205配合使用的转孔1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转钮5,转钮5的底部与转杆205固定连接,从而方便了使用者在防护盖6的顶部控制转杆205的转动,通过设置转孔11,有效的避免了防护盖6与转杆205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方便了转杆205的转动。参考图6,转杆205的底部套设有轴承12,轴承12的表面与密封柱9的内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轴承12,转杆205在轴承12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方便了转杆20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动润滑油泵的防护结构,包括储油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4),所述顶盖(4)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注油管(3),所述注油管(3)的底部贯穿至储油盒(1)的内腔,所述注油管(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6),所述防护盖(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柱(9),所述密封柱(9)的底部贯穿至注油管(3)的内腔,所述密封柱(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2),所述注油管(3)靠近定位机构(2)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机构(2)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润滑油泵的防护结构,包括储油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4),所述顶盖(4)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注油管(3),所述注油管(3)的底部贯穿至储油盒(1)的内腔,所述注油管(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6),所述防护盖(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柱(9),所述密封柱(9)的底部贯穿至注油管(3)的内腔,所述密封柱(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2),所述注油管(3)靠近定位机构(2)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机构(2)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润滑油泵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转杆(205),所述转杆(205)的底部贯穿防护盖(6)并延伸至密封柱(9)的内腔,所述转杆(205)的表面分别套设有扭力弹簧(203)和转盘(204),所述扭力弹簧(203)的一端与转盘(204)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203)的另一端与防护盖(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盘(204)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02),所述活动杆(202)远离转盘(204)的一侧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延龙张邦成姜庆华尹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罗尔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