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差速器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93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差速器总成及汽车,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安装孔;长行星齿轮轴,其两端均固定于安装孔中;第一短行星齿轮轴及第二短行星齿轮轴,分别设于长行星齿轮轴的径向的两侧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短行星齿轮轴与第二短行星齿轮轴的一端与长行星齿轮轴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安装孔中;第一短行星齿轮轴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短行星齿轮轴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锁销,其一端与第一固定孔插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孔插接,以锁紧第一短行星齿轮轴及第二短行星齿轮轴。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锁紧短行星齿轮轴,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差速器总成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差速器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国内汽车驱动桥中,差速器多采用长、短行星齿轮轴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一个长行星齿轮轴2’和两个短行星齿轮轴1’,短行星齿轮轴1’的一端固定在长行星齿轮轴2’上,另一端通过锥齿轮7’的中心圆孔固定,锥齿轮7’的中心圆孔的内壁与两个短行星齿轮轴1’的端面抵接,如图1中A处所示即为锥齿轮7’的中心圆孔的内壁与两个短行星齿轮轴1’的端面抵接处,实现短行星齿轮轴1’的轴向限位。这种结构需要使锥齿轮7’的中心圆孔的内壁抵接在短行星齿轮轴1’上,增加了锥齿轮7’的重量的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锁紧短行星齿轮轴,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差速器总成及汽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所述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5),所述壳体(5)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安装孔;/n长行星齿轮轴(2),其两端均固定于所述安装孔中;/n第一短行星齿轮轴(1)及第二短行星齿轮轴(4),所述第一短行星齿轮轴(1)与所述第二短行星齿轮轴(4)分别设于所述长行星齿轮轴(2)的径向的两侧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短行星齿轮轴(1)与所述第二短行星齿轮轴(4)的一端与所述长行星齿轮轴(2)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第一短行星齿轮轴(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所述第二短行星齿轮轴(4)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41);/n锁销(3),其一端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5),所述壳体(5)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长行星齿轮轴(2),其两端均固定于所述安装孔中;
第一短行星齿轮轴(1)及第二短行星齿轮轴(4),所述第一短行星齿轮轴(1)与所述第二短行星齿轮轴(4)分别设于所述长行星齿轮轴(2)的径向的两侧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短行星齿轮轴(1)与所述第二短行星齿轮轴(4)的一端与所述长行星齿轮轴(2)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第一短行星齿轮轴(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所述第二短行星齿轮轴(4)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41);
锁销(3),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1)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孔(41)插接,以锁紧所述第一短行星齿轮轴(1)及所述第二短行星齿轮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3)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1)插接的第一插接部(31),与所述第二固定孔(41)插接的第二插接部(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31)和所述第二插接部(32)的连接部(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31)、所述第二插接部(32)及所述连接部(33)均为杆状,所述第一插接部(31)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涛曲朋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