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减速齿轮与差速器壳体轻量化重构的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59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减速齿轮与差速器壳体轻量化重构的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主减速齿轮、安装在差速器壳体内的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所述差速器壳体分为主壳体和端壳体,所述主减速齿轮具有辋圈,主减速齿轮与端壳体为精密锻造一体成型;主壳体的左端和端壳体的右端均通过锥轴承分别安装在变速箱的左侧箱体和右侧箱体上,主壳体的右端口与端壳体的左端口对接并在对接部位设有定位止口部件;所述半轴齿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主壳体和端壳体内;所述行星齿轮轴两端分别安装在主壳体的内壁上。其优点在于:差速器总成质量得到明显减少;加工和装配效率得到提高;产品性能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减速齿轮与差速器壳体轻量化重构的差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差速器,具体涉及一种主减速齿轮与差速器壳体轻量化重构的差速器,属于汽车传动系统制造

技术介绍
传统的差速器,主要部件包括差速器壳体、主减速齿轮、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行星齿轮垫片、半轴齿轮垫片、行星齿轮轴等。其差速器壳体为笼式整体结构,左右两个半轴齿轮和上下两个行星齿轮就安装在差速器壳体中。在差速器壳体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锥轴承,用于将差速器壳体安装在变速箱或减速箱的前后箱体上,并能够使差速器总成绕左右两个锥轴承的轴心线转动。在差速器壳体的一端外周还设有连接腹板,腹板上有多个的螺纹孔。差速器的主减速齿轮的轮辋具有与差速器壳体连接腹板上数量、位置相对应的螺栓过孔。差速器总成利用螺栓通将主减速齿轮的辋圈与差速器壳体的腹板紧固连接。上述连接方式的缺陷在于:1、利用螺栓连接,如其中一个螺栓松动将导致整个差速器总成失效;2、采用螺栓连接,加工成本高,增加装配成本;3、由于复板的重合及需要多个螺栓,整个差速器总成的材料用量大,增加了差速器总成的整体重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减速齿轮与差速器壳体轻量化重构的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主减速齿轮(3)、安装在差速器壳体内的半轴齿轮(5)、行星齿轮(4)、行星齿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分为主壳体(21)和端壳体(22),所述主减速齿轮(3)具有辋圈(31),主减速齿轮(3)的辋圈(31)与端壳体(22)为锻造一体成型;主壳体(21)的左端和端壳体(22)的右端均通过锥轴承(7)分别安装在变速箱(1)的左侧箱体和右侧箱体上,主壳体(21)的右端口与端壳体(22)的左端口对接并在对接部位设有定位部件;所述半轴齿轮(5)有两个,分别位于主壳体(21)和端壳体(22)内且两个半轴齿轮(5)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减速齿轮与差速器壳体轻量化重构的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主减速齿轮(3)、安装在差速器壳体内的半轴齿轮(5)、行星齿轮(4)、行星齿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分为主壳体(21)和端壳体(22),所述主减速齿轮(3)具有辋圈(31),主减速齿轮(3)的辋圈(31)与端壳体(22)为锻造一体成型;主壳体(21)的左端和端壳体(22)的右端均通过锥轴承(7)分别安装在变速箱(1)的左侧箱体和右侧箱体上,主壳体(21)的右端口与端壳体(22)的左端口对接并在对接部位设有定位部件;所述半轴齿轮(5)有两个,分别位于主壳体(21)和端壳体(22)内且两个半轴齿轮(5)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行星齿轮轴(6)位于两个半轴齿轮(5)之间,其两端分别安装在主壳体(21)的内壁上且其轴心线与半轴齿轮(5)的轴心线垂直相交,所述行星齿轮(4)就安装在行星齿轮轴(6)的两端且两个行星齿轮(4)的轮齿均与左、右两个半轴齿轮的轮齿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减速齿轮与差速器壳体轻量化重构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1)的右端口具有径向向外扩展的端口面(211);对应地,所述端壳体(22)的左端口外的主减速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东田原沈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