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92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第一、第二绝缘体、第一及第二端子模组。第一端子模组包括有以注塑方式结合成一体之复数第一端子及第一结合块,再组合第一绝缘体。第二端子模组包括有以注塑方式结合成一体之复数第二端子及第二结合块,再组合第二绝缘体。四件式结构装入于屏蔽壳体内,减少生产所需部件及组装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头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般电连接器介面为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为普遍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现有USBType-C插头电连接器的外型、结构、端子接触方式、端子数目、各端子的距离(Pitch)、各端子的分配(PinAssignment),都和目前的USB插头电连接器截然不同。目前的USBType-C插头电连接器包含有一件式的主胶芯、设置于主胶芯之复数上下排弹性端子、复数上下排弹性端子各结合之副胶芯、复数上下排弹性端子之间的卡钩件、胶芯外部覆盖有外铁壳及胶芯上设置导电片等结构。一般USBType-C插头电连接器组装顺序为将上排复数弹性端子、下排复数弹性端子与卡钩件以三明治方式堆叠组装后,以上下副胶芯的固定孔、柱彼此固定。上排复数弹性端子、下排复数弹性端子与卡钩件组装成一件式,再与主胶芯形成二件式的组装。并且,复数上下排弹性端子由主胶芯后端组装,使复数上下排弹性端子插设于主胶芯内。一般USBType-C插头电连接器零件为多种的单一部件,需经繁复生产组装步骤才能完成,生产组装耗时且易有不良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屏蔽壳体包含收纳槽。第一绝缘体界定第一内侧安装空间。第一端子模组包括复数第一端子及第一结合块,第一结合块结合于各第一端子且设置于第一绝缘体的第一内侧安装空间。第二绝缘体界定第二内侧安装空间。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二绝缘体、复数第二端子及第二结合块,第二结合块结合于各第二端子且设置于第二绝缘体的第二内侧安装空间。其中由已组装第一端子模组的第一绝缘体与已组装第二端子模组的第二绝缘体相组合并设置于屏蔽壳体之收纳槽内,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组合后于其二者内侧形成插槽。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端子包括分别用以接地、传输电源及传输讯号之多个第一折弯式端子,多个第二端子包括分别用以接地、传输电源及传输讯号之多个第二折弯式端子。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端子包括分别用以接地及传输电源之多个第一下料式端子、以及用以传输讯号之多个第一折弯式端子,多个第一折弯式端子与多个第一下料式端子结合第一结合块,多个第一折弯式端子位于传输电源之各第一下料式端子相对内侧,用以接地之各第一下料式端子分别位于传输电源之多个第一下料式端子两外侧,多个第二端子包括分别用以接地及传输电源之多个第二下料式端子、以及用以传输讯号之至少一第二折弯式端子,至少一第二折弯式端子与多个第二下料式端子结合第二结合块,至少一第二折弯式端子位于传输电源之各第二下料式端子相对内侧,用以接地之各第二下料式端子分别位于传输电源之多个第二下料式端子两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端子系为折弯式端子,包含第一接触段、第一连接段及第一焊接段,第一连接段设置于第一结合块,第一接触段自第一连接段一侧延伸,第一焊接段自第一连接段另一侧延伸穿出第一结合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二端子系为折弯式端子,包含第二接触段、第二连接段及第二焊接段,第二连接段设置于第二结合块,第二接触段自第二连接段一侧延伸,第二焊接段自第二连接段另一侧延伸穿出第二结合块。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体两侧形成有第一扣槽,第一结合块两侧形成有第一卡块,各第一卡块卡掣于各第一扣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两侧形成有第二扣槽,第二结合块两侧形成有第二卡块,各第二卡块卡掣于各第二扣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合块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第二结合块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结合于第二固定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头电连接器更包括金属件,设置于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之间,金属件形成有供第一固定结构穿入之扣孔,以及二由金属件两侧分别延伸之侧臂。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头电连接器更包括第一金属片及第二金属片,第一金属片设置于第一绝缘体上,第二金属片设置于第二绝缘体上。综上所述,依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第一端子模组包括有以注塑方式结合成一体之复数第一端子及第一结合块,再组合一第一绝缘体。第二端子模组包括有以注塑方式结合成一体之复数第二端子及第二结合块,再组合一第二绝缘体。四件式结构装入于屏蔽壳体内,减少生产所需部件,减少生产组装工序。并且,第一结合块、第二结合块分别与各第一端子、各第二端子结合后具有防水功能。依据一些实施例,第一折弯式端子、第二折弯式端子为使用折弯型式可符合Gen2规格,并用在传输讯号使用的端子上。第一下料式端子、第二下料式端子为用在传输电源使用的端子上,下料型式端子的截面积较折弯型式端子的截面积大而可符合6A以上电流传输。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之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瞭解本专利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之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之目的及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三)。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四)。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五)。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六)。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剖面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一)。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二)。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三)。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四)。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五)。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六)。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剖面示意图。符号说明100:插头电连接器101:第一端子模组102:第一端子模组1:屏蔽壳体11:收纳槽13:扣持片2:第一绝缘体20:第一内侧安装空间21:第一扣槽3:第一端子3a:第一折弯式端子3b:第一下料式端子31:第一讯号端子32:第一电源端子33:第一接地端子35:第一接触段36:第一连接段37:第一焊接段4:第一结合块41:第一卡块42:第一固定结构43:凹部5:第二绝缘体50:第二内侧安装空间51:第二扣槽6:第二端子6a:第二折弯式端子6b:第二下料式端子61:第二讯号端子62:第二电源端子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n一屏蔽壳体,包含一收纳槽;/n一第一绝缘体,界定一第一内侧安装空间;/n一第一端子模组,包括复数第一端子及一第一结合块,所述第一结合块结合于各所述第一端子,且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所述第一内侧安装空间;/n一第二绝缘体,界定一第二内侧安装空间;及/n一第二端子模组,包括复数第二端子及一第二结合块,所述第二结合块结合于各所述第二端子,且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第二内侧安装空间;/n其中,由已组装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的所述第一绝缘体与已组装所述第二端子模组的所述第二绝缘体相组合并设置于所述屏蔽壳体之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组合后于其二者内侧形成一插槽。/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9 US 62/9026871.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一屏蔽壳体,包含一收纳槽;
一第一绝缘体,界定一第一内侧安装空间;
一第一端子模组,包括复数第一端子及一第一结合块,所述第一结合块结合于各所述第一端子,且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所述第一内侧安装空间;
一第二绝缘体,界定一第二内侧安装空间;及
一第二端子模组,包括复数第二端子及一第二结合块,所述第二结合块结合于各所述第二端子,且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第二内侧安装空间;
其中,由已组装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的所述第一绝缘体与已组装所述第二端子模组的所述第二绝缘体相组合并设置于所述屏蔽壳体之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组合后于其二者内侧形成一插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分别用以接地、传输电源及传输讯号之多个第一折弯式端子,各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分别用以接地、传输电源及传输讯号之多个第二折弯式端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分别用以接地及传输电源之多个第一下料式端子、以及用以传输讯号之多个第一折弯式端子,各所述第一折弯式端子与各所述第一下料式端子结合所述第一结合块,各所述第一折弯式端子位于传输电源之各所述第一下料式端子相对内侧,用以接地之各所述第一下料式端子分别位于传输电源之各所述第一下料式端子两外侧,各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分别用以接地及传输电源之多个第二下料式端子、以及用以传输讯号之至少一第二折弯式端子,所述至少一第二折弯式端子与各所述第二下料式端子结合所述第二结合块,所述至少一第二折弯式端子位于传输电源之各所述第二下料式端子相对内侧,用以接地之各所述第二下料式端子分别位于传输电源之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勇李子豪何家承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