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安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46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端子安装组件。该端子安装组件包括:基座;至少一个端子,端子包括安装部和插设部,插设部突出基座表面设置;盖板,盖板固定连接在基座上,并将安装部固定于基座上;和至少一个固定件,固定件固定连接在基座上,并套设在插设部上;固定件与盖板为相互可分离的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端子安装组件中,盖板固定连接在基座上并将端子安装部固定于基座上,端子插设部突出基座表面设置;固定件固定连接在基座上并套设在插设部上,可靠固定端子的安装位置,对端子进行保护防止受损。固定件与盖板为相互可分离的元件,盖板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盖板不会产生翘曲现象,组装后无需进行矫正且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安装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端子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组装件包括基座、端子和盖板。端子放置在基座上,盖板盖接在基座上,用于将端子固定在基座上。具体来说,端子包括贴合安装在基座上的安装部和相对于安装部弯折设置的插接部。基座上设置有铆接柱。盖板上设置有铆接孔。盖板组装在基座上时,铆接柱自铆接孔轴向一侧穿过铆接孔至另一侧,可将盖板与基座铆接固定,起到固定端子的作用。然而,现有端子插接部的位置不能被可靠固定,不易与对配端子插接电连接。现有端子插接部穿出至盖板外的部分裸露设置,容易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端子安装组件。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端子安装组件。该端子安装组件包括:基座;至少一个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安装部和插设部,所述插设部突出所述基座表面设置;盖板,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并将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基座上;和至少一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并套设在所述插设部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盖板为相互可分离的元件。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底板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突出于所述底板一侧表面;所述固定件设置有贯穿所述底板和所述凸出部的腔体;所述盖板将所述底板压紧固定在所述基座和/或所述端子上;至少部分所述插设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可选地,所述基座上突出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自所述底板延伸进入所述腔体,并抵接所述腔体的侧壁,用于限定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基座的位置。可选地,所述腔体的径向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凸出部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邻近于所述缺口设置。可选地,所述盖板设置有抵压部,所述底板被夹持固定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抵压部之间。可选地,所述端子与所述基座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端子突出于所述基座一侧表面设置。可选地,所述基座与所述端子为一体嵌入注塑成型件。可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铆接柱,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铆接孔;所述铆接柱由所述铆接孔轴向一侧穿过所述铆接孔至另一侧;所述铆接柱穿出至所述铆接孔另一侧的部分变形,并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基座铆接固定。可选地,每个所述固定件均邻近有一个或者多个所述铆接柱。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铆接柱沿周向围绕一个所述固定件设置。可选地,所述基座设置有端子容置槽,所述安装部容纳安装在所述端子容置槽中。可选地,所述基座设置有盖板容置槽,所述盖板容纳安装在所述盖板容置槽中。可选地,所述插设部的端部穿出所述凸出部。不同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端子安装组件中,盖板固定连接在基座上,并将端子的安装部固定于基座上,端子的插设部突出基座表面设置;固定件固定连接在基座上,并套设在插设部上,可靠固定端子的安装位置,对端子进行保护防止受损。固定件与盖板为相互可分离的元件,盖板的结构相对简单,不会产生翘曲现象,无需进行矫形才能满足装配功能。由于盖板不会产生翘曲现象,盖板的组装方便,组装后无需进行矫正,从而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产品不会有很大内应力导致开裂现象。端子与基座可一体成型设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组装工序简单。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端子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去除固定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子安装组件。参阅图1至图5,所述端子安装组件包括基座1、盖板4、至少一个端子2和至少一个固定件3。所述端子2和所述固定件3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所述端子2和所述固定件3的数量相等,均设置有6个。所述端子2包括安装部20和插设部22。所述插设部22突出于所述基座1表面设置。例如,所述插设部22可垂直于所述基座1设置。所述盖板4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并将所述安装部20固定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固定件3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并套设在所述插设部22上。所述固定件3包裹至少部分所述插设部22,可固定所述端子2的安装位置,可对所述端子2进行保护防止受损。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盖板4为相互可分离的元件。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盖板4分别制作成型。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盖板4为相互可分离的元件,所述盖板4的结构精简,不会产生翘曲现象,无需进行矫形才能满足装配功能。由于所述盖板4不会产生翘曲现象,所述盖板4的组装方便,组装后无需进行矫正,从而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产品不会有很大内应力导致开裂现象。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所述安装部20可贴合所述基座1表面设置。所述插设部22可相对于所述安装部20弯折设置。例如,所述插设部22与所述安装部20可相对弯折90度。所述插设部22可贯穿所述盖板4设置,所述插接部可由所述盖板4一侧穿过所述盖板4至另一侧。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结构和方式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参阅图6和图7,所述固定件3包括底板30和凸出部32,所述凸出部32突出于所述底板30一侧表面。所述固定件3设置有贯穿所述底板30和所述凸出部32的腔体34。所述盖板4将所述底板30压紧固定在所述基座1和/或所述端子2上,如此所述底板30被限位固定在所述基座1与所述盖板4之间。例如,所述底板30部分可限位固定在所述盖板4与所述基座1之间,部分可限位固定在所述盖板4与所述端子2之间。至少部分所述插设部22结构设置在所述腔体34内。本实施例并不对所述基座和所述盖板的材料进行限定。例如,所述基座1可以是金属材质或者塑胶材质等。例如,所述盖板4可以是金属材质或者塑胶材质等。更优选地,请参阅图2、图3和图7,所述基座1上突出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自所述底板30延伸进入所述腔体34,并抵接所述腔体34的侧壁342。通过所述基座1上的所述凸台11对所述腔体34的侧壁342的抵接作用,能限定所述固定件3相对于所述基座1的位置,防止所述固定件3相对于所述基座1自有移动。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腔体34的径向一侧设置有缺口36。所述凸出部32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38,所述加强筋38邻近于所述缺口36设置。如此,所述凸出部32的强度不会由于所述缺口36的设置减弱,所述凸出部32不易变形,能始终套设在部分所述插设部22上。请参阅图1和图9,所述盖板4上可设置有抵压部42,所述底板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n至少一个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安装部和插设部,所述插设部突出所述基座表面设置;/n盖板,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并将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基座上;和/n至少一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并套设在所述插设部上;/n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盖板为相互可分离的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至少一个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安装部和插设部,所述插设部突出所述基座表面设置;
盖板,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并将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基座上;和
至少一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并套设在所述插设部上;
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盖板为相互可分离的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包括底板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突出于所述底板一侧表面;
所述固定件设置有贯穿所述底板和所述凸出部的腔体;
所述盖板将所述底板压紧固定在所述基座和/或所述端子上;
至少部分所述插设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上突出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自所述底板延伸进入所述腔体,并抵接所述腔体的侧壁,用于限定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基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体的径向一侧设置有缺口;
所述凸出部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邻近于所述缺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设置有抵压部,所述底板被夹持固定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抵压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冠华董坤鹏达里奥·穆丁孙国民克莱门特·皮杜尔伊马德·斯密拉尼潘友伟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法国公司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