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89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包括外壳、端盖及锂电池组,外壳内设置有对锂电池组固定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均包括底部和侧向支撑单元,底部支撑单元承托锂电池组的底部并在重力作用下下移,下移过程中带动侧向支撑单元对锂电池组的侧面支撑;侧向支撑单元包括侧压板,侧压板内设置冷却流道,背面设置有分别与冷却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通的进流管和出流管,侧压板贴合锂电池组侧边的一面设置为铝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需针对不同尺寸锂电池组开模生产不同匹配型号的外壳导致成本高,锂电池组装入时费力,取出时卡得比较紧难以和外壳脱离,及锂电池组散热难以解决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技术突飞猛进已经成为主流,然而在锂电池的生产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待解决,例如拆装以及散热等问题。公开号为CN108336268A的一篇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外壳及其使用该外壳的锂电池,包括主体和锂电池,主体内部的上内室的底端安置底槽,底槽的上壁固定有齿纹,下方安装有隔层,隔层的外壁连接有卡块,下内室内壁的上端固定有安装角,安装角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外侧安置有顶层,顶层的中段连接有胶垫,锂电池位于底槽的上端,锂电池的顶端固定有极端,该锂电池外壳及其使用该外壳的锂电池设置有底槽与齿纹,通过底槽可以很好的安置锂电池,且通过底槽让锂电池在底槽安置的更加稳定,防止其底部发生滑动。其存在一下问题,首先该外壳只能针对单一型号的电池组进行使用,导致电池型号稍微改变就要开模出新的外壳,成本较高,此外其在电池装入后再对电池进行取出时较为困难,并且该其对电池的散热没有好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通过设置支撑机构由底部支撑单元和侧向支撑单元组成,使锂电池组装入时能利用重力作用在底部支撑单元带动侧边的侧向支撑单元由外向内移动对锂电池组的侧面进行压紧固定,此外通过在侧压的侧压板内设置冷却流道对锂电池组进行冷却,克服了需要针对不同尺寸的锂电池组开模生产不同匹配型号的外壳导致成本高,锂电池组装入时较为费力,并且取出时卡得比较紧难以和外壳脱离,以及锂电池组使用过程中散热问题难以解决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包括外壳、与外壳配合的端盖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锂电池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对锂电池组进行固定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底部支撑单元和侧向支撑单元,所述底部支撑单元承托锂电池组的底部并在锂电池组的重力作用下下移,所述底部支撑单元下移的过程中带动侧向支撑单元由外向内移动对锂电池组的侧面形成支撑;所述侧向支撑单元包括侧压板,所述侧压板内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侧压板的背面设置有分别与冷却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通的进流管和出流管,所述侧压板贴合锂电池组侧边的一面设置为铝板。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底座由四条成十字型设置的底条组成,所述底条内部均开设有进流通道和出流通道,所述进流通道的一端通过软管a与冷却流道的进流管连接,所述出流通道的一端通过软管b与冷却流道的出流管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进流通道和出流通道沿底座的厚度方向高低设置,所述进流通道的另一端以及出流通道的另一端均由底座的中部位置向下延伸贯穿,并分别连接输入管和输出管。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底条的端部均设置有转动座,所述底部支撑单元包括可转动设置在转动座上的转筒以及与转筒表面固定连接的托板,所述托板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a。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侧向支撑单元还包括立板,所述侧压板转动设置在立板得上端部,所述立板的下端部设置有套环,其通过套环可转动设置在转筒上,所述转筒表面开设有插销孔a,所述立板的下端开设有插销孔b,所述插销孔b内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下端部插入插销孔a内对立板和托板之间的夹角形成限位。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立板上靠近下端部的位置处开设有贯穿立板且与插销孔b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处设置有退销组件,所述退销组件用于在锂电池组体积较大时在锂电池组的下压作用下带动插销脱离插销孔a。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退销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设置在滑块尾端的限位块以及连接在限位块和立板之间的弹性复位件b,所述滑块的底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顶面设置有斜面段和平面段,所述插销的上端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置于限位槽内;所述滑块的前端部设置有斜面。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托板的端部设置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为转动设置在托板上。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锥形槽,所述底座的中部下方设置有与锥形槽配合的锥形块。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立板背面均设置有限位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电池外壳内设置支撑机构,并设置支撑机构的各个支撑组件由底部支撑单元和侧向支撑单元组成,使得在将锂电池组装入外壳内时能利用锂电池组自身的重力作用在底部支撑单元从而带动侧边的侧向支撑单元由外向内移动对锂电池组的侧面进行压紧固定,该种方式对外壳内的锂电池组固定牢固,锂电池组尺寸有大小不一,克服了需要针对不同尺寸的锂电池组开模生产不同匹配型号的外壳导致成本高的问题,使得单一型号的外壳可以装入小于其尺寸的不同型号的锂电池组,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匹配型号的外壳为了能对锂电池组形成好的定位固定作用,内壁都是紧贴锂电池组的外壁,使得在锂电池组装入时较为费力,并且取出时卡得比较紧难以和外壳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方式利用其重力下压的作用形成固定不仅固定牢固而且在上提时由于重力释放能轻松松开两侧的压紧力,取出便捷轻松。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锂电池组进行侧压支撑的侧压板内设置冷却流道并设置侧压板贴合锂电池组侧边的一面为铝板,使得能借助外部介质并利用铝板对锂电池组进行热交换,对锂电池组使用过程中进行降温散热,提高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在底条内部开设进流通道和出流通道并与冷却流道连接,进流通道和出流通道由底座的中部位置向下延伸贯穿,流道布局合理,在解决冷却问题的同时尽量不破坏外壳的结构和密封性。3.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机构对锂电池组完成固定后其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间,现有技术在外壳尺寸较大时为了对锂电池组形成好的固定在留的空隙处注入填充物,该种方式工序麻烦,费材料且影响电池散热,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空隙的存在能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散热效果。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立板处设置退销组件,使得在锂电池组尺寸较大,装入时几乎贴着立板内壁的情况下,能借助锂电池组的侧边带动退销组件的滑块向外侧滑动从而带动插销上移取消对转筒的限制作用,使得锂电池组下移能带动托板向下转动使得锂电池组到达一定的深度位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结构简单巧妙,拆装便捷,散热效果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锂电池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高效散热锂电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撑机构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锂电池组装入支撑机构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锂电池组完成安装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锂电池组体积较大带动退销组件工作后的装入状态示意图;图7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支撑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11为托板、立板以及转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插销顶部导杆以及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高效散热锂电池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包括外壳(1)、与外壳(1)配合的端盖(2)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锂电池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对锂电池组(3)进行固定的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底座(41)以及设置在底座(41)上的若干个支撑组件(42),所述支撑组件(42)均包括底部支撑单元(10)和侧向支撑单元(20),所述底部支撑单元(10)承托锂电池组(3)的底部并在锂电池组(3)的重力作用下下移,所述底部支撑单元(10)下移的过程中带动侧向支撑单元(20)由外向内移动对锂电池组(3)的侧面形成支撑;/n所述侧向支撑单元(20)包括侧压板(201),所述侧压板(201)内设置有冷却流道(5),所述侧压板(201)的背面设置有分别与冷却流道(5)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通的进流管(51)和出流管(52),所述侧压板(201)贴合锂电池组(3)侧边的一面设置为铝板(2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包括外壳(1)、与外壳(1)配合的端盖(2)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锂电池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对锂电池组(3)进行固定的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底座(41)以及设置在底座(41)上的若干个支撑组件(42),所述支撑组件(42)均包括底部支撑单元(10)和侧向支撑单元(20),所述底部支撑单元(10)承托锂电池组(3)的底部并在锂电池组(3)的重力作用下下移,所述底部支撑单元(10)下移的过程中带动侧向支撑单元(20)由外向内移动对锂电池组(3)的侧面形成支撑;
所述侧向支撑单元(20)包括侧压板(201),所述侧压板(201)内设置有冷却流道(5),所述侧压板(201)的背面设置有分别与冷却流道(5)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通的进流管(51)和出流管(52),所述侧压板(201)贴合锂电池组(3)侧边的一面设置为铝板(20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1)由四条成十字型设置的底条(411)组成,所述底条(411)内部均开设有进流通道(412)和出流通道(413),所述进流通道(412)的一端通过软管a(6)与冷却流道(5)的进流管(51)连接,所述出流通道(413)的一端通过软管b(7)与冷却流道(5)的出流管(5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通道(412)和出流通道(413)沿底座(41)的厚度方向高低设置,所述进流通道(412)的另一端以及出流通道(413)的另一端均由底座(41)的中部位置向下延伸贯穿,并分别连接输入管(8)和输出管(9)。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条(411)的端部均设置有转动座(414),所述底部支撑单元(10)包括可转动设置在转动座(414)上的转筒(101)以及与转筒(101)表面固定连接的托板(102),所述托板(102)与底座(41)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a(10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权乔小平孙辉向银银黄佳锋陈新晨肖纲军戚家旺胡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旭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