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井用打捞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742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石油井用打捞工具,属于钻井设备领域,包括同轴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固定头组件、外筒和连接头组件,固定头组件包括吊装块,吊装块上设有吊装孔,外筒内设有同轴的驱动轴,驱动轴的上端向上穿出固定头组件设置,驱动轴的上端与外部的旋转驱动件连接,驱动轴上设有螺旋槽,与螺旋槽配合设置的有驱动销,驱动销在螺旋槽内上下移动且与螺旋槽间隙配合,驱动销设在升降轴上,升降轴的下端连接打捞头,打捞头与连接头组件同轴设置,打捞头在升降轴的驱动下,相对连接头组件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空转取物体,回转上位,将打捞后的物体提出,造作方便方便快捷,不容易出现卡顿的问题,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油井用打捞工具
本技术属于钻井设备领域,涉及石油钻井过程中的打捞工具,实现井下物体的快速打捞。
技术介绍
打捞类工具是油水井大修施工应用最广泛,使用次数最多,应用品种、规格最全的专用工具。打捞类工具品种、规格较多,按井内落物类型分类,可分成管类打捞工具、杆类打捞工具、绳缆类打捞工具、测井仪器类打捞工具、小物件类打捞工具等五大类,若按结工具结构特点分类,则可分为锥类、矛类、筒类、钩类、篮类、其它类等六大类。锥类打捞工具是一种专门从管类落物的内孔或外壁上进行造成扣而实现打捞落物的专用工具,打捞成功率较高,操作也较容易掌握,不足是一旦打捞后拔不动,退出工具较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是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描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石油井用打捞工具,可以实现空转取物体,回转上位,将打捞后的物体提出,造作方便方便快捷,不容易出现卡顿的问题,提升了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石油井用打捞工具,包括同轴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固定头组件、外筒和连接头组件,所述固定头组件包括吊装块,所述吊装块上设有吊装孔,所述外筒内设有同轴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上端向上穿出所述固定头组件设置,所述驱动轴的上端与外部的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轴上设有螺旋槽,与所述螺旋槽配合设置的有驱动销,所述驱动销在所述螺旋槽内上下移动且与所述螺旋槽间隙配合,所述驱动销设在升降轴上,所述升降轴的下端连接打捞头,所述打捞头与所述连接头组件同轴设置,所述打捞头在所述升降轴的驱动下,相对所述连接头组件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的外圈设有同轴的衬套,所述衬套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头组件连接,所述外筒的内壁设有向内延伸的定位凸起,所述衬套的下端设在所述定位凸起上,所述驱动轴的外圈与所述衬套的内圈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衬套与驱动轴之间设有下垫片,所述下垫片的断面为T形,插入到所述衬套和驱动轴之间,在轴线方向,所述下垫片的下端通过连接头组件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与所述衬套之间通过止付螺丝定位,所述止付螺丝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头组件还包括轴套和推力圆柱滚子轴承,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固定头组件之间设有轴套,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设在所述轴套的下端,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的下端通过所述驱动轴上的台肩结构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组件包括内连接器和外连接头,所述内连接器与所述外筒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连接器的外圈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用的O型环,所述外连接头设在所述内连接器的下端,且二者通过斜面定位,所述外连接头的下端设有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内连接器在所述内螺纹的上端设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的内圈嵌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打捞头的下端为锥形。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由NI60材质一体成型,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色设有镀钛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设置同轴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固定头组件、外筒和连接头组件,固定头组件用来保证整体的吊运和固定,外筒主要起到上下连接的作用,同时保护驱动轴,为驱动轴提供安装密闭的工作空间,连接头组件用来实现与下端油管的固定,为升降走和打捞头的打捞工作提供稳定的工作台面,保证打捞精度,提升打捞的工作效率;2、本申请设置螺旋槽和驱动销的结构,螺旋槽设置在驱动轴上形成凸轮轴,通过外部驱动件的旋转,驱动销在螺旋槽内滑动,驱动轴的正反转实现了驱动销的上下升降动作,进而通过升降轴带动打捞头实现了升降动作,保证了被打捞物体的打捞升降,而且驱动销下降到一定位置后,可随驱动轴一起转动,实现了空转取物,没有旋转圈数的限制,直到与被打捞物体配合完成,本结构不用考虑旋转力矩的限制,不易出现故障,稳定性高;3、设置衬套和下垫片,此结构保证了衬套的上下精确快速定位,而且衬套的设置对驱动轴起到保护的作用,有效防止外部的杂质或者液体进入到内部,保证其内部的密封性,从而确保了螺旋槽与驱动销配合的顺畅度,实现了稳定的运转,保证了驱动轴旋转动作的精准性,也降低了故障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石油井用打捞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A部详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B部详图。附图标记:1、固定头组件;101、轴套;102、推力圆柱滚子轴承;103、吊装块;104、吊装孔;2、驱动销;3、升降轴;4、衬套;5、驱动轴;6、外筒;7、打捞头;8、下垫片;9、O型圈;10、外连接头;11、密封圈;12、内连接器;121、定位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再次,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石油井用打捞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固定头组件、外筒和连接头组件,所述固定头组件包括吊装块,所述吊装块上设有吊装孔,所述外筒内设有同轴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上端向上穿出所述固定头组件设置,所述驱动轴的上端与外部的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轴上设有螺旋槽,与所述螺旋槽配合设置的有驱动销,所述驱动销在所述螺旋槽内上下移动且与所述螺旋槽间隙配合,所述驱动销设在升降轴上,所述升降轴的下端连接打捞头,所述打捞头与所述连接头组件同轴设置,所述打捞头在所述升降轴的驱动下,相对所述连接头组件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石油井用打捞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固定头组件、外筒和连接头组件,所述固定头组件包括吊装块,所述吊装块上设有吊装孔,所述外筒内设有同轴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上端向上穿出所述固定头组件设置,所述驱动轴的上端与外部的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轴上设有螺旋槽,与所述螺旋槽配合设置的有驱动销,所述驱动销在所述螺旋槽内上下移动且与所述螺旋槽间隙配合,所述驱动销设在升降轴上,所述升降轴的下端连接打捞头,所述打捞头与所述连接头组件同轴设置,所述打捞头在所述升降轴的驱动下,相对所述连接头组件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井用打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外圈设有同轴的衬套,所述衬套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头组件连接,所述外筒的内壁设有向内延伸的定位凸起,所述衬套的下端设在所述定位凸起上,所述驱动轴的外圈与所述衬套的内圈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衬套与驱动轴之间设有下垫片,所述下垫片的断面为T形,插入到所述衬套和驱动轴之间,在轴线方向,所述下垫片的下端通过连接头组件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油井用打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与所述衬套之间通过止付螺丝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卓骏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