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同时排渣的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73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钻孔同时排渣的钻具,用以解决任意方向钻孔同时排渣的问题。所述钻具的外壳设置有高压进水管;外管通过外钻头连接件与外钻头相连,内管通过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与内钻头相连;所述外管与内管、锥形内钻头连接件问形成高压水腔;高压水腔与高压进水管相通;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上设有高压水通孔,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与内钻头之间具有斜向内管内部且与钻头反向的锥形缝隙,高压水通孔连通高压水腔与所述锥形缝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钻具可在任意方向、位置钻孔,同时将渣从钻具内部排出,不影响在钻具外铺设管路,排渣过程不会影响施工,避免沙地、软土等地质条件下钻孔时出现内壁蹋落,造成钻孔事故;同时避免钻头堵孔,降低设备维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孔同时排渣的钻具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及钻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孔同时排渣的钻具。
技术介绍
钻探技术装备是钻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钻探方法和钻探工艺的发展而变化,也直接影响着钻探技术水平的进步。钻探技术装备主要是指直接用于钻探施工的机械设备和装置,包括动力机、钻机、泥浆泵和钻塔等,其中钻机是核心装备。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钻机机型主要为立轴式岩心钻机,主要施工地面孔,这种机型虽然造价低、操作简单,但由于其排渣是在钻具之外进行排渣,因此在钻孔方向上有很大局限性,且在钻具之外的钻孔处排渣,易造成孔内壁塌陷,带来安全隐患;当排渣效果不理想时,还会造成钻孔堵孔的现象,造成钻孔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钻孔同时排渣的钻具,使钻孔设备在钻孔时可以任意调整方向、位置,钻孔的同时将渣从钻具的内部排出,不影响在钻具外铺设管路,排渣过程不会影响施工,避免沙地、软土等地质条件下钻孔时出现内壁蹋落,造成钻孔事故;同时避免钻头堵孔,降低设备维修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钻孔同时排渣的钻具,所述钻具包括外部连接件,外壳,还包括高压进水管、外管、外钻头连接件、外钻头、内管、锥形内钻头连接件、内钻头,其中,所述外壳设置有高压进水管,且在高压进水管的内侧端头处具有环形凹槽;所述外管通过所述外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外钻头相连,所述内管通过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内钻头相连;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锥形内钻头连接件间形成高压水腔;所述高压水腔通过环形凹槽与所述高压进水管相通;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上设有高压水通孔,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内钻头之间具有斜向内管内部且与钻头反向的锥形缝隙,所述高压水通孔连通所述高压水腔与所述锥形缝隙;高压水从所述高压进水管流入环形凹槽,水从环形凹槽内以环形流入所述高压水腔后通过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上的高压水通孔流入所述锥形缝隙,从所述锥形缝隙喷射而出,进入内管内腔,形成与钻头反向的负压。作为优选,所述高压进水管为至少两个,围绕所述外壳中心轴均匀分布。作为优选,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上的高压水通孔为至少两个,围绕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中心轴均匀分布。作为优选,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在高压水通孔的内侧具有一凹槽,形成储水槽。作为优选,所述外部连接件包括法兰盘和驱动结构连接件,法兰盘连接所述外壳和驱动机构连接件。作为优选,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内钻头之间具有角度为2~10度的斜向内管内部且与钻头反向的锥形缝隙。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钻孔同时排渣的钻具,所述钻具包括外部连接件、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进水管、外管、外钻头连接件、外钻头、内管、锥形内钻头连接件、内钻头,其中,所述外壳设置有高压进水管,且在高压进水管的内侧端头处具有环形凹槽;所述外管通过所述外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外钻头相连,所述内管通过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内钻头相连;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锥形内钻头连接件间形成高压水腔;所述高压水腔通过环形凹槽与所述高压进水管相通;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上设有高压水通孔,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内钻头之间具有斜向内管内部且与钻头反向的锥形缝隙,所述高压水通孔连通所述高压水腔与所述锥形缝隙;高压水从所述高压进水管流入环形凹槽,水从环形凹槽内以环形流入所述高压水腔后通过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上的高压水通孔流入所述锥形缝隙,从所述锥形缝隙喷射而出,进入内管内腔,形成与钻头反向的负压。本技术实施例使钻孔设备在钻孔时可以任意调整方向、位置,钻孔的同时将渣从钻具的内部排出,不影响在钻具外铺设管路,排渣过程不会影响施工,避免沙地、软土、砺石等地质条件下钻孔时出现内壁蹋落,造成钻孔事故;同时避免钻头堵孔,降低设备维修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钻孔同时排渣的钻具结构图;图2为图1的A部分的细节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1内钻头连接件的B-B′向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部连接件;11.法兰盘;12.驱动机构连接件;2.外壳;3.高压进水管;31.密封件;32.环形凹槽;4.外管;5.外钻头连接件;6.外钻头;7.内管;8.锥形内钻头连接件;81.高压水通孔;82.锥形缝隙;83.储水槽;9.内钻头;10.高压水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钻孔同时排渣的钻具,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钻具包括外部连接件1,外壳2,还包括高压进水管3、外管4、外钻头连接件5、外钻头6、内管7、锥形内钻头连接件8、内钻头9,其中,所述外壳2设置有高压进水管3,且在高压进水管3的内侧端头处具有环形凹槽32;所述外管4通过所述外钻头连接件5与所述外钻头6相连,所述内管7通过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8与所述内钻头9相连;所述外管4与所述内管7、锥形内钻头连接件8间形成高压水腔10;所述高压水腔10与所述高压进水管3相通;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8上设有高压水通孔81,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8与所述内钻头9之间具有斜向内管7内部且与钻头反向的锥形缝隙82,所述高压水通孔81连通所述高压水腔10与所述锥形缝隙82,锥形内钻头连接件8在高压水通孔位置处的内侧具有一凹槽,形成储水槽83。高压水从所述高压进水管3流入高压水腔10后通过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8上的高压水通孔81流入所述锥形缝隙82。所述高压进水管3有四个,围绕所述外壳2中心轴均匀分布;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8上的高压水通孔81有十六个,围绕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8中心轴均匀分布;所述高压进水管3与外壳2的相连处通过密封件31密封;所述外部连接件1包括法兰盘11和驱动结构连接件12,法兰盘11连接所述外壳2和驱动机构连接件12;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8与所述内钻头9之间具有角度为2~10度的斜向内管7内部且与钻头反向的锥形缝隙82。高压水从所述高压进水管3流入环形凹槽32,水从环形凹槽32以环形流入所述高压水腔10后通过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8上的高压水通孔81流入所述锥形缝隙82,从所述锥形缝隙82喷射而出。当水从所述锥形缝隙中喷出时,形成一个锥形的高压水柱,锥形水柱的内部,在水的高速流动下形成与钻头反向的负压。这个负压将与内管内腔相连的内钻头钻下的渣,吸入内管内腔,吸入后钻渣与高压水混合,形成泥浆,通过内管的内腔排出,从而实现钻孔的同时排渣的目的。由于高压水腔是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的,不是通过输送管道,因此可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孔同时排渣的钻具,所述钻具包括外部连接件、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进水管、外管、外钻头连接件、外钻头、内管、锥形内钻头连接件、内钻头,其中,/n所述外壳设置有高压进水管,且在高压进水管的内侧端头处具有环形凹槽;/n所述外管通过所述外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外钻头相连,所述内管通过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内钻头相连;/n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锥形内钻头连接件间形成高压水腔;/n所述高压水腔通过环形凹槽与所述高压进水管相通;/n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上设有高压水通孔,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内钻头之间具有斜向内管内部且与钻头反向的锥形缝隙,所述高压水通孔连通所述高压水腔与所述锥形缝隙;/n高压水从所述高压进水管流入环形凹槽,水从环形凹槽内以环形流入所述高压水腔后通过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上的高压水通孔流入所述锥形缝隙,从所述锥形缝隙喷射而出,进入内管内腔,形成与钻头反向的负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同时排渣的钻具,所述钻具包括外部连接件、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进水管、外管、外钻头连接件、外钻头、内管、锥形内钻头连接件、内钻头,其中,
所述外壳设置有高压进水管,且在高压进水管的内侧端头处具有环形凹槽;
所述外管通过所述外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外钻头相连,所述内管通过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内钻头相连;
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锥形内钻头连接件间形成高压水腔;
所述高压水腔通过环形凹槽与所述高压进水管相通;
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上设有高压水通孔,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与所述内钻头之间具有斜向内管内部且与钻头反向的锥形缝隙,所述高压水通孔连通所述高压水腔与所述锥形缝隙;
高压水从所述高压进水管流入环形凹槽,水从环形凹槽内以环形流入所述高压水腔后通过所述锥形内钻头连接件上的高压水通孔流入所述锥形缝隙,从所述锥形缝隙喷射而出,进入内管内腔,形成与钻头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光大锐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