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杨斌专利>正文

单向缓冲转轴及玻璃门夹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70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单向缓冲转轴及玻璃门夹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向缓冲转轴,其包括整体为圆柱形的转轴,转轴凹陷分别形成第一缓冲面以及第二缓冲面;第一缓冲面与第二缓冲面垂直、且错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向缓冲转轴,加工制造比较简单、成本较低;能够保证转轴的强度;能够使夹座组件旋转得比较平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向缓冲转轴及玻璃门夹座
本技术涉及单向缓冲转轴及玻璃门夹座。
技术介绍
CN208456354U公开了玻璃门夹座,其包括夹座(1)、夹芯(2)、门轴(3)、档位件(4)以及缓冲件(5);门轴(3)的两端分别与夹座(1)固定连接;夹芯(2)设置有门轴槽(21),夹芯(2)还设置有档位槽(22)以及缓冲槽(23),档位槽(22)、缓冲槽(23)均与门轴槽(21)联通且相互垂直,夹芯(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完全覆盖档位槽(22)以及缓冲槽(23);门轴(3)设置有缓冲凸起(33)以及档位面(32),缓冲凸起(33)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释放面(331);门轴(3)插入门轴槽(21)且与夹芯(2)铰接,档位件(4)插入档位槽(22),档位件(4)的两端分别连接档位面(32)、连接板(24);缓冲件(5)插入缓冲槽(23),缓冲件(5)的两端分别抵持缓冲凸起(33)、连接板(24);档位件(4)的数量与档位槽(22)的数量均为偶数个,缓冲件(5)的数量与缓冲槽(23)的数量相等且为一个;档位件(4)镜像对称地设置缓冲件(5)的两侧。门轴(3)的结构较复杂,通常需要通过铣刀等多次加才能制成、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单向缓冲转轴及玻璃门夹座,加工制造比较简单、成本较低。尤其适用单向开启的浴室的玻璃门。本技术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单向缓冲转轴及玻璃门夹座,其包括整体为圆柱形的转轴,转轴凹陷分别形成第一缓冲面以及第二缓冲面;第一缓冲面与第二缓冲面垂直、且错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转轴的半径为转轴半径R,缓冲面的深度为缓冲面深度A,则满足缓冲面深度A小于转轴半径R。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缓冲面深度A与转轴半径R之比为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能够保证转轴的强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缓冲面的缓冲面深度A与第二缓冲面的缓冲面深度A相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缓冲面与转轴的圆柱面的交接处、第二缓冲面与转轴的圆柱面的交接处、均倒圆角形成过渡段,沿转轴的轴心看时过渡段的轴心位于转轴的正交平面上。能够使夹座组件2旋转得比较平滑。璃门夹座,其包括上述的转轴,还包括夹座组件以及基座;夹座组件包括夹座主体,夹座主体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转轴与夹座主体铰接、且两端分别与基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转轴的半径、第一弹性件的半径、第二弹性件的半径均相等。能够保证施力件与转轴接触面积,使夹座组件旋转得比较平滑。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加工制造比较简单、成本较低;2)能够保证转轴的强度;3)能够使夹座组件旋转得比较平滑。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转轴1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使用第一实施例的转轴1的玻璃门夹座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使用第一实施例的转轴1的玻璃门夹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使用第一实施例的转轴1的玻璃门夹座的半剖示意图。图5是图4的Ⅰ-Ⅰ剖面的示意图;基座3未画出;虚线表示第二缓冲面13的假想边界。图6是图4的Ⅱ-Ⅱ剖面的示意图;夹座组件2以及基座3未画出。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转轴1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使用第二实施例的转轴1的玻璃门夹座的半剖示意图。转轴1;第一缓冲面12;第二缓冲面13;过渡段14;缓冲面深度A;转轴半径R;转轴增强段118;安装端119;夹座组件2;夹座主体21;容纳槽211;夹座增强段218;夹座底板219;第一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23;调节件24;调节孔241;基座3;基座安装槽31;基座固定孔39;轴承8;轴承连接块8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的单向缓冲转轴,其包括整体为圆柱形的转轴1,转轴1凹陷分别形成第一缓冲面12以及第二缓冲面13;第一缓冲面12与第二缓冲面13垂直、且错位(即,第一缓冲面12在穿过转轴1的轴心的平面上的投影、第二缓冲面13在穿过转轴1的轴心的平面上的投影、两者没有重合的部分)。第一实施例的玻璃门夹座,其包括上述的单向缓冲转轴,还包括夹座组件2以及基座3。夹座组件2包括夹座主体21,夹座主体21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23。通常,第一弹性件22的一端、第二弹性件23的一端分别抵持夹座主体21的内壁;第一弹性件22的另一端、第二弹性件23的另一端抵持转轴1。通常,第一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23分别为提供弹力的弹簧、提供阻尼力的气弹簧。转轴1与夹座主体21铰接、且两端(即安装端119)分别与基座3固定连接。通常,转轴1与基座3固定连接的手段与CN208456354U公开的手段相同。工作原理:使用前,将基座3固定在固定物上,比如墙壁等;然后将玻璃门等与夹座组件2固定连接(通过常规的固定手段)即可。使用时,推动玻璃门(附图未画出),玻璃门带动夹座组件2旋转,在夹座组件2旋转、转轴1绕转转轴1的轴心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23分别抵持第一缓冲面12、第二缓冲面13,分别提供弹力、阻尼力,使开门比较省力(因弹簧的弹力)、关门门比较安全(因阻尼力、关门比较慢、不会快速撞击玻璃)。加工第一缓冲面12、第二缓冲面13时、只需在圆柱形坯料上,采用立铣刀(附图未画出)的侧面加工形成第一缓冲面12后、调节立铣刀的高度、采用立铣刀的底端面加工形成第二缓冲面13;即,第一实施例的单向缓冲转轴,加工制造比较简单、成本较低。优选的,转轴1的半径为转轴半径R,缓冲面(附图未标出,即第一缓冲面12以及第二缓冲面13)的深度为缓冲面深度A,则满足缓冲面深度A小于转轴半径R。优选的,缓冲面深度A与转轴半径R之比为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能够保证转轴1的强度。优选的,第一缓冲面12的缓冲面深度A与第二缓冲面13的缓冲面深度A相等。优选的,第一缓冲面12与转轴1的圆柱面的交接处、第二缓冲面13与转轴1的圆柱面的交接处、均倒圆角形成过渡段14,如图5所示,沿转轴1的轴心看时过渡段14的轴心位于转轴1的正交平面上;转轴1的正交平面为,穿过转轴1的轴心、且平行于第一缓冲面12平面、以及穿过转轴1的轴心、且平行于第二缓冲面13平面。推动玻璃门(附图未画出),玻璃门带动夹座组件2旋转,在夹座组件2旋转、转轴1开始绕转转轴1的轴心转动时、施力件(附图未标出,即第一弹性件22以及第二弹性件23)与过渡段14相切、受到过渡段14的导向作用,从而能够使夹座组件2旋转得比较平滑。优选的,转轴1的半径、第一弹性件22的半径、第二弹性件23的半径均相等。能够保证施力件与转轴1接触面积,使夹座组件2旋转得比较平滑。第二实施例的滑轮式转轴,转轴1省略转轴增强段118。相应地,第二实施例的玻璃门夹座,夹座主体21省略夹座增强段218。夹座组件2的宽度能够减小,有利于节约成本以及小型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向缓冲转轴,其特征是,其包括整体为圆柱形的转轴(1),转轴(1)凹陷分别形成第一缓冲面(12)以及第二缓冲面(13);第一缓冲面(12)与第二缓冲面(13)垂直、且错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单向缓冲转轴,其特征是,其包括整体为圆柱形的转轴(1),转轴(1)凹陷分别形成第一缓冲面(12)以及第二缓冲面(13);第一缓冲面(12)与第二缓冲面(13)垂直、且错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缓冲转轴,其特征是,转轴(1)的半径为转轴半径R,缓冲面的深度为缓冲面深度A,则满足缓冲面深度A小于转轴半径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缓冲转轴,其特征是,缓冲面深度A与转轴半径R之比为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缓冲转轴,其特征是,第一缓冲面(12)的缓冲面深度A与第二缓冲面(13)的缓冲面深度A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陈杨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