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建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47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基坑,所述基坑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升降机构的配合,使用者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进行旋转,此时第二齿轮带动旋转轴进行旋转,随后旋转轴带动第三齿轮进行旋转,此时第三齿轮带动齿条板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支撑板进行移动,便于使用者根据基坑的高度来灵活的调节第一支撑板的高度,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解决了传统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无法根据基坑的高度来灵活的调节支撑板高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更牢固,使用者需要在土地的表面开挖基坑,为了防止基坑出现坍塌,使用者需要用到支撑板对基坑的内壁进行支撑,然而传统的支撑板无法根据基坑的高度来灵活的调节自身的高度,局限性很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解决了传统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无法根据基坑的高度来灵活的调节支撑板高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基坑,所述基坑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配合第二支撑板使用的通槽,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的内侧固定栓接有固定柱。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轴、第三齿轮和齿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腔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旋转轴表面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腔底部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均滑动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和第三齿轮啮合,所述齿条板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腔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侧贯穿第一滑槽的内腔并与第二支撑板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腔底部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从上至下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右侧贯穿第二滑槽的内腔并与齿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腔顶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基坑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基坑内腔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外侧从上至下均依次焊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外侧贯穿至地面的内腔,所述钢筋网的内侧浇注有混凝土砂浆,所述混凝土砂浆的内侧与第一支撑板的外侧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埋入件,且第一埋入件的底部贯穿至地面的内腔,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埋入件,且第二埋入件的底部贯穿至地面的内腔。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1、本技术通过升降机构的配合,使用者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进行旋转,此时第二齿轮带动旋转轴进行旋转,随后旋转轴带动第三齿轮进行旋转,此时第三齿轮带动齿条板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支撑板进行移动,便于使用者根据基坑的高度来灵活的调节第一支撑板的高度,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解决了传统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无法根据基坑的高度来灵活的调节支撑板高度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轴、第三齿轮和齿条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一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二支撑板进行限位,防止第二支撑板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增加了第二支撑板的稳定性,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齿条板进行限位,增加了齿条板的稳定性,同时辅助齿条板进行快速移动,通过安装块、支撑杆和安装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一支撑板进行固定,从而对基坑的内腔进行加固,通过钢筋网、混凝土砂浆和固定件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基坑进行二次加固,通过第一埋入件和第二埋入件的配合,增加了第一支撑板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第一支撑板的结构右视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齿条板的结构主视图。图中标号:1、地面;2、钢筋网;3、混凝土砂浆;4、安装块;5、固定柱;6、第一支撑板;7、支撑杆;8、安装板;9、升降机构;91、电机;92、第一齿轮;93、第二齿轮;94、旋转轴;95、第三齿轮;96、齿条板;10、第一滑块;11、第一滑槽;12、第二支撑板;13、固定件;14、第二滑块;15、第二滑槽;16、基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第一支撑板的结构右视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齿条板的结构主视图,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基坑16,所述基坑16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配合第二支撑板12使用的通槽,所述第一支撑板6顶部的内侧固定栓接有固定柱5。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电机91、第一齿轮92、第二齿轮93、旋转轴94、第三齿轮95和齿条板96,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91,所述电机9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2,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旋转轴94,所述旋转轴94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3,所述第一齿轮92和第二齿轮93啮合,所述旋转轴94表面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95,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底部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均滑动连接有齿条板96,所述齿条板96和第三齿轮95啮合,所述齿条板96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电机91、第一齿轮92、第二齿轮93、旋转轴94、第三齿轮95和齿条板96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一支撑板6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0的内侧贯穿第一滑槽11的内腔并与第二支撑板12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滑槽11和第一滑块10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二支撑板12进行限位,防止第二支撑板12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增加了第二支撑板12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底部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槽15的内腔从上至下均依次滑动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基坑(16),所述基坑(16)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配合第二支撑板(12)使用的通槽,所述第一支撑板(6)顶部的内侧固定栓接有固定柱(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基坑(16),所述基坑(16)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配合第二支撑板(12)使用的通槽,所述第一支撑板(6)顶部的内侧固定栓接有固定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电机(91)、第一齿轮(92)、第二齿轮(93)、旋转轴(94)、第三齿轮(95)和齿条板(96),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91),所述电机(9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2),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旋转轴(94),所述旋转轴(94)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3),所述第一齿轮(92)和第二齿轮(93)啮合,所述旋转轴(94)表面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95),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底部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均滑动连接有齿条板(96),所述齿条板(96)和第三齿轮(95)啮合,所述齿条板(96)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基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腔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董杰张来顺
申请(专利权)人:黄建董杰张来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