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46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涉及水面清理设备领域,针对现有的航道清理装置存在的需要频繁返航,工作效率低,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远离船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二转动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远离伸缩杆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捞箱,且第一转动柱内嵌于打捞箱,所述打捞箱与船体转动连接,所述打捞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涡杆,且转动涡杆以打捞箱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使用方便,降低废弃物的重量和体积,提高劳动效率,避免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面清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导致航道内的水生植物肆意生长,影响航道运行,需要对水生植物进行打捞,特别是绿藻类植物,遮挡视线,易吸附在船体,长期吸附堆积会对船体造成腐蚀,减少使用寿命,由于水生植物的含水量高,使用传统的拖网式打捞方式进行打捞,水生植物质量大,船体难以承受,需要频繁返航,使工作效率降低,而且水生植物含水量高,易出现腐烂,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航道清理装置存在的需要频繁返航,工作效率低,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远离船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二转动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远离伸缩杆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捞箱,且第一转动柱内嵌于打捞箱,所述打捞箱与船体转动连接,所述打捞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涡杆,且转动涡杆以打捞箱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转动涡杆转动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远离转动涡杆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打捞板,且打捞板呈均匀分布在第一链条上,所述船体靠近打捞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涡轮,且转动涡轮与靠近船体一侧的转动涡杆匹配,所述船体内侧转动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带呈倾斜设置,且传送带内嵌于船体,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船体靠近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链条,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烘干板,所述烘干板远离传送带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与船体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的顶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远离回收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缩板,且压缩板与回收箱匹配。优选的,所述打捞箱、转动涡杆、第一链条、打捞板、第一转动柱、伸缩杆、第二转动柱、第一电机和转动涡轮均以船体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打捞箱、转动涡杆、第一链条、第一转动柱、伸缩杆、第二转动柱、第一电机和转动涡轮的中轴线均一致。优选的,所述打捞箱靠近船体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回收口,且回收口以船体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以烘干板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船体靠近烘干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烘干发生器,所述烘干发生器远离传送带的一侧与回收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与回收口均匹配,且传送带呈镂空状,所述传送带的顶端与烘干板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伸缩杆伸缩改变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的距离,从而改变打捞箱与船体的角度,避免打捞箱过长影响船体移动,设置第一电机带动转动涡轮转动,转动涡轮带动转动涡杆转动,转动涡杆带动第一链条转动,第一链条转动使打捞板移动,打捞板移动将航道内的废弃物推送至船体内,使打捞自动化,降低劳动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清洁效果更好。2、通过设置传送带将废物传送到烘干板上,烘干板将烘干后的废弃物传送至回收箱内,伸缩柱带动压缩板伸缩,将废弃物进行压缩,避免二次污染,降低废弃物的重量和体积,扩大装置的承载量,避免频繁返航。综上所述,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废弃物的重量和体积,提高劳动效率,避免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打捞箱旋转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图4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图5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船体;2、打捞箱;3、转动涡杆;4、第一链条;5、打捞板;6、回收口;7、第一转动柱;8、伸缩杆;9、第二转动柱;10、第一电机;11、转动涡轮;12、传送带;13、第一转动轴;14、第二电机;15、第二链条;16、第二转动轴;17、烘干板;18、烘干发生器;19、回收箱;20、伸缩柱;21、压缩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8,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柱9,所述第二转动柱9远离船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远离第二转动柱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7,所述第一转动柱7远离伸缩杆8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捞箱2,且第一转动柱7内嵌于打捞箱2,所述打捞箱2与船体1转动连接,所述打捞箱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涡杆3,且转动涡杆3以打捞箱2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转动涡杆3转动连接有第一链条4,所述第一链条4远离转动涡杆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打捞板5,且打捞板5呈均匀分布在第一链条4上,所述船体1靠近打捞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涡轮11,且转动涡轮11与靠近船体1一侧的转动涡杆3匹配,所述船体1内侧转动设置有传送带12,且传送带12呈倾斜设置,且传送带12内嵌于船体1,所述传送带12的两端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13,所述船体1靠近第一转动轴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3远离伸缩杆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6,且第二转动轴16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转动轴16与第一转动轴13转动连接有第二链条15,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16转动连接有烘干板17,所述烘干板17远离传送带1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回收箱19,所述回收箱19与船体1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19的顶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柱20,所述伸缩柱20远离回收箱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缩板21,且压缩板21与回收箱19匹配,所述打捞箱2、转动涡杆3、第一链条4、打捞板5、第一转动柱7、伸缩杆8、第二转动柱9、第一电机10和转动涡轮11均以船体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打捞箱2、转动涡杆3、第一链条4、第一转动柱7、伸缩杆8、第二转动柱9、第一电机10和转动涡轮11的中轴线均一致,所述打捞箱2靠近船体1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回收口6,且回收口6以船体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转动轴16以烘干板17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船体1靠近烘干板1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烘干发生器18,所述烘干发生器18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柱(9),所述第二转动柱(9)远离船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远离第二转动柱(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7),所述第一转动柱(7)远离伸缩杆(8)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捞箱(2),且第一转动柱(7)内嵌于打捞箱(2),所述打捞箱(2)与船体(1)转动连接,所述打捞箱(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涡杆(3),且转动涡杆(3)以打捞箱(2)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转动涡杆(3)转动连接有第一链条(4),所述第一链条(4)远离转动涡杆(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打捞板(5),且打捞板(5)呈均匀分布在第一链条(4)上,所述船体(1)靠近打捞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涡轮(11),且转动涡轮(11)与靠近船体(1)一侧的转动涡杆(3)匹配,所述船体(1)内侧转动设置有传送带(12),且传送带(12)呈倾斜设置,且传送带(12)内嵌于船体(1),所述传送带(12)的两端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13),所述船体(1)靠近第一转动轴(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3)远离伸缩杆(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6),且第二转动轴(16)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转动轴(16)与第一转动轴(13)转动连接有第二链条(15),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16)转动连接有烘干板(17),所述烘干板(17)远离传送带(1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回收箱(19),所述回收箱(19)与船体(1)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19)的顶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柱(20),所述伸缩柱(20)远离回收箱(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缩板(21),且压缩板(21)与回收箱(19)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柱(9),所述第二转动柱(9)远离船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远离第二转动柱(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7),所述第一转动柱(7)远离伸缩杆(8)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捞箱(2),且第一转动柱(7)内嵌于打捞箱(2),所述打捞箱(2)与船体(1)转动连接,所述打捞箱(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涡杆(3),且转动涡杆(3)以打捞箱(2)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转动涡杆(3)转动连接有第一链条(4),所述第一链条(4)远离转动涡杆(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打捞板(5),且打捞板(5)呈均匀分布在第一链条(4)上,所述船体(1)靠近打捞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涡轮(11),且转动涡轮(11)与靠近船体(1)一侧的转动涡杆(3)匹配,所述船体(1)内侧转动设置有传送带(12),且传送带(12)呈倾斜设置,且传送带(12)内嵌于船体(1),所述传送带(12)的两端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13),所述船体(1)靠近第一转动轴(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3)远离伸缩杆(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6),且第二转动轴(16)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转动轴(16)与第一转动轴(13)转动连接有第二链条(15),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16)转动连接有烘干板(17),所述烘干板(17)远离传送带(1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回收箱(19),所述回收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中源航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