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捞渣机翻转式耙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46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捞渣机翻转式耙斗机构,其中的捞渣机包括主控箱,供主控箱水平移动的轨道架,与主控箱进行连接的耙体,以及带动耙体升降的提升电机,并且所述的提升电机于主控箱固定连接,而缠绕在提升电机上的钢丝绳向下与耙体的耙斗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耙体由固定的耙杆架体以及活动的齿排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提升电机中的钢丝绳牵引齿排结构进行翻转,同时牵引耙体整体进行升降,设计巧妙且具有良好使用效果,并且齿排可呈竖直向下状态,利于渣滓倾泄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捞渣机翻转式耙斗机构
本技术属于捞渣机
,涉及一种自动捞渣机翻转式耙斗机构,用于倒渣。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水电站数量大约6万多座,其中大多数采用的是引水式水渠,在渠道的末端安装有拦污栅,用于过滤树枝、树叶、杂草、塑料等,有些水电站已安装回转式清污机、抓斗式清污机,或其它类型的清污机,还有很多水电站仍然靠人工不定期去清污。人工捞渣时,需要人工手握耙子向前投入,以免耙齿触碰到拦污栅和杂物,在重力和水力作用下,耙齿落入水中并贴靠到拦污栅,然后再用力向上拉。而采用捞渣机设备进行捞渣时,一般捞渣机采用钢构机械设备,加上回转电机和传送电机,因为比较重,一千至几千公斤,采用零部件到现场焊接组装,并且捞渣效果较好。但在捞渣完毕进行倒渣时,一般捞渣机中的耙斗结构都是与耙杆固定连接的,并随着耙杆倾斜进行倒渣,但会有部分渣滓残留在耙斗中,无法倾倒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耙斗渣滓残留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翻转式耙斗机构,以便于将耙斗中的渣滓倾倒干净。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捞渣机翻转式耙斗机构,其中的捞渣机包括主控箱,供主控箱水平移动的轨道架,与主控箱进行连接的耙体,以及带动耙体升降的提升电机,并且所述的提升电机于主控箱固定连接,而缠绕在提升电机上的钢丝绳向下与耙体的耙斗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耙体由固定的耙杆架体以及活动的齿排结构组成。具体的,所述的耙杆架体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耙杆,以及将这两根耙杆底端固定连接的横梁方管,进行形成向上开口的框架结构。进一步,所述横梁方管上方还设置有限位架。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架突出于耙杆架体所在平面直立设置,其两端支杆垂直焊接在对应的耙杆上,而支杆端部焊接限位横梁。具体的,所述的齿排结构由均匀间隔排列的多个耙齿形成,并且耙齿的末端沿着耙齿支承方管长度方向进行焊接排排列,而有耙齿支承扁铁焊接在耙齿的下方以保持这些耙齿位于同一平面内。具体的,所述耙齿支承方管通过铰接转轴与耙杆架体中的横梁方管进行活动连接。具体的,所述钢丝绳末端与所述的耙齿支承扁铁进行固定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的耙体由固定的耙杆架体以及活动的齿排结构组成,其中齿排结构可通过提升电机的钢丝绳牵引着进行翻转,进而便于渣滓倾泄,并且齿排呈竖直向下状态,利于渣滓倾泄干净;(2)本技术中的限位架,可限制齿排结构向上的翻转程度,以便于形成耙斗,进而便于捞取更多渣滓,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大工作量;(3)本技术中的提升电机中的钢丝绳对耙体进行牵引,可发挥控制齿排结构翻转的功能,还能够实现耙体升降的功能,一个设备具有两个用途,使得工序便捷、成本节约、设备精简、使用流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耙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耙体结构侧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主控箱,2-耙体,3-倒渣支撑架,4-耙齿,5-耙齿支承扁铁,6-铰接转轴,7-横梁方管,8-限位架,9-耙杆,10-套筒,11-钢丝绳,12-提升电机,13-倒渣区,14-耙齿支承方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自动捞渣机翻转式耙斗机构,如图1所示,其中的捞渣机包括主控箱1,供主控箱水平移动的轨道架,与主控箱进行连接的耙体2,以及带动耙体2升降的提升电机12,并且所述的提升电机12于主控箱固定连接,而缠绕在提升电机12上的钢丝绳11向下与耙体2的耙斗结构进行固定连接。以上结构主要说明捞渣机实现水平移动和耙体实现升级运动的结构特征,非本技术改进重点,因此不进行详细的描述,而以下的耙体2的结构为实现耙斗翻转的设计重点,并进行详细的描述。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耙体2由固定的耙杆架体以及活动的耙齿结构组成。其中固定的耙杆架体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耙杆9,以及将这两根耙杆底端固定连接的横梁方管7,进行形成向上开口的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这两根耙杆9均向上穿过设置在主控箱1两侧的套筒10,进而在提升电机12升降作用时,限制耙体2直上直下的进行升降运动。所述的齿排结构由均匀间隔排列的耙齿4形成,具体是多个耙齿4按一定间隔组合,这里的间隔距离与拦污栅的栅格相配合,并且这些耙齿4与耙齿支承方管14和耙齿支承扁铁5焊接组合形成齿排结构。如图3所述,所述的耙齿支承扁铁5焊接在耙齿4的下方,而单个耙齿4的末端与所述的耙齿支承方管14进行焊接,并沿着耙齿支承方管14间隔排列。进一步,说明能够实现齿排翻转的连接结构,所述耙齿支承方管14背面通过铰接转轴6与所述的横梁方管7进行活动连接,以便于齿排结构以铰接转轴6为支点进行翻转。另外,所述的钢丝绳11就固定连接在耙齿支承扁铁5中点处,而齿排结构就跟随钢丝绳11的提拉或者松弛,进行翻转。并且为了形成耙斗,同时为了限制齿排结构翻转的程度,如图3所示,在耙杆架体的横梁方管7上方还设置有限位架8,所述限位架8突出于耙杆架体所在平面直立设置,其两端支杆垂直焊接在对应的耙杆9上,而支杆端部焊接横梁,并以这个横梁限制耙齿向上翻转的位置;当耙齿4与限位架8接触时,耙齿结构与耙杆架体成锐角夹角,其中可承载渣滓,即视为耙斗。其中,齿排结构的宽度小于耙杆架体宽度,即耙齿支承方管14的长度小于横梁方管7的长度,以便于耙体移动至倒渣区13,其中设置的倒渣支撑架3,可对耙杆架体进行支撑,进而便于齿排结构翻转向下,并且齿排结构不会受到渣支撑架3的阻碍。这里的渣支撑架3就是根据耙杆架体的宽度进行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台面,本技术在倒渣过程中,倒渣支撑架3可便于耙体落于其上,而后松弛钢丝绳,使得齿排结构以铰接转轴6为支点向下翻转,进而将其中兜住的渣滓倾倒到倒渣区13内,并且耙齿4向下翻转无限制,可使得耙齿4呈竖直向下的状态,进而将其中的渣滓倾倒完全。倒渣完成后,提升电机收紧钢丝绳11,使得齿排结构接触限位架8,重新形成耙斗,而钢丝绳进一步收紧,就牵引着耙体进行上升运动,使得耙体离开倒渣支撑架3,并通过捞渣机水平和竖直移动,将耙体再次投入水中,并对拦污栅拦截的渣滓进行捞渣,然后重复上述倒渣动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捞渣机翻转式耙斗机构,其中的捞渣机包括主控箱(1),供主控箱(1)水平移动的轨道架,与主控箱(1)进行连接的耙体(2),以及带动耙体(2)升降的提升电机(12),并且所述的提升电机(12)于主控箱(1)固定连接,而缠绕在提升电机(12)上的钢丝绳(11)向下与耙体(2)的耙斗结构进行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体(2)由固定的耙杆架体以及活动的齿排结构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捞渣机翻转式耙斗机构,其中的捞渣机包括主控箱(1),供主控箱(1)水平移动的轨道架,与主控箱(1)进行连接的耙体(2),以及带动耙体(2)升降的提升电机(12),并且所述的提升电机(12)于主控箱(1)固定连接,而缠绕在提升电机(12)上的钢丝绳(11)向下与耙体(2)的耙斗结构进行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体(2)由固定的耙杆架体以及活动的齿排结构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捞渣机翻转式耙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杆架体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耙杆(9),以及将这两根耙杆(9)底端固定连接的横梁方管(7),进行形成向上开口的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捞渣机翻转式耙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方管(7)上方还设置有限位架(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伟邱永俊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斯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