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3965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连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铸机出坯辊道、钩钢机轨道、钩钢机、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信号辊、热送辊道、取坯装置、上下料台架、基座和PLC控制器有机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紧凑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整个工序节奏的紧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六个设置在不同部位的铸坯检测装置,铸坯检测装置、PLC控制器及各个设备的协调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为炼轧一体化生产体系提供支撑,且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
本技术属于冶金连铸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生产的全流程,需要将连铸生产的多流铸坯经过出坯辊道,热送辊道等设备送至轧钢车间。在出坯辊道以及热送辊道还需增设多处上、下料区域,用于线上铸坯下线或线下铸坯上线。通过设备集成,合理布局后,使得钢铁生产的全流程耗时缩短,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避免因设备过于分散,占地面积增大,在各个区域转换过程中,还需要动用较多员工,耗费体力,增加了人工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奏紧凑、自动化程度较高、为炼轧一体化生产体系提供支撑且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的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包括连铸机出坯辊道、钩钢机轨道、钩钢机、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热送辊道、取坯装置、上下料台架、基座和PLC控制器;所述连铸机出坯辊道、钩钢机轨道、钩钢机、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热送辊道、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分别设置在基座上,其中连铸机出坯辊道、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热送辊道、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的上表面平齐;所述事故液压拉钢机、连铸机出坯辊道和液压拉钢机呈一字形设置,连铸机出坯辊道置于事故液压拉钢机和液压拉钢机之间;所述钩钢机轨道设置在事故液压拉钢机、连铸机出坯辊道和液压拉钢机的正上方,所述钩钢机滚动连接在钩钢机轨道上,钩钢机轨道的中心轴线与连铸机出坯辊道的中心轴线垂直;在连铸机出坯辊道与液压拉钢机之间设置有与连铸机出坯辊道平行的热送辊道,且热送辊道与连铸机出坯辊道呈T形设置;在连铸机出坯辊道外侧的热送辊道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上下料台架和取坯装置;所述的PLC控制器分别与连铸机出坯辊道、钩钢机轨道、钩钢机、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热送辊道和取坯装置电信号连接。还包括打号机和信号辊;所述的打号机设置在钩钢机轨道外侧且位于连铸机出坯辊道上的来料方向的相对侧;所述信号辊设置在连铸机出坯辊道上;打号机和信号辊均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还包括升降挡板;所述的升降挡板垂直连接在连铸机出坯辊道的上表面且位于来料方向的相对端;升降挡板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还包括固定挡板;所述的固定挡板垂直连接在热送辊道出料方向的端头。所述的热送辊道包括第一组热送辊道、第二组热送辊道和第三组热送辊道;所述第一组热送辊道、第二组热送辊道和第三组热送辊道长度相等且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组热送辊道设置在钩钢机轨道下方;第二组热送辊道中部两侧设置上下料台架和取坯机;第三组热送辊道远离第二组热送辊道端连接有固定挡板。所述第一组热送辊道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三铸坯检测装置;所述的第二组热送辊道与取坯机的衔接处设置有第四铸坯检测装置;所述第三组热送辊道中部对称的设置有第五铸坯检测装置;所述第三铸坯检测装置、第四铸坯检测装置和第五铸坯检测装置分别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还包括第一铸坯检测装置、第二铸坯检测装置和第六铸坯检测装置;所述的第一铸坯检测装置、第二铸坯检测装置和第六铸坯检测装置均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两组第一铸坯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靠近液压拉钢机进料端的钩钢机轨道两外侧;所述两组第二铸坯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靠近事故液压拉钢机进料端的钩钢机轨道两外侧;所述两组第六铸坯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上下料台架的进料端两侧。所述的第一铸坯检测装置、第二铸坯检测装置、第三铸坯检测装置、第四铸坯检测装置、第五铸坯检测装置和第六铸坯检测装置均采用的是对射式光电开关检测铸坯位置。所述的取坯装置是取坯机;取坯机四台为一组,四台取坯机左右并排、间隔均匀的设置在热送辊道送料方向的右侧。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连铸机出坯辊道、钩钢机轨道、钩钢机、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信号辊、热送辊道、取坯装置、上下料台架、基座和PLC控制器有机组合,使得本技术的紧凑的,保证了整个工序节奏的紧凑。(2)本技术通过连铸机出坯辊道、钩钢机轨道、钩钢机、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信号辊、热送辊道、取坯装置、上下料台架、PLC控制器及六个设置在不同部位的铸坯检测装置的协调配合,使得本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为炼轧一体化生产体系提供支撑,且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局部侧视图。图中:1-连铸机出坯辊道;2-钩钢机轨道;3-钩钢机;4-液压拉钢机;41-第一铸坯检测装置;5-事故液压拉钢机;51-第二铸坯检测装置;6-信号辊;7-升降挡板;8-打号机;9-热送辊道;91-第一组热送辊道;92-第二组热送辊道;93-第三组热送辊道;94-第三铸坯检测装置;95-第四铸坯检测装置;96-第五铸坯检测装置;10-取坯机;11-上下料台架;111-第六铸坯检测装置;12-固定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4所示的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包括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上下料台架11、基座和PLC控制器;所述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11分别设置在基座上,其中连铸机出坯辊道1、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11的上表面平齐;所述事故液压拉钢机5、连铸机出坯辊道1和液压拉钢机4呈一字形设置,连铸机出坯辊道1置于事故液压拉钢机5和液压拉钢机4之间;所述钩钢机轨道2设置在事故液压拉钢机5、连铸机出坯辊道1和液压拉钢机4的正上方,所述钩钢机3滚动连接在钩钢机轨道2上,钩钢机轨道2的中心轴线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的中心轴线垂直;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与液压拉钢机4之间设置有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平行的热送辊道9,且热送辊道9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呈T形设置;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外侧的热送辊道9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上下料台架(11)、基座和PLC控制器;所述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11)分别设置在基座上,其中连铸机出坯辊道(1)、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11)的上表面平齐;所述事故液压拉钢机(5)、连铸机出坯辊道(1)和液压拉钢机(4)呈一字形设置,连铸机出坯辊道(1)置于事故液压拉钢机(5)和液压拉钢机(4)之间;所述钩钢机轨道(2)设置在事故液压拉钢机(5)、连铸机出坯辊道(1)和液压拉钢机(4)的正上方,所述钩钢机(3)滚动连接在钩钢机轨道(2)上,钩钢机轨道(2)的中心轴线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的中心轴线垂直;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与液压拉钢机(4)之间设置有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平行的热送辊道(9),且热送辊道(9)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呈T形设置;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外侧的热送辊道(9)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上下料台架(11)和取坯装置;所述的PLC控制器分别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和取坯装置电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上下料台架(11)、基座和PLC控制器;所述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11)分别设置在基座上,其中连铸机出坯辊道(1)、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11)的上表面平齐;所述事故液压拉钢机(5)、连铸机出坯辊道(1)和液压拉钢机(4)呈一字形设置,连铸机出坯辊道(1)置于事故液压拉钢机(5)和液压拉钢机(4)之间;所述钩钢机轨道(2)设置在事故液压拉钢机(5)、连铸机出坯辊道(1)和液压拉钢机(4)的正上方,所述钩钢机(3)滚动连接在钩钢机轨道(2)上,钩钢机轨道(2)的中心轴线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的中心轴线垂直;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与液压拉钢机(4)之间设置有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平行的热送辊道(9),且热送辊道(9)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呈T形设置;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外侧的热送辊道(9)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上下料台架(11)和取坯装置;所述的PLC控制器分别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和取坯装置电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号机(8)和信号辊(6);所述的打号机(8)设置在钩钢机轨道(2)外侧且位于连铸机出坯辊道(1)上的来料方向的相对侧;所述信号辊(6)设置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上;打号机(8)和信号辊(6)均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挡板(7);所述的升降挡板(7)垂直连接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的上表面且位于来料方向的相对端;升降挡板(7)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挡板(12);所述的固定挡板(12)垂直连接在热送辊道(9)出料方向的端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博梁龙焦悦李积文路海波张忍德吴龙王倩马玉堂章裕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