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儿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67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儿童车,包括前撑架(1),所述的前撑架(1)前侧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的转向杆(2),所述的转向杆(2)下端连接有前轮(3),所述的前撑架(1)后侧连接有能相对其绕竖向轴线(K)转动折叠的后撑架(4),所述的后撑架(4)上连接有后轮(5),所述的后撑架(4)与前撑架(1)之间设有沿竖向轴线(K)布置并用于锁定儿童车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或展开时不会夹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儿童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儿童车。
技术介绍
儿童车已经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传统的儿童车一般都能够展开或折叠,在折叠状态便于存放和携带。但是传统的儿童车的锁定机构结构复杂,操作起来不方便,而且容易出现夹手。因此,本技术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或展开时不会夹手的可折叠儿童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撑架1,所述的前撑架1前侧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的转向杆2,所述的转向杆2下端连接有前轮3,所述的前撑架1后侧连接有能相对其绕竖向轴线K转动折叠的后撑架4,所述的后撑架4上连接有后轮5,所述的后撑架4与前撑架1之间设有沿竖向轴线K布置并用于锁定儿童车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6。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6包括竖向设在后撑架4上的竖向孔61,所述的前撑架1上竖向座62,所述的竖向座62内设有竖向槽63,所述的竖向槽63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卡槽64,所述的竖向孔6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槽65,所述的竖向孔61与竖向槽63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能在其内沿竖向轴线K上下运动的花键66,当所述的花键66与第一卡槽64和第二卡槽65同时卡合时所述的锁定机构6锁定,当所述的花键66沿竖向轴线K移动而与第二卡槽65脱离时所述的锁定机构6解锁,所述的后撑架4上设有外露的并能沿竖向轴线K移动而推动花键66移动的按钮67,所述的花键66与竖向槽63的槽底之间还设有弹簧68。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撑架1上设有竖向座62,所述的后撑架4上设有供竖向座62插入的竖向孔61,并且竖向座62的外周面与竖向孔61的内周面转动配合。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孔61内设有台阶9,所述的竖向座62下端抵靠在台阶9上。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撑架4上设有可相对其转动的辅助支撑组件7,所述的辅助支撑组件7所停留的位置包括能与地面触接的辅助支撑位,以及在相对后撑架4转动后能够脱离地面的悬空位。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撑架4上设有连接座8,所述的辅助支撑组件7包括辅助支撑杆71,所述的辅助支撑杆71上端设有与连接座8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2,所述的辅助支撑杆71下端设有第二连接部73,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3上连接有辅助支撑轮74,所述的连接座8与第一连接部72之间还设有能使辅助支撑组件7保持在辅助支撑位或悬空位的卡锁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后撑架可以绕竖向轴线相对前撑架转动,因此,儿童车可以实现折叠,折叠后后轮位于前轮的一侧,折叠体积小,便于存放和携带,并且,儿童车的锁定机构沿竖向轴线布置,在操作时沿竖向轴线方向操作锁定机构并且后撑架绕竖向轴线转动,解锁操作很简单,更重要的是不会出现夹手,确保安全。2、本技术儿童车折叠时,向上推动按钮,按钮推动花键向上移动,使得花键与竖向孔上的第二卡槽脱离,此时就可以绕竖向轴线旋转后撑架,使得后撑架向前转动,并使得后轮运动至前轮的一侧,实现儿童车折叠,在折叠操作时只需向上一按然后一扳后撑架即可,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不会出现夹手。3、本技术的前撑架上的竖向座插入到后撑架上的竖向孔内,并且竖向座外周面与竖向孔内周面转动配合,使得儿童车折叠时,后撑架与前撑架的相对转动运行顺畅平稳,并且由于竖向座插入在竖向孔内,整个儿童车结构也很牢靠。4、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件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作为滑行车时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折叠状态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后撑架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的前撑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折叠儿童车,包括前撑架1,所述的前撑架1前侧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的转向杆2,所述的转向杆2下端连接有前轮3,所述的前撑架1后侧连接有能相对其绕竖向轴线K转动折叠的后撑架4,所述的后撑架4上连接有后轮5,所述的后撑架4与前撑架1之间设有沿竖向轴线K布置并用于锁定儿童车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6。后撑架4可以绕竖向轴线K相对前撑架1转动,因此,儿童车可以实现折叠,折叠后后轮5位于前轮3的一侧,折叠体积小,便于存放和携带,并且,儿童车的锁定机构6沿竖向轴线K布置,在操作时沿竖向轴线K方向操作锁定机构6并且后撑架4绕竖向轴线K转动,解锁操作很简单,更重要的是不会出现夹手,确保安全。如图2至图7所示,所述的锁定机构6包括竖向设在后撑架4上的竖向孔61,所述的前撑架1上竖向座62,所述的竖向座62内设有竖向槽63,所述的竖向槽63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卡槽64,所述的竖向孔6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槽65,所述的竖向孔61与竖向槽63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能在其内沿竖向轴线K上下运动的花键66,当所述的花键66与第一卡槽64和第二卡槽65同时卡合时所述的锁定机构6锁定,当所述的花键66沿竖向轴线K移动而与第二卡槽65脱离时所述的锁定机构6解锁,所述的后撑架4上设有外露的并能沿竖向轴线K移动而推动花键66移动的按钮67,所述的花键66与竖向槽63的槽底之间还设有弹簧68。儿童车折叠时,向上推动按钮67,按钮67推动花键66向上移动,使得花键66与竖向孔61上的第二卡槽65脱离,此时就可以绕竖向轴线K旋转后撑架4,使得后撑架4向前转动,并使得后轮5运动至前轮3的一侧,实现儿童车折叠,在折叠操作时只需向上一按然后一扳后撑架4即可,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不会出现夹手。如图5所示,所述的前撑架1上设有竖向座62,所述的后撑架4上设有供竖向座62插入的竖向孔61,并且竖向座62的外周面与竖向孔61的内周面转动配合,使得儿童车折叠时,后撑架4与前撑架1的相对转动运行顺畅平稳,并且由于竖向座62插入在竖向孔61内,整个儿童车结构也很牢靠。如图5所示,所述的竖向孔61内设有台阶9,所述的竖向座62下端抵靠在台阶9上,使得儿童车结构牢靠稳当。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后撑架4上设有可相对其转动的辅助支撑组件7,所述的辅助支撑组件7所停留的位置包括能与地面触接的辅助支撑位,以及在相对后撑架4转动后能够脱离地面的悬空位。当辅助支撑组件7位于悬空位时,只有前轮3和后轮5着地,此时儿童车作为滑行车使用,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当辅助支撑组件7位于辅助支撑位时,前轮3、后轮5和辅助支撑组件7均触地,能使儿童车很稳当,可供较小的儿童操作。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后撑架4上设有连接座8,所述的辅助支撑组件7包括辅助支撑杆71,所述的辅助支撑杆71上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撑架(1),所述的前撑架(1)前侧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的转向杆(2),所述的转向杆(2)下端连接有前轮(3),所述的前撑架(1)后侧连接有能相对其绕竖向轴线(K)转动折叠的后撑架(4),所述的后撑架(4)上连接有后轮(5),所述的后撑架(4)与前撑架(1)之间设有沿竖向轴线(K)布置并用于锁定儿童车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撑架(1),所述的前撑架(1)前侧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的转向杆(2),所述的转向杆(2)下端连接有前轮(3),所述的前撑架(1)后侧连接有能相对其绕竖向轴线(K)转动折叠的后撑架(4),所述的后撑架(4)上连接有后轮(5),所述的后撑架(4)与前撑架(1)之间设有沿竖向轴线(K)布置并用于锁定儿童车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6)包括竖向设在后撑架(4)上的竖向孔(61),所述的前撑架(1)上竖向座(62),所述的竖向座(62)内设有竖向槽(63),所述的竖向槽(63)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卡槽(64),所述的竖向孔(6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槽(65),所述的竖向孔(61)与竖向槽(63)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能在其内沿竖向轴线(K)上下运动的花键(66),当所述的花键(66)与第一卡槽(64)和第二卡槽(65)同时卡合时所述的锁定机构(6)锁定,当所述的花键(66)沿竖向轴线(K)移动而与第二卡槽(65)脱离时所述的锁定机构(6)解锁,所述的后撑架(4)上设有外露的并能沿竖向轴线(K)移动而推动花键(66)移动的按钮(67),所述的花键(66)与竖向槽(63)的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振极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丽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