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分配供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53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分配供油结构,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油结构采用二次燃油分配的方式,提高了发动机供油系统均匀性,改善了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均匀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分配供油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二次分配供油结构。
技术介绍
甩油盘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发动机燃烧室用以燃油雾化。相对于常规喷嘴,甩油盘具有供油压力低、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高空雾化性能好等优点;相对于蒸发管,甩油盘具有起动简单迅速的优点。甩油盘一般固定在发动机转子上,在发动机工作时,随转子一同转动,依靠离心力的作用,使燃油离心甩出而雾化。甩油盘的加工精度和供油方式等直接影响燃油流量分配的均匀性。燃油流量不均匀会使发动机工作时出现局部热点和不正常噪音,对涡轮叶片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大部分甩油盘采用中心供油方式,即燃油从发动机轴进入甩油盘,再经喷油孔高速甩出。对于中心供油方式,各喷油孔流量的分配主要取决于内部的燃油流道,燃油流量仅经过一次分配,加工精度对燃油均匀性影响较大。同时,这种中心供油方式,由于燃油的供油管路较长,甩油盘系统对燃油流量变化的响应较慢。可以看出,现有供油系统具有如下缺陷:1)一次燃油分配,供油均匀性不佳,各喷油孔流量的分配主要取决于内部的燃油流道,加工精度对燃油均匀性影响较大;2)燃油的供油管路较长,甩油盘系统对燃油流量变化的响应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提高燃油雾化的均匀性,同时提高供油系统对燃油压力变化的响应能力。(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分配供油结构,包括:由供油组件1和甩油盘2;其中,所述供油组件1为双环腔结构,两个环腔之间通过多个轴向燃油槽道连接;进油侧环腔直接连接燃油总管,出油侧环腔的端面开有周向均布的斜喷油孔3;所述甩油盘2为叶片式离心甩油盘,其侧面周向均布有径向喷油孔,甩油盘2的截面为U型,构成环槽,U型环槽底部可短暂聚集燃油的油腔,所述油腔侧面设有叶片;所述供油组件1的斜喷油孔3与甩油盘2内侧壁面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优选地,所述斜喷油孔3的倾斜角为45°。优选地,所述斜喷油孔3为18个。优选地,所述供油组件1的斜喷油孔3与甩油盘2内侧壁面之间间隔1~2mm。优选地,所述轴向燃油槽道为三个。优选地,所述供油组件1安装在燃烧室机匣上。优选地,所述甩油盘2与发动机轴连接,可随发动机轴一起转动。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了一种所述的二次分配供油结构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燃油从所述供油组件1进油侧环腔连接的燃油总管流入,经过轴向燃油槽道,由出油侧环腔端面的斜喷油孔3斜喷入高速旋转的甩油盘2的油腔内;燃油在供油组件1中经过一次分配,在进入甩油盘2前达到一定的不均匀程度;燃油流入甩油盘2后,由甩油盘2的离心力及其叶片共同作用流至甩油盘2的U型环槽,进行二次燃油分配,最后通过所示径向喷油孔甩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二次分配供油结构在发动机燃烧室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了一种所述的二次分配供油结构在发动机中的应用。(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分体式供油组件-甩油盘供油方式,燃油先在供油组件中进行一次分配,后在甩油盘侧面进行二次分配,有效提高发动机供油系统均匀性,从而改善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场质量;采用供油组件端面斜喷油孔,燃油不再垂直喷射至甩油盘表面,可有效避免燃油飞溅问题,排除重力对燃油分配的影响;采用供油组件直接供油,供油系统对燃油压力变化的响应快;采用叶片式离心甩油盘,增加燃油所受的径向力,提高低转速燃油雾化质量,同时抑制甩油盘内燃油飞溅,改善孔式甩油盘常出现的周向燃油不均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供油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供油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叶片式离心甩油盘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二次燃油分配,燃油供油路径较短的供油组件-甩油盘供油结构。该种供油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燃油雾化的均匀性,同时提高供油系统对燃油压力变化的响应能力。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次分配甩油盘结构由供油组件1和甩油盘2组成;其中,所述供油组件1为双环腔结构,两个环腔之间通过三个轴向燃油槽道连接;进油侧环腔直接连接燃油总管,出油侧环腔的端面开有周向均布的倾斜角为45°的斜喷油孔3,共18个;所述甩油盘2为叶片式离心甩油盘,其侧面周向均布有径向喷油孔,甩油盘2的截面为U型,构成环槽,U型环槽底部可短暂聚集燃油的油腔,所述油腔侧面设有叶片;供油组件1与甩油盘2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供油组件1的斜喷油孔3与甩油盘2内侧壁面距离约为1~2mm,位置关系依靠发动机装配关系保证。上述二次分配甩油盘结构的工作原理为;供油组件1安装在燃烧室机匣上,甩油盘2与发动机轴连接,可随发动机轴一起转动。燃油从供油组件1进油侧环腔连接的燃油总管流入,经过轴向燃油槽道,由出油侧环腔端面的斜喷油孔3斜45°喷入高速旋转的甩油盘2的油腔内;燃油在供油组件1中经过一次分配,在进入甩油盘2前达到一定的不均匀程度;其中,由于供油组件1采用端面设置的斜喷油孔3,燃油不再垂直喷射至甩油盘2表面,可有效避免燃油飞溅问题,排除重力对燃油分配的影响;燃油流入甩油盘2后,由甩油盘2的离心力及其叶片共同作用流至甩油盘2的U型环槽,进行二次燃油分配,最后通过径向喷油孔高速甩出。其中,所述甩油盘2设计为叶片式离心甩油盘,可增加燃油所受的径向力,提高低转速燃油雾化质量,同时抑制甩油盘内燃油飞溅,改善孔式甩油盘常出现的周向燃油不均问题;燃油经过两次分配后,提高燃油雾化均匀性,进而达到提高燃烧室出口温度场质量的目的。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分体式供油组件-甩油盘供油方式,燃油先在供油组件中进行一次分配,后在甩油盘侧面进行二次分配,有效提高发动机供油系统均匀性,从而改善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场质量。2)采用供油组件端面斜喷油孔,燃油不再垂直喷射至甩油盘表面,可有效避免燃油飞溅问题,排除重力对燃油分配的影响。3)采用供油组件直接供油,供油系统对燃油压力变化的响应快。4)采用叶片式离心甩油盘,增加燃油所受的径向力,提高低转速燃油雾化质量,同时抑制甩油盘内燃油飞溅,改善孔式甩油盘常出现的周向燃油不均问题。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供油结构采用二次燃油分配的方式,提高了发动机供油系统均匀性,改善了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均匀程度。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分配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供油组件(1)和甩油盘(2);/n其中,所述供油组件(1)为双环腔结构,两个环腔之间通过多个轴向燃油槽道连接;进油侧环腔直接连接燃油总管,出油侧环腔的端面开有周向均布的斜喷油孔(3);/n所述甩油盘(2)为叶片式离心甩油盘,其侧面周向均布有径向喷油孔,所述甩油盘(2)的截面为U型,构成环槽,U型环槽底部可短暂聚集燃油的油腔,所述油腔侧面设有叶片;/n所述供油组件(1)的斜喷油孔(3)与甩油盘(2)内侧壁面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分配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供油组件(1)和甩油盘(2);
其中,所述供油组件(1)为双环腔结构,两个环腔之间通过多个轴向燃油槽道连接;进油侧环腔直接连接燃油总管,出油侧环腔的端面开有周向均布的斜喷油孔(3);
所述甩油盘(2)为叶片式离心甩油盘,其侧面周向均布有径向喷油孔,所述甩油盘(2)的截面为U型,构成环槽,U型环槽底部可短暂聚集燃油的油腔,所述油腔侧面设有叶片;
所述供油组件(1)的斜喷油孔(3)与甩油盘(2)内侧壁面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分配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喷油孔(3)的倾斜角为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分配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喷油孔(3)为18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分配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件(1)的斜喷油孔(3)与甩油盘(2)内侧壁面之间间隔1~2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分配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幸炎周玉珍蔡文哲宋友辉陈宝延郭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