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47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包括主体管、缠绕加强筋、耐磨层。主体管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缠绕加强筋螺旋缠绕于主体管的表面,缠绕加强筋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且缠绕加强筋包括内金属管以及覆盖于内金属管外表面的外包裹层,内金属管采用轻质的铝合金制成,外包裹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外包裹层内部包括两根内金属管,两根金属管之间通过外包裹层进行隔离。耐磨层覆盖于主体管与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通过在主体管的外表面缠绕设置缠绕加强筋,通过缠绕加强筋来提高主体管的刚度,提高管材的承压能力,并且在在主体管以及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覆盖一层耐磨层,提高管材表面的耐磨性能,进而提高管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
技术介绍
目前,聚乙烯管材已成为继PVC之后,世界上消费量第二大的塑料管道品种,广泛用于给水、农业灌溉、燃气输送、排污、矿山砂浆输送等工程及油田、化工及邮电通讯等领域。在城市的下水管和排水工程等许多领域中,带加强筋的塑料管材的使用越来越多。排水管内部无压力,为提高抵抗外来压力、冲击的性能,在管壁外周设置不同形式加强筋。常用带加强筋的塑料管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直接挤出成型方式制成,最具代表的是双壁波纹管;另一种是以螺旋缠绕成型方式制成,代表是双重壁管、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和钢带螺旋缠绕波纹管等。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用途非常广阔,其主要优势在口径方面,可以使用小型设备制作出口径大于1000mm的管材。但由于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使用的原料主要是聚乙烯,而聚乙烯自身弹性模量较小,制作出来的管材的环刚度无法满足要求,所以限制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应用和发展空间。为了增加缠绕管的环刚度,目前多使用在缠绕管外表面增加钢带、钢肋等增强结构,其产品虽然增加了管材的环刚度,但由于结构上的原因,使得产品结构不稳定,受力点太过集中,从而使得结构极其容易破坏,而且钢带、钢肋与塑料外表面结合太多,使得结合部位剥离力很低,已有因结构被破坏以及钢塑结合面剥离而造成的工程事故。因此设计一种具有高强度的管材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聚乙烯管材存在强度较低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使用寿命较长。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缠绕加强筋,所述缠绕加强筋螺旋缠绕于所述主体管的表面,所述缠绕加强筋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且所述缠绕加强筋包括内金属管以及覆盖于所述内金属管外表面的外包裹层,所述内金属管采用轻质的铝合金制成,所述外包裹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外包裹层内部包括两根所述内金属管,两根所述金属管之间通过所述外包裹层进行隔离;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覆盖于所述主体管与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用于提高管材的耐磨性能。优选地,所述耐磨层的材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优选地,所述缠绕加强筋的螺距为所述缠绕加强筋的截面宽度的1.5-2倍之间的任意一值。优选地,所述缠绕加强筋的缠绕方向与垂直所述主体管的轴线所在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之间的任意一值。优选地,所述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设置有倒角结构,所述缠绕加强筋内部的所述金属管表面光滑平整,无锋利边角。优选地,所述存储器模块为先进先出的存储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包括主体管、缠绕加强筋、耐磨层。主体管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缠绕加强筋螺旋缠绕于主体管的表面,缠绕加强筋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且缠绕加强筋包括内金属管以及覆盖于内金属管外表面的外包裹层,内金属管采用轻质的铝合金制成,外包裹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外包裹层内部包括两根内金属管,两根金属管之间通过外包裹层进行隔离。耐磨层覆盖于主体管与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用于提高管材的耐磨性能。通过在主体管的外表面缠绕设置缠绕加强筋,通过缠绕加强筋来提高主体管的刚度,提高管材的承压能力,并且在在主体管以及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覆盖一层耐磨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提高管材表面的耐磨性能,进而提高管材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缠绕加强筋由内金属管以及外包裹层制成,内金属管采用轻质的铝合金制成,而外层则采用耐磨的橡胶材料制成,进而使得管材的整体重量更加轻,并且更加耐磨。通过在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设置倒角结构,使得管材表面比较光滑,无锋利的边角,避免用户在使用管材时被缠绕加强筋割伤。并且缠绕加强筋内部的金属管表面光滑平整无锋利边角,使得外包裹层与金属管之间平滑连接,避免外包裹层内部出现边角而因应力集中导致外包裹层在受力时出现断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的横截面图;图3为缠绕加强筋的横截面图。图中:1、主体管;2、缠绕加强筋;3、耐磨层;21、金属管;22、外包裹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包括主体管、缠绕加强筋、耐磨层。主体管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缠绕加强筋螺旋缠绕于主体管的表面,缠绕加强筋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且缠绕加强筋包括内金属管以及覆盖于内金属管外表面的外包裹层,内金属管采用轻质的铝合金制成,外包裹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外包裹层内部包括两根内金属管,两根金属管之间通过外包裹层进行隔离;耐磨层覆盖于主体管与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用于提高管材的耐磨性能。通过在主体管的外表面缠绕设置缠绕加强筋,通过缠绕加强筋来提高主体管的刚度,提高管材的承压能力,并且在在主体管以及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覆盖一层耐磨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提高管材表面的耐磨性能,进而提高管材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缠绕加强筋由内金属管以及外包裹层制成,内金属管采用轻质的铝合金制成,而外层则采用耐磨的橡胶材料制成,进而使得管材的整体重量更加轻,并且更加耐磨。进一步地,耐磨层的材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一步地,缠绕加强筋的螺距为缠绕加强筋的截面宽度的1.5-2倍之间的任意一值。进一步地,缠绕加强筋的缠绕方向与垂直主体管的轴线所在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之间的任意一值。进一步地,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设置有倒角结构,缠绕加强筋内部的金属管表面光滑平整,无锋利边角。通过在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设置倒角结构,使得管材表面比较光滑,无锋利的边角,避免用户在使用管材时被缠绕加强筋割伤。并且缠绕加强筋内部的金属管表面光滑平整无锋利边角,使得外包裹层与金属管之间平滑连接,避免外包裹层内部出现边角而因应力集中导致外包裹层在受力时出现断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专利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管,所述主体管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n缠绕加强筋,所述缠绕加强筋螺旋缠绕于所述主体管的表面,所述缠绕加强筋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且所述缠绕加强筋包括内金属管以及覆盖于所述内金属管外表面的外包裹层,所述内金属管采用轻质的铝合金制成,所述外包裹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外包裹层内部包括两根所述内金属管,两根所述金属管之间通过所述外包裹层进行隔离;/n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覆盖于所述主体管与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用于提高管材的耐磨性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管,所述主体管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缠绕加强筋,所述缠绕加强筋螺旋缠绕于所述主体管的表面,所述缠绕加强筋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且所述缠绕加强筋包括内金属管以及覆盖于所述内金属管外表面的外包裹层,所述内金属管采用轻质的铝合金制成,所述外包裹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外包裹层内部包括两根所述内金属管,两根所述金属管之间通过所述外包裹层进行隔离;
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覆盖于所述主体管与缠绕加强筋的外表面,用于提高管材的耐磨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加强筋的缠绕结构壁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峰杜剑波阮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爱森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