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47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6
一种印刷机构,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包括壳体;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引导辊以及位于引导辊上方的印刷辊;还包括抬升部,抬升部包括驱动组件、传动组件以及执行组件,驱动组件转动连接与壳体侧面外壁上,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伸入壳体内与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滑动相连,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执行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执行组件滑动设置于壳体两相向设置的内壁开设的一对滑动槽内,印刷辊转动套设于执行组件上;转动驱动组件,使得与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相对滑动,带动与传动组件相连的执行组件在滑动槽内滑动,从而改变印刷辊与引导辊之间的距离;当印刷机构出现待印刷物卡住的情况时,操作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将执行组件升起,取出待印刷物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构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构。
技术介绍
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它在工作时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待印刷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现有的小型印刷机,在印刷时其印刷辊和引导辊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因此仅能印刷固定厚度的纸张或其他待印刷物,对于不同厚度的纸张或其他待印刷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印刷机构印制,成本很高而且很不方便;并且当发生纸张或其他待印刷物卡在印刷辊与引导辊之间时,也仅能通过打开印刷机外壳来将纸张或其他待印刷物取出,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印刷机构无法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待印刷物,以及卡纸不好取出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构,包括:壳体;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引导辊;以及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引导辊上方的印刷辊;还包括与印刷辊相连的抬升部,抬升部用于调节引导辊和印刷辊之间的距离;所述抬升部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外壁上的驱动组件、滑动设置在壳体内的传动组件以及滑动设置在壳体内的执行组件,印刷辊转动套设在执行组件外侧,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伸入壳体内与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滑动相连,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执行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所述壳体相向设置的两内壁上均开有滑动槽,滑动槽均位于引导辊上方且竖直布置,执行组件滑动连接在两滑动槽之间;转动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使传动组件带动执行组件在两滑动槽之间上、下移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根据待印刷物的厚度转动壳体侧面的驱动组件,使得与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相对滑动,带动与传动组件相连的执行组件在滑动槽内上升或下降,从而改变印刷辊与引导辊之间的距离,使得印刷部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待印刷物,扩大印刷机构的应用范围;并且当印刷机构出现待印刷物卡住的情况时,操作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将执行组件升起,通过引导辊将卡在引导辊和印刷辊之间的待印刷物送出即可,无需拆开印刷机构进行清理卡住的待印刷物。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动框,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框上开设的滑道内,滑动框靠近印刷辊的一端与执行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壳体外壁转动相连,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并且第二转轴穿过壳体侧壁开设的弧形转动通道后滑动卡接于滑道内。优选地,所述执行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两滑动槽之间的转动连接轴,所述转动连接轴侧壁与滑动框固定相连,印刷辊转动套设于转动连接轴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伸入壳体与位于壳体内的圆盘相连,并且壳体内壁安装有与圆盘配合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框、拉杆、弹簧以及挡板,其中所述固定框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上,所述弹簧安装在固定框内;所述拉杆穿过壳体、固定框以及弹簧与圆盘表面接触,所述挡板有两个且径向对称安装在拉杆侧壁上,挡板滑动设置于固定框内且位于弹簧靠近圆盘的一端与固定框内壁之间。优选地,所述拉杆与圆盘的接触面均为粗糙面。优选地,所述壳体外壁上沿弧形转动通道的圆弧方向设有刻度。优选地,还包括与壳体侧面开设的入口底部相连的置物板,引导辊位于置物板的一侧上方。优选地,还包括红外测距仪以及与红外测距仪电连接的显示屏,所述红外测距仪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上且位于入口与引导辊之间,所述显示屏安装在壳体一侧外壁上。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在初始状态下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在抬升状态下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Ⅰ的剖视图。图中标号依次为:1、壳体;11、弧形转动通道;12、红外测距仪;13、显示屏;14、滑动槽;15、入口;2、置物板;3、抬升部;31、转动杆;32、第一转轴;33、第二转轴;34、滑动框;341、滑道;35、圆盘;4、锁止机构;41、固定框;42、拉杆;43、弹簧;44、挡板;5、引导辊;6、印刷辊;61、转动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刷机构,包括:壳体1;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引导辊5;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且位于引导辊5上方的印刷辊6;还包括与印刷辊6相连的抬升部3,抬升部3用于调节引导辊5和印刷辊6之间的距离;所述抬升部3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外壁上的驱动组件、滑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传动组件以及滑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执行组件,印刷辊6转动套设在执行组件外侧,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伸入壳体1内与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滑动相连,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执行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所述壳体1相向设置的两内壁上均开有滑动槽14,滑动槽14均位于引导辊5上方且竖直布置,执行组件滑动连接在两滑动槽14之间;转动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使传动组件带动执行组件在两滑动槽14之间上、下移动。根据待印刷物的厚度转动壳体1侧面的驱动组件,使得与驱动组件驱动传动组件,从而带动与传动组件相连的执行组件在滑动槽14内上升或下降,最终改变改变印刷辊6与引导辊5之间的距离,使得印刷部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待印刷物,扩大印刷机构的应用范围;并且当印刷机构出现待印刷物卡住的情况时,操作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将执行组件升起,通过引导辊5将卡在引导辊5和印刷辊6之间的待印刷物送出即可。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印刷机构,对其包括的抬升部3中的传动组件进一步优化,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动框34,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框34上开设的滑道341内,滑动框34靠近印刷辊6的一端与执行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操作转动杆31围绕第一转轴32转动时,带动第二转轴33在滑动框34内滑动,使得滑动框34在竖直方向位移,从而带动执行组件在滑动槽14内滑动。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印刷机构,对其包括的抬升部3中的驱动组件进一步优化,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杆31,所述转动杆31一端通过第一转轴32与壳体1外壁转动相连,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33,并且第二转轴33穿过壳体1侧壁开设的弧形转动通道11后滑动卡接于滑道341内;操作驱动杆围绕第一转轴32转动,带动第二转轴33在弧形转动通道11内转动,使得第二转轴33与传动组件相对滑动,使得传动组件在竖直方向位移。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构,包括:/n壳体(1);/n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引导辊(5);以及/n设置在壳体(1)内且位于引导辊(5)上方的印刷辊(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印刷辊(6)相连的抬升部(3),抬升部(3)用于调节引导辊(5)和印刷辊(6)之间的距离;/n所述抬升部(3)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外壁上的驱动组件、滑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传动组件以及滑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执行组件,印刷辊(6)转动套设在执行组件外侧,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伸入壳体(1)内与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滑动相连,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执行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相连;/n所述壳体(1)相向设置的两内壁上均开有滑动槽(14),滑动槽(14)均位于引导辊(5)上方且竖直布置,执行组件滑动连接在两滑动槽(14)之间;/n转动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使传动组件带动执行组件在两滑动槽(14)之间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构,包括:
壳体(1);
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引导辊(5);以及
设置在壳体(1)内且位于引导辊(5)上方的印刷辊(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印刷辊(6)相连的抬升部(3),抬升部(3)用于调节引导辊(5)和印刷辊(6)之间的距离;
所述抬升部(3)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外壁上的驱动组件、滑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传动组件以及滑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执行组件,印刷辊(6)转动套设在执行组件外侧,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伸入壳体(1)内与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滑动相连,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执行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相连;
所述壳体(1)相向设置的两内壁上均开有滑动槽(14),滑动槽(14)均位于引导辊(5)上方且竖直布置,执行组件滑动连接在两滑动槽(14)之间;
转动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使传动组件带动执行组件在两滑动槽(14)之间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动框(34),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框(34)上开设的滑道(341)内,滑动框(34)靠近印刷辊(6)的一端与执行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杆(31),所述转动杆(31)一端通过第一转轴(32)与壳体(1)外壁转动相连,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33),并且第二转轴(33)穿过壳体(1)侧壁开设的弧形转动通道(11)后滑动卡接于滑道(34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两滑动槽(14)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柱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创越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