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滚压印系统以及具有该压印系统的压印机,包括在机架上相对设置的上滚筒和位于上滚筒下方的下滚筒,还包括传动装置和位移测量装置,所述上滚筒被定位设置在机架上的恒定位置,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于所述下滚筒,从而使所述下滚筒可相对所述上滚筒上下移动,所述位移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下滚筒的相对所述上滚筒的位移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双滚压印系统将压力反馈装置和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下滚筒,既能调整滚筒的高度,也避免了更换网版时,需要对用于检测上滚轮所受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进行重新安装和校正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位移测量装置通过测量下滚筒的位移量作为压力反馈的做法操作简便而且稳定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滚压印系统以及具有该压印系统的压印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滚压印系统以及具有该压印系统的压印机。
技术介绍
网版印刷技术是导光板加工过程中的一种常用技术,其主要是使用具有极高折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或PC板上压印上导光点。导光板可以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申请人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5538935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压印机,包括可上下移动的上滚轮和水平运动、运载导光板的下传动平台,以及用于检测上滚轮所受压力的压力差装置。由于导光板在压印过程中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这种导光板压印机在使用时,需要工人手动将导光板定位在下传动平台上,由下传动平台运载导光板进入上滚轮的压印流程。压印压力也是导光板制造的重要参数之一,上述的导光板压印机,由于采用了下传动平台运载导光板,故而只能将上滚轮设置为可上下移动来调节压印压力。然而,上滚轮通常用于安装压印网版,在更换网版时,常常需要对用于检测上滚轮所受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进行重新安装和校正,过程较为繁琐。并且,上述旧型的导光板压印机中,下传动平台的作用之一在于提供工人手动定位导光板位置的工作面,之二在于运载导光板,但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能够自动定位导光板进料位置的进料系统已经被开发使用,这种旧型的导光板压印机所采用的“人工定位——送入压印”的方式也不再符合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在导光板进入压印工艺前能够被自动定位的情况下,使用下传动平台运载导光板反而不如由双滚筒载入导光板来得稳定和简单(因为双滚压印是本领域中十分成熟的技术)。因此,如何在使用双滚压印系统的基础上,吸收申请人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5538935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导光板压印机所具备的优点,并进一步拓展为符合现今生产需求的新型压印系统是本案力图解决与改进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优化的双滚压印系统。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一种双滚压印系统,包括在机架上相对设置的上滚筒和位于上滚筒下方的下滚筒,还包括传动装置和位移测量装置,所述上滚筒被定位设置在机架上的恒定位置,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于所述下滚筒,从而使所述下滚筒可相对所述上滚筒上下移动,所述位移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下滚筒相对所述上滚筒的位移距离。其中,为了能调节下滚筒相对上滚筒的平行度,所述的传动装置数量为二,所述下滚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与所述下滚筒的两端连接的二个传动装置独立控制所述下滚筒两端相对所述上滚筒的上下移动。其中,出于成本与制造考虑,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动力元件、执行元件以及和执行元件连接的移动组件。其中,出于成本与制造考虑,所述移动组件连接在所述下滚筒的两端并形成滑动副。其中,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下滚筒的两端的滑块以及在所述下滚筒相对所述上滚筒上下移动的方向上开设的、供所述滑块在其中滑动的滑槽。其中,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在所述下滚筒相对所述上滚筒上下移动的方向上开设的、连接在所述下滚筒的两端的滑槽以及在所述滑槽中滑动、固定在机架上的滑块。其中,出于成本与制造考虑,所述动力元件为液压泵,所述执行元件为液压缸。其中,出于成本与制造考虑,所述动力元件为空压机,所述执行元件为气缸。其中,为提高使用寿命和检测的稳定性,所述位移测量装置为光栅尺。基于上述的一种双滚压印系统,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压印机,所述压印机包括了上述任一的双滚压印系统。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出的双滚压印系统将压力反馈装置和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下滚筒,既能调整滚筒的高度,也避免了更换网版时,需要对用于检测上滚轮所受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进行重新安装和校正的问题。同时,本技术以位移测量装置通过测量下滚筒的位移量作为压力反馈的做法操作简便而且稳定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导光板压印机的双滚压印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压印机的双滚压印系统,包括相对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滚筒1和下滚筒2,其中上滚筒1用于安装压印模板,上滚筒1可由第一电机100驱动旋转。下滚筒2位于上滚筒1的下方,下滚筒2可由第二电机200驱动旋转。其中下滚筒2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升降块3,所述的升降块3被置于下滚筒左右两端的滑槽内,使下滚筒2可随升降块3上下移动。作为其他实施例结构,也可以将升降块3固定在机架上,将滑槽与下滚筒2的左右两端连接,起到相同的效果。为了控制升降块3的上下移动,在左右两侧的升降块3的下方连接有分别连接有第一液压传动装置4和第二液压传动装置5,第一液压传动装置4和第二液压传动装置5包括有液压泵和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与升降块3连接。作为其他实施例结构,也可以选择气动传动系统来替代上述的液压传动装置,使用空压机作为气源,气缸作为执行元件,气缸输出轴与升降块3连接,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左右两侧的升降块3上还安装有光栅尺6,可以用于读取下滚筒2的移动距离。在实际生产时,导光板由进料机构输送上滚筒1和下滚筒2之间进入压印流程,安装在上滚筒1的压印模板在滚动压印的过程中,向下挤压导光板从而在导光板上压印出导光点,由于受到来自上滚筒1和导光板所传递的下压力,下滚筒2会自然而然地向下移动,此时,光栅尺6即可读出下滚筒2的移动距离,由光栅尺6的显示数值来判别压印机构对导光板的压力是否在工艺许可的规格之内。如光栅尺6的显示数值不在工艺许可的规格之内,则可以调整升降块3的高度以调节下滚筒2的高度,从而调整出适合的加工压力。并且,第一液压传动装置4和第二液压传动装置5可以是互相独立工作的,以改变下滚筒2相对上滚筒1的平行度,便于设备调试。与申请人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5538935A所公开的一种导光板压印机对比而言,本技术所提出的导光板压印机的双滚压印系统将压力反馈装置和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下滚筒2上,既保留了能够调整滚筒的高度的优点,也避免了在更换网版时,需要对用于检测上滚轮所受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进行重新安装和校正的问题。而且,本技术采用了双滚压印的压印方式,在导光板进入压印工艺前能够被自动定位的情况下,使用双滚压印进行传输系统比旧版的使用下移动平台进行传输来得稳定,技术也更为成熟。同时,本技术以光栅尺6通过测量下滚筒2的位移量作为压力反馈的做法操作简便而且稳定性较高,寿命也更长。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滚压印系统,包括在机架上相对设置的上滚筒和位于上滚筒下方的下滚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装置和位移测量装置,所述上滚筒被定位设置在机架上的恒定位置,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于所述下滚筒,从而使所述下滚筒可相对所述上滚筒上下移动,所述位移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下滚筒相对所述上滚筒的位移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滚压印系统,包括在机架上相对设置的上滚筒和位于上滚筒下方的下滚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装置和位移测量装置,所述上滚筒被定位设置在机架上的恒定位置,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于所述下滚筒,从而使所述下滚筒可相对所述上滚筒上下移动,所述位移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下滚筒相对所述上滚筒的位移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滚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数量为二,所述下滚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与所述下滚筒的两端连接的二个传动装置独立控制所述下滚筒两端相对所述上滚筒的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滚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动力元件、执行元件以及和执行元件连接的移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滚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在所述下滚筒的两端并形成滑动副。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清海,黄耀鹭,汤璐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益津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