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346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控压阀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包括控压阀体,控压阀体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控压阀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其空腔连通的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控压阀体的空腔顶部中央竖直设置有上端封闭、下端开放的控压管,控压管的侧壁并列分布开设有若干控压管孔,控压阀体的空腔顶部贴附设置有弹力膜,弹力膜的周缘固定于控压阀体上,控压管下端贯穿弹力膜的中心孔,弹力膜在平整常态下其中心孔周缘与控压管外侧壁上端保持密闭贴合,控压阀体的顶部开设有控压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起到负压动态调节的作用,使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输入端负压处于一个平衡稳定的负压值,有效避免不稳定的负压源对引流工作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压阀
,具体为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
技术介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医用海绵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其特点是:可控制的负压,促进血流量增长和蛋白合成,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同时为全方位的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生物半透膜的封闭,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的感染机会。全方位的引流,是将传统的点状或局部引流,变为了面状引流,保证了能随时将创面的每一处的坏死组织和渗出物吸出。现有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时,负压源的直接输出负压值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情况,而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引流端一般贴近人体伤口组织,若不稳定的负压源意外情况下产生瞬时过低值负压,则容易对引流工作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应用于医用负压设备上的稳压阀,用于医疗设备负压源输入端,起到稳定负压的作用。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包括控压阀体,所述控压阀体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所述控压阀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其空腔连通的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所述控压阀体的空腔顶部中央竖直设置有上端封闭、下端开放的控压管,所述控压管的侧壁并列分布开设有若干控压管孔,所述控压阀体的空腔顶部贴附设置有弹力膜,所述弹力膜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控压阀体上,所述控压管下端贯穿所述弹力膜的中心孔,所述弹力膜在平整常态下其中心孔周缘与所述控压管外侧壁上端保持密闭贴合,所述控压阀体的顶部开设有控压孔。优选的,所述控压阀体包括顶部敞口的阀体以及封盖于所述阀体顶部的阀盖,所述弹力膜的周缘夹持固定于所述阀体和阀盖的抵压面之间。优选的,所述阀盖通过若干周向阵列分布的螺钉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阀体上。优选的,所述控压管的上端固定套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所述控压阀体的顶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上端一体设置有转把,所述转把位于所述控压阀体的顶部外侧。优选的,所述控压阀体内腔中央设置有复位压簧,所述复位压簧上端套设于所述控压管外侧,且复位压簧顶部与所述弹力膜底面相抵接。优选的,所述控压阀体内腔底面中部设置有压簧限位管柱,所述复位压簧下端套设于所述压簧限位管柱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主要包括控压阀体、锥形柱、弹力膜和控压孔,控压阀体两侧通过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串接入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负压管后,由于弹力膜顶面通过控压孔与大气压连通、底面通过负压管与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负压腔连通,当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负压腔的负压增大时,外部大力压将弹力膜中部下压,使外部大气压通过控压孔和位于弹力膜上方的控压管孔与控压阀内腔连通,使外部气流补入控压阀体体,从而补偿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输入端负压,随着外部气流补入,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输入端负压趋近于恒定值,弹力膜回弹至平整状态,另各个控压管孔位于弹力膜下方,与外部大气压隔绝,因此起到负压动态调节的作用,使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输入端负压处于一个平衡稳定的负压值,有效避免不稳定的负压源对引流工作状态产生不良影响。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控压阀体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阀体和阀盖,阀盖通过若干周向阵列分布的螺钉可拆卸地安装于阀体上,安装、替换和维修容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控压状态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控压管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控压阀体,11-阀体,12-阀盖,2-进气接头,3-出气接头,4-控压管,41-控压管孔,42-螺纹柱,43-转把,5-弹力膜,6-控压孔,7-螺钉,8-复位压簧,9-压簧限位管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3,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包括控压阀体1,控压阀体1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控压阀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其空腔连通的进气接头2和出气接头3,控压阀体1通过进气接头2和出气接头3可串接于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负压管上,控压阀体1的空腔顶部中央竖直设置有上端封闭、下端开放的控压管4,控压管4的侧壁并列分布开设有若干控压管孔41,控压阀体1的空腔顶部贴附设置有弹力膜5,弹力膜5优选气密性和弹性良好的材质,弹力膜5的周缘固定于控压阀体1上,控压管4下端贯穿弹力膜5的中心孔,弹力膜5在平整常态下其中心孔周缘与控压管4外侧壁上端保持密闭贴合,控压阀体1的顶部开设有控压孔6,当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负压腔的负压增大时,外部大力压将弹力膜中部下压,使外部大气压通过控压孔6和位于弹力膜5上方的控压管孔41与控压阀内腔连通,使外部气流补入控压阀体体,从而补偿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输入端负压,随着外部气流补入,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输入端负压趋近于恒定值,弹力膜回弹至平整状态,另各个控压管孔41位于弹力膜5下方,与外部大气压隔绝,因此起到负压动态调节的作用;并且,由于各个控压管孔41呈等距并列状分布设置的结构特点,负压值越大,弹力膜5下陷高度越大,位于弹力膜5上方的控压管孔41数量就越多,控压阀泄压的速度就越快。进一步的,控压阀体1包括顶部敞口的阀体11以及封盖于阀体11顶部的阀盖12,阀体11的圆周侧壁上端设置有处于径向平面的环形接触面,用于增大与阀盖12底面接触面积,提升夹持稳定性,且环形接触面的圆周外边缘处设置有环形端沿,用于初步限位阀盖12位置,方便限位阀盖12同心对准阀体11盖合,同时,阀体11与阀盖12之间夹持的弹力膜5可充当密封垫,确保整个控压阀体1空腔的密封性,弹力膜5的周缘夹持固定于阀体11和阀盖12的抵压面之间,实现可拆装固定,且阀盖12通过若干周向阵列分布的螺钉7可拆卸地安装于阀体11上,后期方便弹力膜5的维护和更换。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由于不用型号规格额负压设备所需输入负压值不同,因此,控压管4的上端固定套设有螺纹柱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压阀体(1),所述控压阀体(1)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所述控压阀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其空腔连通的进气接头(2)和出气接头(3),所述控压阀体(1)的空腔顶部中央竖直设置有上端封闭、下端开放的控压管(4),所述控压管(4)的侧壁并列分布开设有若干控压管孔(41),所述控压阀体(1)的空腔顶部贴附设置有弹力膜(5),所述弹力膜(5)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控压阀体(1)上,所述控压管(4)下端贯穿所述弹力膜(5)的中心孔,所述弹力膜(5)在平整常态下其中心孔周缘与所述控压管(4)外侧壁上端保持密闭贴合,所述控压阀体(1)的顶部开设有控压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压阀体(1),所述控压阀体(1)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所述控压阀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其空腔连通的进气接头(2)和出气接头(3),所述控压阀体(1)的空腔顶部中央竖直设置有上端封闭、下端开放的控压管(4),所述控压管(4)的侧壁并列分布开设有若干控压管孔(41),所述控压阀体(1)的空腔顶部贴附设置有弹力膜(5),所述弹力膜(5)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控压阀体(1)上,所述控压管(4)下端贯穿所述弹力膜(5)的中心孔,所述弹力膜(5)在平整常态下其中心孔周缘与所述控压管(4)外侧壁上端保持密闭贴合,所述控压阀体(1)的顶部开设有控压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压阀体(1)包括顶部敞口的阀体(11)以及封盖于所述阀体(11)顶部的阀盖(12),所述弹力膜(5)的周缘夹持固定于所述阀体(11)和阀盖(12)的抵压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孔数控压的封闭引流装置用控压阀,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栋王财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骏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