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夹式皮钉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91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夹式皮钉组,包括呈“Ω”型结构的弹性钢板、两对称设置的一组侧翼以及对称固定在弹性钢板底部的两组钢针;所述弹性钢板的底部为开合端实现伤口的夹合固定;两侧壁分别与弹性钢板的两外侧壁转动连接辅助实现弹性钢板的开合;钢针的一端插入弹性钢板底部固定,另一端在缝合伤口时插入皮肤咬合创面皮缘。合创面皮缘。合创面皮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夹式皮钉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夹式皮钉组,应用人体表皮伤口缝合,属于医疗器具


技术介绍

[0002]医疗临床工作中,术后皮肤缝合是任何外科手术都需要经历的步骤,如果不能有效地缝合切口,将会导致创面感染、创面愈合延迟,甚至无法愈合。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手术切口的缝合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皮缘对合整齐、一期愈合,减少感染,还要求快速缝合、减轻拆线时痛苦,同时对手术切开疤痕提出更高的美容要求。
[0003]在外科手术伤口缝合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切口最常采用编织线间断缝合,缝合耗时长;缝线对切口的边缘有较大的切割力,长时间保留会造成皮肤切割、感染,引起疼痛;常因缝线引起线头反应,导致“蜈蚣脚”样疤痕;而拆线时对患者而言需要经受牵拉疼痛,后发展了可吸收线皮内缝合,但仍难以避免不同程度的线结反应,并且因为医生缝合技术的不同,切口对合差异导致瘢痕增生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切口的美观;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缝合技术也得以不断进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皮肤钉合器、皮肤粘合胶水及粘式皮肤缝合器;皮肤钉合器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缝合速度快,但存在单钉逐个闭合切口时稳定性不足,特别在张力较大的切口钉合中,容易脱钉皮缘开裂的风险;拆皮钉需要特殊的拆钉器,还会出现缝钉变形无法拆除的问题,划伤皮肤,同时造成疼痛,增加了伤口感染的风险;皮肤缝合胶水具有抗菌、愈合快、瘢痕小、外形美观的优势,但适用范围有限,常用于边缘平整低张力的伤口粘合;但是胶水容易引起排斥反应,粘合前,若止血不完全或皮下组织坏死,使用组织胶水会将血液、脓液积聚在切口内造成严重感染,同时组织胶水还有微弱的毒性,应尽量谨慎使用;粘式皮肤缝合器是一种以非侵入方式进行皮肤牵拉和闭合的医疗器械,无创是它最大的优点,但存在皮肤色素沉积、表皮松解、粘胶过敏反应以及器械容易损坏和剥落等缺点。上述伤口闭合方法和装置都主要应用于临床救治,在院前救治方面存在局限性,无专业医学知识背景的人员往往无法实施,然而在对于各种意外受伤等进行院前急救也是十分重要的,应尽可能保护现存撕裂伤的皮肤、周边组织以降低感染风险;对于无医学背景人员来说,小伤口尚可采用创可贴进行临时性敷贴,但遇到较大较深伤口就无法立即治疗,大伤口若急救处理不当,轻则会引起伤口干燥、皮缘缺血,重则引起感染,甚至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目前,院前的外伤伤口紧急处理还停留于纱布、绷带、三角巾加压处理,无法对伤口进行闭合,进行确切的止血,不能有效缓解伤员的疼痛。
[0004]申请号为CN20172155737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外科用缝合器,包括中间杆,中间杆的外侧壁套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右侧壁上端固定安装有夹紧杆,夹紧杆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侧壁套接有旋转块所述圆柱块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侧壁套接有夹紧块,通过中间块、把手、夹紧杆和夹紧块的结构,令夹紧块将伤口处皮肤夹住,同时在夹住皮肤时,通过弹簧防止对皮肤夹持过紧,也方便在对针孔处下针缝接。但是,该专利公开的缝合器也主要是应用
在临床救治,无法满足院前救治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夹式皮钉组,是针对院前急救及战场救护的伤口闭合器材,对于较大的皮肤裂伤能够有效快速闭合皮肤,夹闭伤口或血管,减少出血量,避免感染、减轻伤口摩擦带来的疼痛,为伤口快速闭合、缩短院前止血包扎时间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新型夹式皮钉组,包括呈“Ω”型结构的弹性钢板、两对称设置的一组侧翼以及对称固定在弹性钢板底部的两组钢针;所述弹性钢板的底部为开合端实现伤口的夹合固定;两侧壁分别与弹性钢板的两外侧壁转动连接辅助实现弹性钢板的开合;钢针的一端插入弹性钢板底部固定,另一端在缝合伤口时插入皮肤咬合创面皮缘。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钢板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弹性块以及连接两弹性块的若干弹簧卡圈;所述弹性块呈“L”型结构,包括提供张力的固定部以及位于固定部底端两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垂直与固定部且向外延伸后用于连接侧翼。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卡圈的两端分别穿入两弹性块的顶部进行固定,进而实现两弹性块的开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侧翼呈“几”型结构,侧翼固定在弹性块的两连接部之间,侧翼底部两向外延伸的张角穿入连接部上的通孔进行固定,使得侧翼与连接部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钢针背向连接部向内倾斜固定在弹性块底部,且两组钢针彼此位置交错排列,每组至少设置一根钢针。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夹式皮钉组不仅能够在临床缝合治疗中临床提供稳定、张力适中、拆装方便、感染率低、疤痕小的切口缝合的方式,而且更适用于在院前急救中实现自救,安全有效快速的伤口闭合,减少组织与外界环境接触导致的感染以及减轻受伤组织的相互摩擦带来的疼痛感,利用本技术缝合速度快,上手容易,无需专业的医疗知识的学习,伤者单手即可实现紧急闭合伤口止血的作用,缝合速度快,随用随取、便于携带;本技术中两组钢针咬合创面皮缘,两弹性块、弹簧卡圈和侧翼提供牵拉力,闭合伤口及血管,局部压迫出血点,使皮下形成血池后形成血凝块,对于浅表血管的损伤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0014]2、本技术中利用弹性钢板和侧翼对两组钢针联合施力,平衡张力,使伤口皮缘处的张力适中,两侧翼与弹性钢板转动连接可平放贴合皮肤,提供稳定性,不易脱落,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在拆除本技术时钢针无需变形,不会引起明显疼痛,而且不需要特殊装置,可根据伤口情况,手动调整钉合部位,若伤口出现感染,皮下积液,可随时拆除引流。
[0015]3、本技术中两组钢针与弹性块底部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且两组彼此交错排列,能够对伤口周围皮缘起到穿插咬合的作用,形成稳定的密闭结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弹性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侧翼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0]1、弹性钢板;11、开合端;12、弹性块;13、弹簧卡圈;14、固定部;15、连接部;16、通孔;2、侧翼;21、张角;3、钢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2]参见图1至图3,一种新型夹式皮钉组,包括呈“Ω”型结构的弹性钢板1、两对称设置的一组侧翼2以及对称固定在弹性钢板1底部的两组钢针3;所述弹性钢板1的底部为开合端11实现伤口的夹合固定;所述弹性钢板1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弹性块12以及连接两弹性块12的若干弹簧卡圈13,弹性钢板1作为整体装置的核心组件,提供回弹夹闭过程中的闭合力,起到固定闭合伤口的作用;所述弹性块12呈“L”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夹式皮钉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Ω”型结构的弹性钢板(1)、两对称设置的一组侧翼(2)以及对称固定在弹性钢板(1)底部的两组钢针(3);所述弹性钢板(1)的底部为开合端(11)实现伤口的夹合固定;两侧翼(2)分别与弹性钢板(1)的两外侧壁转动连接辅助实现弹性钢板(1)的开合;钢针(3)的一端插入弹性钢板(1)底部固定,另一端在缝合伤口时插入皮肤咬合创面皮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夹式皮钉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钢板(1)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弹性块(12)以及连接两弹性块(12)的若干弹簧卡圈(13);所述弹性块(12)呈“L”型结构,包括提供张力的固定部(14)以及位于固定部(14)底端两侧的连接部(15);所述连接部(15)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栋王财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骏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