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413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包括机壳、轴承座、曲轴、轴承座盖板、动涡旋盖板、动涡旋和静涡旋,轴承座与轴承座盖板之间形成高背压腔,动涡旋左侧安装动涡旋盖板,动涡旋盖板位于轴承座盖板一侧,动涡旋盖板与动涡旋之间形成中间背压腔,高背压腔通过高背压孔与心部压缩腔相通,高背压腔的高背压压力来自于涡旋心部压缩腔即为排气压力,而中间背压腔通过中间背压孔与中间压缩腔相通,中间背压腔的中间背压压力来自于涡旋中间压缩腔,动涡旋浮动力同时受高背压腔和中间背压腔的影响,浮动力可调节范围宽,压缩机整个运转范围具有合理背压力,性能得到提升且运行工况能效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旋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
技术介绍
涡旋压缩机的背压结构关系着压缩机是否能正常工作,现有车用压缩机一般采用单背压腔动涡旋浮动技术其结构如图1、2所示,在动涡旋处设有背压孔01,高压排气通过背压孔引入背压腔提供动涡旋向上托起的密封力,保证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动静涡旋面之间的密封,此种背压结构的压缩机在低压工况条件下,压缩机工作的排气压力较低,动涡旋背压腔压力低,动涡旋轴向贴合力较小,压缩机有较高的能效;而在高压工况条件下,压缩机工作的排气压机较高,动涡旋背压腔压力随之升高,动涡旋轴向贴合力增加,摩擦损失增加,压缩机能效降低,但实际运行情况是随着蒸发温度及冷凝温度的升高,压缩机工作的吸排气压力随之升高,压力越高涡旋承受的载荷越大,动涡旋背部压力受排气压力单因素影响,背压力可调节幅度有限,即很难保证压缩机在整个运行范围内都有适中的背压压力,随排压升高背压升高,压缩机性能急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涡旋压缩机的单背压结构所存在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包括机壳、轴承座、曲轴、轴承座盖板、动涡旋盖板、动涡旋和静涡旋,机壳一端安装轴承座,轴承座内部套装曲轴,曲轴伸入机壳内连接动涡旋,轴承座一侧安装轴承座盖板,轴承座与轴承座盖板之间形成高背压腔,动涡旋左侧安装动涡旋盖板,动涡旋盖板位于轴承座盖板一侧,动涡旋盖板与动涡旋之间形成中间背压腔,动涡旋右侧啮合静涡旋形成心部压缩腔、中间压缩腔,动涡旋设有高背压孔、中间背压孔,高背压腔通过高背压孔与心部压缩腔相通,中间背压腔通过中间背压孔与中间压缩腔相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涡旋啮合静涡旋形成从外向中心的外部压缩腔、中间压缩腔、心部压缩腔,冷媒气体随着动涡旋的旋转不断被压缩从而依次经外部压缩腔、中间压缩腔、心部压缩腔后从静涡旋的排气孔排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承座一侧安装O型圈,O型圈位于轴承座与轴承座盖板之间,轴承座盖板内侧安装第一密封圈,O型圈、第一密封圈相互配合密封高背压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涡旋盖板一侧安装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直径大于第三密封圈直径,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相互配合密封中间背压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承座设有用于安装轴承座盖板的第一定位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涡旋盖板设有用于安装动涡旋的第二定位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背压孔设置于动涡旋中心位置,中间背压孔设置于动涡旋中间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高背压腔通过高背压孔与心部压缩腔相通,高背压腔的高背压压力来自于涡旋心部压缩腔即为排气压力,而中间背压腔通过中间背压孔与中间压缩腔相通,中间背压腔的中间背压压力来自于涡旋中间压缩腔,中间背压压力为经过一定压缩的压力介于吸气压力与排气压力之间,当压缩机工况变更时,中间背压压力随压缩机吸气压力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从而实现中间背压腔压力的调节,动涡旋浮动力同时受高背压腔和中间背压腔的影响,浮动力可调节范围宽,压缩机整个运转范围具有合理背压力,性能得到提升且运行工况能效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动涡旋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压缩机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承座、轴承座盖板、动涡旋盖板、动涡旋相配合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动涡旋从背面所视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动涡旋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动涡旋、静涡旋相配合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3~7所示,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包括机壳1、轴承座2、曲轴3、轴承座盖板4、动涡旋盖板5、动涡旋6和静涡旋7,机壳1一端安装轴承座2,轴承座2内部套装曲轴3,曲轴3伸入机壳1内连接动涡旋6,轴承座盖板4、动涡旋盖板5、动涡旋6、静涡旋7都安装在机壳内,轴承座2一侧安装轴承座盖板4,轴承座2与轴承座盖板4之间形成高背压腔8,动涡旋6左侧安装动涡旋盖板5,动涡旋盖板5位于轴承座盖板4一侧,动涡旋盖板5与动涡旋6之间形成中间背压腔9,动涡旋6右侧啮合静涡旋7形成心部压缩腔10、中间压缩腔11,动涡旋6设有高背压孔61、中间背压孔62,高背压腔8通过高背压孔61与心部压缩腔10相通,中间背压腔9通过中间背压孔62与中间压缩腔11相通。具体的,动涡旋6啮合静涡旋7形成从外向中心的外部压缩腔12、中间压缩腔11、心部压缩腔10,冷媒气体随着动涡旋6的旋转不断被压缩从而依次经外部压缩腔12、中间压缩腔11、心部压缩腔10后从静涡旋7的排气孔71排出,静涡旋7的排气孔71对着心部压缩腔10,由于高背压腔8的高背压压力来自于涡旋心部压缩腔10所以高背压压力等于排气压力,中间背压腔的中间背压压力为经过一定压缩的压力介于吸气压力与排气压力之间,吸气压力为外部压缩腔12处压力,当压缩机工况变更时,中间背压压力随压缩机吸气压力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从而实现中间背压腔9压力的调节,高背压孔61设置于动涡旋6中心位置,中间背压孔62设置于动涡旋中间位置。。具体的,轴承座2一侧安装O型圈13,O型圈13位于轴承座2与轴承座盖板4之间,轴承座盖板4内侧安装第一密封圈14,O型圈13、第一密封圈14相互配合密封高背压腔8,保证除了高背压孔61处高背压腔8其余位置不存在漏气,而动涡旋盖板5一侧安装第二密封圈15和第三密封圈16,第二密封圈15直径大于第三密封圈16直径,第二密封圈15、第三密封圈16相互配合密封中间背压腔9,保证除了中间背压孔62处中间背压腔9其余位置不存在漏气。具体的,轴承座2设有用于安装轴承座盖板4的第一定位销21,轴承座盖板4设有与第一定位销21相配合的销孔,第一定位销21插入到此销孔实现轴承座2一侧安装轴承座盖板4,另外,动涡旋盖板5设有用于安装动涡旋6的第二定位销51,动涡旋6设有与第二定位销51相配合的销孔,第二定位销51插入到此销孔实现动涡旋6左侧安装动涡旋盖板5。具体的,在动涡旋盖板5背部设有调整环销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轴承座、曲轴、轴承座盖板、动涡旋盖板、动涡旋和静涡旋,机壳一端安装轴承座,轴承座内部套装曲轴,曲轴伸入机壳内连接动涡旋,轴承座一侧安装轴承座盖板,轴承座与轴承座盖板之间形成高背压腔,动涡旋左侧安装动涡旋盖板,动涡旋盖板位于轴承座盖板一侧,动涡旋盖板与动涡旋之间形成中间背压腔,动涡旋右侧啮合静涡旋形成心部压缩腔、中间压缩腔,动涡旋设有高背压孔、中间背压孔,高背压腔通过高背压孔与心部压缩腔相通,中间背压腔通过中间背压孔与中间压缩腔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轴承座、曲轴、轴承座盖板、动涡旋盖板、动涡旋和静涡旋,机壳一端安装轴承座,轴承座内部套装曲轴,曲轴伸入机壳内连接动涡旋,轴承座一侧安装轴承座盖板,轴承座与轴承座盖板之间形成高背压腔,动涡旋左侧安装动涡旋盖板,动涡旋盖板位于轴承座盖板一侧,动涡旋盖板与动涡旋之间形成中间背压腔,动涡旋右侧啮合静涡旋形成心部压缩腔、中间压缩腔,动涡旋设有高背压孔、中间背压孔,高背压腔通过高背压孔与心部压缩腔相通,中间背压腔通过中间背压孔与中间压缩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涡旋啮合静涡旋形成从外向中心的外部压缩腔、中间压缩腔、心部压缩腔,冷媒气体随着动涡旋的旋转不断被压缩从而依次经外部压缩腔、中间压缩腔、心部压缩腔后从静涡旋的排气孔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楚辉李拥军师海峰林嘉鹏林佳佳林佳敏林嘉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