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点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90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母点焊设备,涉及点焊技术领域,包括螺母输送机和点焊机,点焊机包括机座、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上支撑座上升降设置有上电极,上电极连接有升降液压缸,下支撑座上固设有下电极,下电极的顶端依次固设有定位杆和定位台。下支撑座的上方弹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与定位杆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孔的直径大于定位台,支撑板于定位杆的两侧分别滑移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工件的压板,两个压板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板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压紧定位,相比于人工操作的方式,防止螺母输送机上的顶杆与操作人员接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母点焊设备
本技术涉及点焊
,尤其涉及一种螺母点焊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连续化生产中,工件表面常常需要点焊大量焊接螺母。螺母点焊机是用于将工件和螺母焊接的机器,其包括螺母输送机和点焊机,在汽车制造领域中应用较为频繁,通常用于将螺母与待加工件焊接。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3064677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螺母输送机,包括送料机构和上料机构,送料机构由可存放螺母的振动盘和连接振动盘的送料轨道组成,上料机构包括套筒、连接套筒的电磁铁、一端连接套筒且另一端连接送料轨道的接料槽、可穿过螺母中心孔且在电磁铁作用下吸住螺母的顶杆和连接套筒的驱动件,驱动件连接顶杆且驱动顶杆在套筒内往返运动。该技术方案通过顶杆穿过螺母的中心孔,顶杆在电磁铁磁力作用下可吸附螺母,以将螺母输送至焊接工位,可有序地对螺母自动化输送。参照说明书附图4,待加工工件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分别延伸有侧板,底板上开设有若干限位孔。但是该技术方案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人工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于下电极上,并保持工件不掉落使钢板与螺母能够成功焊接。在保持工件不掉落时,操作人员的手可能会误放在螺母前进的方向,当顶杆动作时,顶杆可能会与人体接触而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母点焊设备,可以在焊接过程中压紧待加工工件的侧板,防止螺母输送机上的顶杆与操作人员接触,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螺母点焊设备,包括螺母输送机和点焊机,所述点焊机包括机座、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上升降设置有上电极,所述上电极连接有升降液压缸,所述下支撑座上固设有下电极,所述下电极的顶端依次固设有定位杆和定位台,所述下支撑座的上方弹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杆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台,所述支撑板于所述定位杆的两侧分别滑移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工件的压板,两个所述压板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设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支撑板并固设有楔形板,所述压板背向所述定位杆的一侧固设有与所述楔形板楔形配合的楔形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加工工件平放于支撑板上使得限位孔套接于定位杆的周侧,待加工工件平放于支撑板上后,压紧气缸控制楔形板向上移动,通过楔形配合使得压板靠近待加工工件,两侧压板将待加工工件压紧定位,通过压板将待加工工件压紧后,开启螺母输送机,将螺母送到定位杆的上方并套接于定位杆的周侧。升降液压缸控制上电极向下移动,上电极将待加工工件下压至与定位台抵接的瞬间,上电极与下电极通电导通,对螺母和待加工工件进行焊接。相比于人工操作的方式,无需长时间固定待加工工件,防止螺母输送机上的顶杆与操作人员接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压板对应的燕尾槽,所述压板的底部一体固设有与所述燕尾槽滑动配合的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压紧气缸活塞杆的行程,以控制两个压板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型号的工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燕尾槽远离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设有端板,所述端板和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完成后,压紧气缸控制楔形块竖直向下移动,在第一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带动压板回到初始位置,便于操作人员取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定位杆的一侧固设有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紧待加工件的过程中,橡胶层起到缓冲作用,以防冲击力过大导致待加工件变形,同时防滑防刮花。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支撑座的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电极下压时,上电极将螺母与待加工件抵接后,支撑板会向下移动并压缩第二弹簧,当待加工件与定位台抵接后,上电极和下电极导通实现螺母与待加工件焊接,当上电极上移后,支撑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便于下次运行。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弹簧内穿设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条上,顶端活动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板下移时,导向轴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保证支撑板垂直下移,同时能够防止弹簧弯曲不易恢复,延长了使用寿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支撑座的两侧分别固设有滑轨,所述支撑条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条通过定位螺栓与所述滑轨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对待加工件进行定位时,将定位滑块的定位螺栓松开,上拉支撑板并将支撑板向靠近机座的方向移动,使得支撑板远离焊接区不干扰焊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压板将待加工件压紧在支撑板上,在后续的焊接过程中,解放了操作人员的双手,使得螺母输送机的顶杆运动时不会与操作人员接触,使得操作人员不易受伤,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2)在不使用支撑板时,可以调节支撑条在滑轨上的位置,使得支撑板远离下电极,便于其他工件焊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点焊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压板、端板和楔形板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图4是
技术介绍
中待加工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螺母输送机;2、点焊机;3、机座;4、上支撑座;5、下支撑座;6、升降液压缸;7、上电极;8、下电极;9、定位台;10、定位杆;11、支撑板;12、定位孔;13、压板;14、燕尾槽;15、滑块;16、压紧气缸;17、楔形板;18、楔形块;19、端板;20、第一弹簧;21、橡胶层;22、滑轨;23、支撑条;24、定位螺栓;25、第二弹簧;26、导向轴;27、底板;28、侧板;29、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螺母点焊设备,包括螺母输送机1和点焊机2,点焊机2包括机座3,机座3的一侧分别固设有上支撑座4和下支撑座5,上支撑座4的顶端固设有升降液压缸6,升降液压缸6的活塞杆贯穿上支撑座4并固定连接有上电极7。下支撑座5上固定有与上电极7相对设置的下电极8,下电极8的顶端固设有定位台9,定位台9的中心处固设有定位杆10,定位杆10的周径与螺母的螺纹孔孔径适配。下支撑座5的上方弹性设置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上开设有供定位杆10穿设的定位孔12,定位孔12的直径大于定位台9。升降液压缸6控制上电极7向下移动,上电极7将待加工工件下压至与定位台9抵接的瞬间,上电极7与下电极8通电导通,对螺母和待加工工件进行焊接。参照图1和图3,支撑板11于定位杆10的两侧分别滑移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工件的压板13,两个压板13相对设置。支撑板11的上端面于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燕尾槽14,两侧燕尾槽14的轴线方向共线且与支撑板11的长度方向平行,压板13的底部一体固设有与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母点焊设备,包括螺母输送机(1)和点焊机(2),所述点焊机(2)包括机座(3)、上支撑座(4)和下支撑座(5),所述上支撑座(4)上升降设置有上电极(7),所述上电极(7)连接有升降液压缸(6),所述下支撑座(5)上固设有下电极(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8)的顶端依次固设有定位杆(10)和定位台(9),所述下支撑座(5)的上方弹性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杆(10)对应的定位孔(12),所述定位孔(12)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台(9),所述支撑板(11)于所述定位杆(10)的两侧分别滑移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工件的压板(13),两个所述压板(13)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固设有压紧气缸(16),所述压紧气缸(16)的活塞杆贯穿所述支撑板(11)并固设有楔形板(17),所述压板(13)背向所述定位杆(10)的一侧固设有与所述楔形板(17)楔形配合的楔形块(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母点焊设备,包括螺母输送机(1)和点焊机(2),所述点焊机(2)包括机座(3)、上支撑座(4)和下支撑座(5),所述上支撑座(4)上升降设置有上电极(7),所述上电极(7)连接有升降液压缸(6),所述下支撑座(5)上固设有下电极(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8)的顶端依次固设有定位杆(10)和定位台(9),所述下支撑座(5)的上方弹性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杆(10)对应的定位孔(12),所述定位孔(12)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台(9),所述支撑板(11)于所述定位杆(10)的两侧分别滑移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工件的压板(13),两个所述压板(13)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固设有压紧气缸(16),所述压紧气缸(16)的活塞杆贯穿所述支撑板(11)并固设有楔形板(17),所述压板(13)背向所述定位杆(10)的一侧固设有与所述楔形板(17)楔形配合的楔形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点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上端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压板(13)对应的燕尾槽(14),所述压板(13)的底部一体固设有与所述燕尾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曰球朱祖彬
申请(专利权)人:球明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