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给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79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给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给水罐主体,给水罐主体的一侧侧面固定有过滤组件,给水罐主体的顶端内部固定有给药组件,给水罐主体的顶端内部固定有搅拌组件;过滤组件包括焊接于给水罐主体一侧侧面的过滤箱,过滤箱的一侧内部对称焊接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导向口,导向口的一侧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框架;该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过滤装置,使污水进行初次过滤,将较大杂质进行过滤掉,可以通过震动效果,对污水进行震动过滤,并且通过多管进水,提高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还采用了给药装置,可以使消毒药物进行定量投入,这样可以使投入的药物与进入的水进行充分反应,提高消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给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给水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给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给水处理是给水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将原水经过投药、混合反应、沉淀(澄清)、过滤、消毒等工艺流程,去除原水中所含的各种有害杂质,达到符合人们生活、生产用水水质标准的水,而给水处理使用的是给水处理装置。但现有的给水处理装置在过滤时,通过自身进水的冲力作为动力,对污水进行过滤,导致过滤效率不佳;而且在消毒药物进入给水装置时,一般不是定量进入,导致药物过多或者过少,不利于污水彻底消毒净化,而且消毒过程中,一般没有搅拌装置,导致消毒不够彻底,不利于原水的彻底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给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给水处理装置,包括给水罐主体,所述给水罐主体的一侧侧面固定有过滤组件,所述给水罐主体的顶端内部固定有给药组件,所述给水罐主体的顶端内部固定有搅拌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焊接于给水罐主体一侧侧面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一侧内部对称焊接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导向口,所述导向口的一侧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内部镶嵌连接有滤网,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外部接触连接有扇形轮,所述过滤箱的顶端内部镶嵌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扇形轮的内部,所述第二框架位于扇形轮两侧的侧面均焊接固定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过滤箱的内部,所述过滤箱的顶端内部贯通连接有若干进水管,所述挡板与给水罐主体的一侧侧面均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给药组件包括贯通连接于给水罐主体顶端端面的进药漏斗,所述给水罐主体的顶端一侧内壁焊接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一侧内部紧密安装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一侧侧面开设有若干进药槽,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内部镶嵌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转动轮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连接板的底端端面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端面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外部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顶端内部对应滚轮开设有滑槽,所述转动环的顶端板面焊接固定有环形齿条,所述环形齿条的顶端外部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侧面焊接固定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另一端焊接于转动轮的内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内部对应转动杆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环的底端板面焊接固定有若干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端面焊接固定有搅拌扇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箱的底端板面焊接固定有若干第一支撑杆,所述给水罐主体的一侧侧面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二支撑杆。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给水罐主体的底端端面贯通连接有出水管。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给水罐主体的一侧内部焊接固定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电机为一种步进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种高效给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首先将污水通过多根进水管注入过滤箱内部,然后启动第一电机使扇形轮进行转动三百六十度,使扇形轮凸起部位去挤压第二框架,使第二框架的进行移动,当扇形轮转动到凹陷部位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第二框架上的滤网进行往复震动,使污水进行初次过滤,将较大杂质进行过滤掉,然后将过滤后的清水通过进水口流进给水罐主体内部,在进水的过程中,将药物倒入进药漏斗内部,然后落入转动轮上的进药槽内,然后启动第二电机使转动轮进行缓慢转动,通过转动槽限位的作用下,使多余的药物去掉,使进药槽内的药物进行定量,然后继续转动转动轮一百八十度,使该进药槽内部的药物掉入给水罐主体内部,这样与水进行反应,将有害物质进行反应掉,而在转动轮转动时,使转动杆上的齿轮沿着转动孔进行转动,然后通过环形齿条的作用下,使转动环上的滑槽沿着第一连杆上的滚轮进行转动,使第二连杆上的搅拌扇叶将水与药物进行充分搅拌,然后将水中反应后的絮状物通过第一框架上的活性炭过滤层进行过滤,这样可以将污水彻底进行净化,然后通过出水管将净水进行排出。本发的有益效果是:1.将污水通过多根进水管注入过滤箱内部,然后启动第一电机使扇形轮进行转动三百六十度,使扇形轮凸起部位去挤压第二框架,使第二框架的进行移动,当扇形轮转动到凹陷部位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第二框架上的滤网进行往复震动,使污水进行初次过滤,将较大杂质进行过滤掉,可以通过震动效果,对污水进行震动过滤,并且通过多管进水,提高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2.将药物倒入进药漏斗内部,然后落入转动轮上的进药槽内,然后启动第二电机使转动轮进行缓慢转动,通过转动槽限位的作用下,使多余的药物去掉,使进药槽内的药物进行定量,然后继续转动转动轮一百八十度,使该进药槽内部的药物掉入给水罐主体内部,可以使消毒药物进行定量投入,这样可以使投入的药物与进入的水进行充分反应,提高消毒效果;3.在转动轮转动时,使转动杆上的齿轮沿着转动孔进行转动,然后通过环形齿条的作用下,使转动环上的滑槽沿着第一连杆上的滚轮进行转动,使第二连杆上的搅拌扇叶将水与药物进行充分搅拌,可以使水进行充分反应,彻底进行消毒净化,提高净化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搅拌组件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1、给水罐主体;2、过滤组件;3、给药组件;4、搅拌组件;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出水管;8、第一框架;9、活性炭过滤层;21、过滤箱;22、进水管;23、挡板;24、导向口;25、第二框架;26、滤网;27、第一电机;28、扇形轮;29、弹簧;210、进水口;31、进药漏斗;32、连接板;33、转动槽;34、第二电机;35、转动轮;36、进药槽;41、转动孔;42、转动杆;43、齿轮;44、第一连杆;45、滚轮;46、转动环;47、环形齿条;48、滑槽;49、第二连杆;410、搅拌扇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给水处理装置,包括给水罐主体1,所述给水罐主体1的一侧侧面固定有过滤组件2,所述给水罐主体1的顶端内部固定有给药组件3,所述给水罐主体1的顶端内部固定有搅拌组件4;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焊接于给水罐主体1一侧侧面的过滤箱21,所述过滤箱21的一侧内部对称焊接固定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导向口24,所述导向口24的一侧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框架25,所述第二框架25的一侧内部镶嵌连接有滤网26,所述第二框架25的一侧外部接触连接有扇形轮28,所述过滤箱21的顶端内部镶嵌安装有第一电机27,且第一电机27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扇形轮28的内部,所述第二框架25位于扇形轮28两侧的侧面均焊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给水处理装置,包括给水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罐主体(1)的一侧侧面固定有过滤组件(2),所述给水罐主体(1)的顶端内部固定有给药组件(3),所述给水罐主体(1)的顶端内部固定有搅拌组件(4);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焊接于给水罐主体(1)一侧侧面的过滤箱(21),所述过滤箱(21)的一侧内部对称焊接固定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导向口(24),所述导向口(24)的一侧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框架(25),所述第二框架(25)的一侧内部镶嵌连接有滤网(26),所述第二框架(25)的一侧外部接触连接有扇形轮(28),所述过滤箱(21)的顶端内部镶嵌安装有第一电机(27),且第一电机(27)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扇形轮(28)的内部,所述第二框架(25)位于扇形轮(28)两侧的侧面均焊接固定有弹簧(29),且弹簧(29)的另一端焊接于过滤箱(21)的内部,所述过滤箱(21)的顶端内部贯通连接有若干进水管(22),所述挡板(23)与给水罐主体(1)的一侧侧面均开设有进水口(2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给水处理装置,包括给水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罐主体(1)的一侧侧面固定有过滤组件(2),所述给水罐主体(1)的顶端内部固定有给药组件(3),所述给水罐主体(1)的顶端内部固定有搅拌组件(4);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焊接于给水罐主体(1)一侧侧面的过滤箱(21),所述过滤箱(21)的一侧内部对称焊接固定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导向口(24),所述导向口(24)的一侧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框架(25),所述第二框架(25)的一侧内部镶嵌连接有滤网(26),所述第二框架(25)的一侧外部接触连接有扇形轮(28),所述过滤箱(21)的顶端内部镶嵌安装有第一电机(27),且第一电机(27)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扇形轮(28)的内部,所述第二框架(25)位于扇形轮(28)两侧的侧面均焊接固定有弹簧(29),且弹簧(29)的另一端焊接于过滤箱(21)的内部,所述过滤箱(21)的顶端内部贯通连接有若干进水管(22),所述挡板(23)与给水罐主体(1)的一侧侧面均开设有进水口(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组件(3)包括贯通连接于给水罐主体(1)顶端端面的进药漏斗(31),所述给水罐主体(1)的顶端一侧内壁焊接固定有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的一侧内部开设有转动槽(33),所述转动槽(33)的一侧内部紧密安装有转动轮(35),所述转动轮(35)的一侧侧面开设有若干进药槽(36),所述连接板(32)的一侧内部镶嵌安装有第二电机(34),且第二电机(34)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转动轮(3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连接板(32)的底端端面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杆(44),所述第一连杆(44)的底端端面转动连接有滚轮(45),所述连接板(32)的底端外部安装有转动环(46),所述转动环(46)的顶端内部对应滚轮(45)开设有滑槽(48),所述转动环(46)的顶端板面焊接固定有环形齿条(47),所述环形齿条(47)的顶端外部啮合连接有齿轮(43),所述齿轮(43)的一侧侧面焊接固定有转动杆(42),且转动杆(42)的另一端焊接于转动轮(35)的内部,所述连接板(32)的一侧内部对应转动杆(42)开设有转动孔(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赵琳候鑫明刘伯羽郝学兵张燕波刘成璞魏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