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79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和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结合;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其既作为低水质要求的工业供水管线供水点,又作为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供水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采用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和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结合;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作为主循环线,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用水作为精循环线,其除盐成本低,除盐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盐废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属于高盐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废水排放来说,工业废水排放的危害性是很大的,未经处理达标的废水如果排入河道、池塘或渗入地下,不但会危害环境,而且会污染饮用水源;现有技术中水处理工艺如RO反渗透、EDI电除盐法等成熟的工艺和装备均能生产出优质高效的生产用水,但上述工艺产水过程的产水率均在75%左右,即:在生产优质水的过程中将水中的其他杂质成份通过膜分离,使其浓缩在25%的浓盐水中;而这些浓盐水,通常很难再利用,因此不得不排放于水体或深井排放;这样的浓水处理模式,其危害性正逐步显现出来,如造成土地盐碱化、水体生物减少等问题;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392949.3,公开了一种高盐废水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池、调节处理池、多介质过滤器、电渗析处理装置、混凝沉淀单元、蒸发结晶单元、纳滤单元和反渗透除盐装置,其结构复杂,除盐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除盐工艺简单,除盐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和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结合;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其既作为低水质要求的工业供水管线供水点,又作为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供水点,除盐时,通过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进行初步除盐和去除杂质,接着通过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进行后段除盐;除盐时,使水体形成晶核,并不断形成大晶体;最后进行沉淀外排;晶核通过电动搅拌和气浮,能够不断使水体内的盐物质形成形成大晶体。进一步地,所述工艺具体如下:第一步,建立高盐废水的粗废沉淀系统;所述第一道处理系统包括高盐废水集水池,所述高盐废水集水池连接高水质用水系统排水管线,中水质用水系统排水管线,及低水质用水系统排水管线,所述高盐废水集水池连接到搅拌池,所述搅拌池处设置有气动搅拌或搅拌桨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池处设置有用于投加PAC、PAM和石灰的加药机构;所述搅拌池呈V型结构;所述搅拌池输出端连接到静置沉淀池;所述静置沉淀池其上部连接到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上部连接到V型滤池;所述V型滤池输出端连接到初清水池;第二步,建立高盐废水的盐类物质沉淀系统;所述初清水池输出端连接到配水池,所述配水池上设置有清水管、回水管和PH变送器;所述配水池输出端连接到搅拌结晶分离器,所述搅拌结晶分离器处设置有碱料投加机构、絮凝剂投加机构和PH变送器;所述搅拌结晶分离器其溢流端连接到二次清水池;所述二次清水池连接到回水池和回用池;所述回水池和回用池处均设置有酸料投加机构和PH计;所述回水池连接到初清水池的回水管;第三步,除盐循环回用;所述高水质用水系统其由外部清水管线供水,所述中水质用水系统其由回用池供水,所述低水质用水系统连接到过渡池,所述过渡池进水端连接初清水池和二次清水池。进一步地,所述粗废沉淀系统其工艺如下:高盐废水集水池收集高水质用水系统排水、中水质用水系统排水和低水质用水系统排水;其通过高盐废水集水池进行收集混合,当水位达到一定水位后,将其定量送至搅拌池并定量投入PAC、PAM和石灰,同时启动搅拌;当搅拌完成后,将混合水体送至静置沉淀池完成初步静置;完成一次静置后的上清液送至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静置沉淀后的上清液送至V型滤池;通过V型滤池沉淀后的上清液送至初清水池,其采用投加絮凝剂和多道沉淀池进行大体积静置沉淀方式;初清水池导入的过渡池的水体基本满足前十到二十次循环;当循环次数达到阈值后,通过二次清水池向过渡池补入回用水进行中和;从而使其重新满足循环水质要求;高盐废水集水池向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系统离散式供水,初清水池水量需要满足低水质用水系统和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系统持续供水需求;进一步地,所述高盐废水的盐类物质沉淀系统其工艺如下:初清水池将含盐清水送至配水池,通过向配水池内加入清水和回水,使其PH值达到预定值时,送入到搅拌结晶分离器,接着通过碱料投加机构投入氢氧化钠,使其PH值达到9.5~10.0,从而去除原水中的钙离子,使原水中的碳酸氢根变为碳酸根,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晶体,并通过气浮晶核使其不断长大,最后完成沉淀分离;接着,通过碱料投加机构使其PH值达到11.0以上,并投入絮凝剂,使水体中的镁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生成氧氧化镁沉淀,当沉淀的氧氧化镁被气浮,与水体中的硅与氢氧化镁反应絮凝,最后被沉淀下来,沉淀物排出到结晶分离器;完成除盐的水体进入到二次清水池;二次清水池接入到回用池,直接给中水质用水系统供水,二次清水池接入回水池,作为一次清水池中和用水,同时作为过渡池的调节水质用水。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结晶分离器包括圆锥状的外筒,所述外筒和内斗之间焊接有格栅状的内筋;所述外筒和内斗于内筋顶面固定有多层滤网,所述滤网顶面填充有滤料;所述外筒顶部设置有溢流管;所述外筒底部设置有排晶管;所述内斗上设置有与进水管连接的配水池,及与排晶管连接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泵;所述内斗上设置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高于内斗顶面;所述内斗内侧设置有电动搅拌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采用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和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结合;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作为主循环线,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用水作为精循环线,其除盐成本低,除盐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结晶分离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和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结合;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其既作为低水质要求的工业供水管线供水点,又作为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供水点,除盐时,通过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进行初步除盐和去除杂质,接着通过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进行后段除盐;除盐时,使水体形成晶核,并不断形成大晶体;最后进行沉淀外排;晶核通过电动搅拌和气浮,能够不断使水体内的盐物质形成形成大晶体。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所述工艺具体如下:第一步,建立高盐废水的粗废沉淀系统;所述第一道处理系统包括高盐废水集水池,所述高盐废水集水池连接高水质用水系统排水管线,中水质用水系统排水管线,及低水质用水系统排水管线,所述高盐废水集水池连接到搅拌池,所述搅拌池处设置有气动搅拌或搅拌桨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池处设置有用于投加PAC、PAM和石灰的加药机构;所述搅拌池呈V型结构;所述搅拌池输出端连接到静置沉淀池;所述静置沉淀池其上部连接到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上部连接到V型滤池;所述V型滤池输出端连接到初清水池;第二步,建立高盐废水的盐类物质沉淀系统;所述初清水池输出端连接到配水池,所述配水池上设置有清水管、回水管和PH变送器;所述配水池输出端连接到搅拌结晶分离器,所述搅拌结晶分离器处设置有碱料投加机构、絮凝剂投加机构和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和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结合;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其既作为低水质要求的工业供水管线供水点,又作为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供水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和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结合;大面积深入静置沉淀其既作为低水质要求的工业供水管线供水点,又作为小体积动态结晶除盐供水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具体如下:
第一步,建立高盐废水的粗废沉淀系统;所述第一道处理系统包括高盐废水集水池,所述高盐废水集水池连接高水质用水系统排水管线,中水质用水系统排水管线,及低水质用水系统排水管线,所述高盐废水集水池连接到搅拌池,所述搅拌池处设置有气动搅拌或搅拌桨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池处设置有用于投加PAC、PAM和石灰的加药机构;所述搅拌池呈V型结构;所述搅拌池输出端连接到静置沉淀池;所述静置沉淀池其上部连接到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上部连接到V型滤池;所述V型滤池输出端连接到初清水池;
第二步,建立高盐废水的盐类物质沉淀系统;所述初清水池输出端连接到配水池,所述配水池上设置有清水管、回水管和PH变送器;所述配水池输出端连接到搅拌结晶分离器,所述搅拌结晶分离器处设置有碱料投加机构、絮凝剂投加机构和PH变送器;所述搅拌结晶分离器其溢流端连接到二次清水池;所述二次清水池连接到回水池和回用池;所述回水池和回用池处均设置有酸料投加机构和PH计;所述回水池连接到初清水池的回水管;
第三步,除盐循环回用;所述高水质用水系统其由外部清水管线供水,所述中水质用水系统其由回用池供水,所述低水质用水系统连接到过渡池,所述过渡池进水端连接初清水池和二次清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废水沉淀除盐循环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废沉淀系统其工艺如下:
高盐废水集水池收集高水质用水系统排水、中水质用水系统排水和低水质用水系统排水;其通过高盐废水集水池进行收集混合,当水位达到一定水位后,将其定量送至搅拌池并定量投入PAC、PAM和石灰,同时启动搅拌;当搅拌完成后,将混合水体送至静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张笑洪卫于长伟张增国梁世华陈慧慧李宾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共享环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