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通讯用屏蔽机箱
本技术涉及电子通讯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通讯用屏蔽机箱。
技术介绍
电子通信工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以及与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目前,为了实现通信网络的机动性,电子通信设备一般加装到方舱内随车移动或者加装到轻型机箱内,其中,机箱便是常见的电子通信设备用工具。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电子通信设备用机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碰撞下,内部的电子通讯设备很容易受到强烈震动而发生损坏,同时在受到碰撞时,容易出现倾倒的现象,难以对外力进行合理的缓冲,减震功能较差,影响了机箱内部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2、在存在电磁干扰的环境使用时,设备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数据失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通讯用屏蔽机箱,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2),所述第一缓冲弹簧(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橡胶垫(3),所述第一橡胶垫(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机箱(4),所述第一机箱(4)的内部设置有电缆线(5),所述电缆线(5)的两端贯穿第一机箱(4),所述电缆线(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底部和第二固定板(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9),所述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9)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0),所述第一机箱(4)的顶部靠近第一橡胶垫(3)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通讯用屏蔽机箱,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2),所述第一缓冲弹簧(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橡胶垫(3),所述第一橡胶垫(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机箱(4),所述第一机箱(4)的内部设置有电缆线(5),所述电缆线(5)的两端贯穿第一机箱(4),所述电缆线(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底部和第二固定板(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9),所述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9)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0),所述第一机箱(4)的顶部靠近第一橡胶垫(3)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盖(11),所述第一机箱(4)的底部设置有蜂窝板(12),所述蜂窝板(12)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口(13),所述第一机箱(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承接板(14),所述第一承接板(14)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6),所述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6)相互交错,所述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销轴(17),所述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6)两侧的相对面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减震装置(18),所述壳体(1)的内部靠近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板(19),所述第三固定板(19)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机箱(20),所述第二机箱(20)内部的中部设置有电子元器件(21),所述第二机箱(20)内部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气囊(22),所述气囊(22)远离第二机箱(20)内壁的一侧面分别与电子元器件(21)的两侧面搭接,所述电子元器件(2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承接板(23),所述第二承接板(23)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杆(24)和第四连接杆(25),所述第三连接杆(24)和第四连接杆(25)相互交错,所述第三连接杆(24)和第四连接杆(2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销轴(26),所述第三连接杆(24)和第四连接杆(25)的底端均设置在第二机箱(20)内部的底部,所述第三连接杆(24)和第四连接杆(25)两侧的相对面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减震装置(27),所述第二机箱(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28),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橡胶垫(29),所述第二橡胶垫(29)的底部与电子元器件(21)的顶部搭接,所述壳体(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0),所述支撑腿(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泓睿,童达志,戴泓灏,涂锦蓉,倪中美,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畅通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