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100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用夹持装置,属于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夹爪臂,两夹爪臂通过设置在其中部的铰接点与拉杆铰接,两夹爪臂的下部围成可用于夹持重锤的夹持部,上部围成八字型的转臂部,两夹爪臂之间设有可使夹持部闭合的弹性件;还包括设置在支架顶部可使转臂部相互靠近的呈倒八字型的导向槽,当转臂部相互靠近时,夹持部张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持装置不稳定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降低了自由落锤冲击试验装置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用夹持装置
本技术属于煤矿安全
,涉及一种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煤炭资源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多数矿井为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由于瓦斯气体自身属一种爆炸性的气体,因此需对煤矿井下用的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进行判定。煤矿井下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的判定可分为:高速冲击、自由落锤、旋转摩擦与摆锤冲击四种方法。这其中属于应用自由落锤冲击试验方法开展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判定的试验比重最大。自由落锤冲击试验方法是将受试金属材料制成试验试件,在自由落锤试验装置上,根据受试材料所代表的仪器或设备的实际工况参数,通过位于拉杆上的夹持装置夹持安装有落锤试件的重锤,并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竖直设置在支架的导轨将重锤和试件提升至规定高度,然后重锤和试件在规定的高度自由下落,冲击在具有最容易产生摩擦火花的危险角度的落锤试验板上,来模拟自由下落工况下受试材料摩擦火花产生的过程,在规定的试验次数内,按引燃试验气体的次数来判定受试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是否合格。传统的自由落锤冲击试验装置中夹持装置采用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方法,用于控制重锤夹持装置的开、关,以使重锤的提升与释放满足试验的要求。但由于受空气压缩机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致使多数情况下夹持装置对重锤的夹持或释放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用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夹持装置易失效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用夹持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夹爪臂,两夹爪臂通过设置在其中部的铰接点与拉杆铰接,两夹爪臂的下部围成可用于夹持重锤的夹持部,上部围成八字型的转臂部,两夹爪臂之间设有可使夹持部闭合的弹性件;还包括设置在支架顶部可使转臂部相互靠近的呈倒八字型的导向槽,当转臂部相互靠近时,夹持部张开。可选地,拉杆上还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位于弹性件的下方。可选地,所述导向槽包括相对设置的导向块,通过两导向块的内侧面围成导向槽。可选地,重锤的上端设有呈T型的连接销,连接销的小端为夹持端,大端为挡块端。可选地,所述夹持部的夹持面为与所述夹持端匹配的弧形面。可选地,重锤的下端设有连接孔。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拉簧,其两端分别与两夹爪臂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持装置不稳定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冲击试验的作业效率,且简化了夹持装置,降低了自由落锤冲击试验装置的成本。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用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导向槽1、拉杆2、夹持组件3、弹性件4、导轨5、重锤6、金属试件7、限位件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阅图1,一种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用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夹持重锤6的夹持组件3,夹持组件3呈中间大两端小的形状,夹持组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夹爪臂,两夹爪臂通过设置在其中部的铰接点与拉杆2铰接,两夹爪臂的下部围成可夹持重锤6的夹持部,上部围成八字型的转臂部,两夹爪臂之间设有可使夹持部闭合的弹性件4,还包括设置在支架顶部可使转臂部相互靠近的呈倒八字型的导向槽1,导向槽1位于两竖直设置的导轨5内侧,当转臂部相互靠近时,夹持部张开。优选地,弹性件4为拉簧,其两端分别与两夹爪臂连接。优选地,导向槽1包括相对设置的导向块,两导向块的内侧面围成导向槽,通过两导向块的内侧面挤压转臂部的外侧面可使夹持部张开。本技术的导向槽1也可与支架为一体设计。重锤6的上端设有呈T型的连接销,连接销的小端为夹持端,大端为挡块端。连接销优选台阶轴,夹持部的夹持面为与夹持端匹配的弧形面。为了防止重锤6上的连接销碰撞弹性件4,本技术在拉杆2上还设有限位件8,限位件8位于弹性件4的下方。重锤6的下端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为与金属试件7匹配的螺纹孔。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重锤6与金属试件7通过螺纹连接,而后拉杆2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至重锤6的位置,在转臂部的外侧施加压力,随着转臂部的相互靠近夹持部张开,夹持组件3的夹持部在弹性件4的弹力作用下夹紧重锤6;S2:而后拉杆2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重锤6与金属试件7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S3:待夹持组件3移动至导轨5的上部时,夹持组件3上部的转臂部在导向槽1的作用下逐渐靠拢,夹持部在转臂部的作用下逐渐张开,随着夹持组件3继续向上移动,夹持部脱开重锤6,使得重锤6与金属试件7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的自由落锤冲击试验方法中夹持装置因受空气压缩机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易引起夹持装置对重锤6的夹持或释放功能无效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试验的作业效率,且简化了试验系统,降低了自由落锤冲击试验装置的加工成本。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夹爪臂,两夹爪臂通过设置在其中部的铰接点与拉杆铰接,两夹爪臂的下部围成可用于夹持重锤的夹持部,上部围成八字型的转臂部,两夹爪臂之间设有可使夹持部闭合的弹性件;/n还包括设置在支架顶部可使转臂部相互靠近的呈倒八字型的导向槽,当转臂部相互靠近时,夹持部张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夹爪臂,两夹爪臂通过设置在其中部的铰接点与拉杆铰接,两夹爪臂的下部围成可用于夹持重锤的夹持部,上部围成八字型的转臂部,两夹爪臂之间设有可使夹持部闭合的弹性件;
还包括设置在支架顶部可使转臂部相互靠近的呈倒八字型的导向槽,当转臂部相互靠近时,夹持部张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包括相对设置的导向块,两导向块的内侧面围成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落锤冲击试验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文学向衍斌杨森魏宏宇刘辉杨亮邓鹏程波秦玉兵彭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