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88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杆,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红外线测距仪,所述红外线测距仪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小套杯,所述小套杯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该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解决了现有测量工具,难以对有圆度要求的大直径筒体结构进行测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
本技术属于测量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行业内,对有圆度要求的大直径筒体结构的检测始终是影响生产的一大难题。目前的测量工具主要是卷尺、钢尺或大型内径量表。卷尺由于操作者的测量手法不同,测量精度难以保证,人为因素影响大。钢尺因其不可伸缩性,只能测量筒身边沿的尺寸,且当待测尺寸较大时量具的刚性及自重制约其适用性。内径量表测量精度虽然较高,但在测量直径较大时(大于1500mm)单人操作困难,人为因素影响大,且内径量表的高精度(精度通常为:0.01mm)对测量此类精度要求毫米级的大直径筒体时,亦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解决现有测量工具,难以对有圆度要求的大直径筒体结构进行测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杆;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红外线测距仪,所述红外线测距仪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小套杯,所述小套杯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三个挡圈,一个挡圈位于固定板的下端,另外两个挡圈分别位于小套杯的两端。所述小套杯的外部设置有大套杯。所述小套杯的下端设置有磁力座。所述磁力座的侧部设置有羊角螺钉。所述红外线测距仪通过一对固定框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侧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结构精巧,易于制造,其原理是采用红外线测距仪可精确测量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内径,并且该红外线测距仪可在支撑杆上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可对大直径筒体结构不同位置的内径进行测量,根据多次测量的数据可判断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是否达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杆,2.固定板,3.红外线测距仪,4.磁力座,5.小套杯,6.大套杯,7.固定框,8.挡圈,9.滚花螺钉,10.羊角螺栓,11.筒体,12.上轴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为不锈钢管,支撑杆1穿过小轴套5边距留30mm,而后上下分别用两个挡圈8通过顶丝上下定位锁死,再将测距仪固定板2穿在不支撑杆1上,下部用挡圈8锁紧作为下限位,之后将红外线测距仪3用两件测距仪固定框7分别在红外线测距仪3的头尾套住并用滚花螺钉9锁紧固定在固定板2上。如图3所示,被测的筒体内设置有上轴座12。大套杯6是为测量更大规格的上轴座12的扩展零件,用滚花螺钉9与小套杯5连接。两件磁力座4是将小套杯5通过其快速切换的磁力吸在上轴座12的端面上,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掉落。羊角螺栓10是用连接螺钉的方式将小套杯5固定在上轴座12上。本技术的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将小套杯5插入上轴座12,再通过两件磁力座4磁吸固定在上轴座12的端头上,而后通过调整小套杯5下端的挡圈8的高度来调整红外线测距仪3位置的高低,确定高度位置后通过滚花螺钉9锁紧挡圈8,再打开红外线测距仪7选择“连续测量模式”,此时通过旋转固定板2一并旋转红外线测距仪3,测量一周后可以在红外线测距仪3的屏显中读出测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筒体的圆度误差,精度可保证在毫米级;亦可调整红外测距仪3测量模式选择“分段点式测量”,并标记以确认筒体变形的趋势,为后期校正提供依据。红外线检测仪3可沿支撑杆1上下移动,测量不同高度位置的筒体11圆度。为提高此测量装置的适应性,对于上轴座12为特殊材料(无磁性)时,无法借用磁力座4固定,此时可以借用羊角螺栓11,利用上轴座12上的工艺孔进行固定,后续的测量方法与上述一致。另外在测量不同规格的上轴座12时,只需将大套杯6通过滚花螺钉9连接在一起即可延续上述测量方法实施测量。此检测装置的特点:(1)测量范围大,可测直径超过10米的筒体,(采用的红外面测距仪的测量精度在毫米级可保证其数据的有效性);(2)重量轻便于使用及携带;小套杯5、大套杯6的材质为尼龙1010,其特点是机械性能优异,耐磨自润滑且材料密度小,可以大幅降低检测装置的重量,作为转轴支撑杆1采用空心管也是为了减少检测装置的重量;如此的设计使检测工具方便携带和使用简便;检测铆焊件制造精度,为后期的装配及产品的功能和使用寿命作保障。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结构精巧,易于制造,其原理是采用红外线测距仪3可精确测量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内径,并且该红外线测距仪3可在支撑杆1上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可对大直径筒体结构不同位置的内径进行测量,根据多次测量的数据可判断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是否达标。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杆(1),/n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支撑杆(1)上;/n红外线测距仪(3),所述红外线测距仪(3)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上;/n小套杯(5),所述小套杯(5)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杆(1),
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支撑杆(1)上;
红外线测距仪(3),所述红外线测距仪(3)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上;
小套杯(5),所述小套杯(5)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的上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筒体结构的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上设置有三个挡圈(8),一个挡圈(8)位于固定板(2)的下端,另外两个挡圈(8)分别位于小套杯(5)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张建伟马昱龙白成强朱益尧
申请(专利权)人:杨凌昱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