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781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12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属于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保温方式保温效果不好,容易导致换热管的热量散失的缺陷。其包括换热管和保温棉层,保温棉层包裹于换热管上,换热管呈螺旋状盘旋呈空心柱状,保温棉层外胶黏固定有保温胶层。本申请具有保温效果较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
本申请涉及空气源热泵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是由电动机驱动的,利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工作原理,以环境空气为冷(热)源制取冷(热)风或者冷(热)水的设备,主要零部件包括用热侧换热设备、热源侧换热设备及压缩机等。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作为低温热源,经过传统空调器中的冷凝器或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循环系统,提取或释放热能,利用机组循环系统将能量转移到建筑物内,满足用户对生活热水、地暖或空调等需求。二氧化碳跨临界热泵技术,主要由跨临界压缩机,膨胀阀,气冷器,蒸发器组成,在跨临界系统中,低压部分,压缩机的吸气压力低于临界压力,蒸发温度也低于临界温度,循环的吸热过程仍在亚临界条件下进行,换热过程主要是依靠潜热来完成。但是压缩机的排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在超临界区域,没有相变,压力和温度是各自独立的参数,克服了亚临界循环受环境影响的限制。所以,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循环具有在一定范围内可连续调节冷量的优点,受环境影响不大。在二氧化碳进行热交换的时候主要利用换热管进行,在换热的过程中需要对换热管道进行保温,从而保证换热管的换热效率,防止热量流失,现有的换热管通常在外侧设置一个罩壳或者包裹上海绵片。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保温效果不好,容易导致换热管的热量散失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保温效果不好,容易导致换热管的热量散失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包括换热管和保温棉层,所述保温棉层包裹于所述换热管上,所述换热管螺旋状盘旋呈空心柱状,所述保温棉层外胶黏固定有保温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保温棉层外胶黏固定一层保温胶层,一方面,保温胶层在胶黏固定后挤压保温棉层,使得保温棉层与换热管之间贴合得更加紧密,换热管更加不容易与空气接触,保温效果更好,减少热量的损失,更加节能,另一方面,保温胶层的存在也能起到保温效果,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损失。优选的,所述保温棉层包括内圈层和外圈层,所述内圈层嵌装于所述换热管内侧,所述外圈层套装于所述换热管外侧,所述内圈层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内翻边,所述内翻边朝所述外圈层方向悬伸设置,所述外圈层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朝所述内圈层方向悬伸设置,所述外翻边与所述内翻边一一对应相互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棉层设置为内圈层和外圈层两部分,方便保温棉层的安装,提高保温棉层的完整性,内圈层上设置的内翻边与外圈层上的外翻边相互抵接,并在保温胶层的挤压下变形,从而实现对换热管的完全覆盖和封闭,缝隙较小,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且安装方便。优选的,两个所述外翻边相向的侧壁外沿开设有第一环形缺口,两个所述内翻边相背的侧壁边沿开设有第二环形缺口,所述内翻边和所述外翻边相互扣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第一环形缺口和第二环形缺口,使得内翻边与外翻边相互扣合,从而使得在保温棉层的缝隙处,内翻边和外翻边相互抵接贴合,从而使得保温棉层在保温胶层的挤压下密封性更好,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优选的,所述保温棉层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有两个,两个所述穿孔与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一一对应供所述换热管的两端穿出,所述穿孔上一体固定有保温棉管,所述保温棉管朝远离所述保温棉层的方向悬伸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穿孔供换热管的端部进出,在穿孔处设置保温棉管,使得穿孔处保温效果较好,减少热量从穿孔处的损失。优选的,所述保温棉管外胶黏固定有保温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棉管外设置保温胶层,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减少穿孔处热量损耗。优选的,所述内圈层朝向所述外圈层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环形嵌块,所述第一环形嵌块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环形嵌块沿所述内圈层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环形嵌块嵌入所述换热管间的间隙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环形嵌块,第一环形嵌块嵌入换热管之间的空隙中,一方面,使得内圈层与换热管之间固定得更加牢固,不容易相对窜动,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优选的,所述外圈层朝向所述内圈层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环形嵌块,所述第二环形嵌块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二环形嵌块沿所述外圈层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嵌块嵌入所述换热管间的间隙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环形嵌块,第二环形嵌块嵌入换热管之间的空隙中,一方面,使得外圈层与换热管之间固定得更加牢固,不容易相对窜动,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优选的,所述保温棉层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环形保温棉板,所述环形保温棉板夹持于所述保温棉层与所述保温胶层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形保温棉板,更好地封堵内翻边与外翻边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保温棉层外胶黏固定一层保温胶层,一方面,保温胶层在胶黏固定后挤压保温棉层,使得保温棉层与换热管之间贴合得更加紧密,换热管更加不容易与空气接触,保温效果更好,减少热量的损失,更加节能,另一方面,保温胶层的存在也能起到保温效果,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损失;2.保温棉层设置为内圈层和外圈层两部分,方便保温棉层的安装,提高保温棉层的完整性,内圈层上设置的内翻边与外圈层上的外翻边相互抵接,并开设第一环形缺口和第二环形缺口,使得内翻边与外翻边相互扣合,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3.设置第一环形嵌块和第二环形嵌块,第一环形嵌块和第二环形嵌块嵌入换热管之间的空隙中,一方面,使得内圈层以及外圈层与换热管之间固定得更加牢固,不容易相对窜动,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保温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保温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换热管;2、保温棉层;21、内圈层;22、外圈层;23、内翻边;24、外翻边;25、第一环形缺口;26、第二环形缺口;27、第一环形嵌块;28、第二环形嵌块;29、穿孔;3、保温胶层;4、环形保温棉板;5、保温棉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参照图1和图2,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包括换热管1和包裹在换热管1外用于减少热量损耗的保温组件,换热管1螺旋状缠绕,整体呈空心椭圆柱状,换热管1的两端分别位于上方和下方并穿过保温组件与空气源热泵的其他装置连接。参照图3和图4,保温组件包括保温棉层2、保温胶层3和环形保温棉板4,保温棉层2包裹于换热管1外与换热管1直接接触(对照图1),保温棉层2包括内圈层21和外圈层22,内圈层21嵌装于换热管1内侧(对照图1),外圈层22套装于换热管1外侧(对照图1),内圈层21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内翻边23,内翻边23朝外圈层22方向悬伸设置,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包括换热管(1)和保温棉层(2),所述保温棉层(2)包裹于所述换热管(1)上,所述换热管(1)螺旋状盘旋呈空心柱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棉层(2)外胶黏固定有保温胶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包括换热管(1)和保温棉层(2),所述保温棉层(2)包裹于所述换热管(1)上,所述换热管(1)螺旋状盘旋呈空心柱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棉层(2)外胶黏固定有保温胶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棉层(2)包括内圈层(21)和外圈层(22),所述内圈层(21)嵌装于所述换热管(1)内侧,所述外圈层(22)套装于所述换热管(1)外侧,所述内圈层(21)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内翻边(23),所述内翻边(23)朝所述外圈层(22)方向悬伸设置,所述外圈层(22)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外翻边(24),所述外翻边(24)朝所述内圈层(21)方向悬伸设置,所述外翻边(24)与所述内翻边(23)一一对应相互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翻边(24)相向的侧壁外沿开设有第一环形缺口(25),两个所述内翻边(23)相背的侧壁边沿开设有第二环形缺口(26),所述内翻边(23)和所述外翻边(24)相互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棉层(2)开设有穿孔(29),所述穿孔(29)有两个,两个所述穿孔(29)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遥姚建钢姚浙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美科特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