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春山专利>正文

护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60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颈枕,它包括纵向连接的头枕托和颈枕托,头枕托和颈枕托的高度、弧度分别与人体头部和颈部的高度、弧度相适应,其特征在于:颈枕托的横向宽度小于头枕托的横向宽度、且略大于或等于人体颈部的横向宽度,该颈枕托的横向宽度和连接位置以人体由仰卧在头枕托正上方而翻转至侧卧时,颈枕托不会压迫到脖颈左右旁侧的血管或神经为标准;头枕托的横向宽度大于人体头部的横向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起到保护颈部的作用,而且可避免人体侧卧时颈枕托压迫脖子侧部的血管和神经,从而防止因长久侧卧而可能产生的血管通行不畅、神经麻痹等不必要的疾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床上用品,特别是一种可保护颈部的护颈枕
技术介绍
以往人们在睡觉时基本上都只是采用普通枕头来支撑头部,采用这种普通 枕头,由于人的颈部没有依靠,睡觉时很容易造成落枕,时间久了还可能引起 颈椎病变。为了解决颈部缺少依靠这一问题,.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护颈枕,但其 原理和结构大同小异,基本上只是在用来支撑头部的头枕托前部设置一个高出头枕托的、用来垫高颈部的颈枕托,例如专利号为02263373. 1、名称为护 颈枕的中国技术专利。这些护颈枕的颈枕托和头枕托只是高度不同,但 长度相同,都是长条形的结构,虽然在人体仰卧时,能垫高颈部而达到保护颈 部的作用,但这些护颈枕还存在着以下问题(l)在人体侧卧时,由于脑袋左 右旁侧与脖颈左右旁侧的落差小于脑袋后侧与脖颈后侧的落差,因此凸起的颈 枕托会压迫到脖子侧部的血管和神经,久卧会产生血管通行不畅、神经麻痹等 不必要的疾病;(2)侧卧时,头枕托会压迫脸颊腮部,导致人们侧卧睡觉时出 现流口水的现象;(3)头枕托和颈枕托的高度均不可调节,因此不能根据不同 人的后脑勺和后脖颈高度差异而进行调整;(4)随着人睡觉时的翻身移动容易 使头部和枕头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颈枕,它不仅可起到保护颈部的作用, 而且可避免人体侧卧时颈枕托压迫脖子侧部的血管和神经,从而防止因长久侧 卧而可能产生的血管通行不畅、神经麻痹等不必要的疾病。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纵向连接的头枕托和颈枕托, 头枕托和颈枕托的高度、弧度分别与人体头部和颈部的高度、弧度相适应,其 特征在于颈枕托的横向宽度小于头枕托的横向宽度、且略大于或等于人体颈 部的横向宽度,该颈枕托的横向宽度和连接位置以人体由仰卧在头枕托正上方 而翻转至侧卧时,颈枕托不会压迫到脖颈左右旁侧的血管或神经为标准;头枕 托的横向宽度大于人体头部的横向宽度。较之已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不仅可在人体仰卧时垫高 颈部而起到保护颈部的作用,而且可避免人体侧卧时颈枕托压迫到脖子侧部的 血管和神经,从而防止因长久侧卧而可能产生的血管通行不畅、神经麻痹等不 必要的疾病。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还作了以下改进为了防止人们侧卧时因脸颊腮部受到压迫而产生流口水现象,头枕托的横 向两侧分别设有侧枕托,侧枕托的纵向宽度小于头枕托的纵向宽度、且大于或 等于人体头顶盖到脸颊骨的宽度距离,该侧枕托的纵向宽度和连接位置以人体 由仰卧在头枕托正上方而翻转至侧卧时,侧枕托不会压迫到人体脸颊腮部为标 准;所述头枕托的横向宽度以人体从仰卧在头枕托正上方而翻转至侧卧时,头 顶盖侧部和脸颊骨正好可与侧枕托接触为标准。为了便于分别调节头枕托、颈枕托和侧枕托的高度,所述头枕托、颈枕托 和侧枕托均由底部的托架、中部的可充气或充水的囊袋和覆盖于囊袋上方的柔 性外套体组成,外套体将整个托架都包覆住或者至少包覆至托架的底部外周 缘;所述囊袋上设有可启闭的充气或充水口。通过对囊袋内充气或充水量的调 节,可分别调整头枕托、颈枕托和侧枕托的高度,从而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调整最佳的睡姿。此外,用户还可方便地更换或清洗外套体、囊袋或 托架。为了在搬运时起到方便携带的作用或者在睡觉时起到固定头部和枕头的 作用,头枕托与侧枕托的托架通过纵向轴、套转动连接,侧枕托托架可相对头 枕托托架绕轴、套中心线上下翻转,头枕托和侧枕托的转动连接部之间还设有 用于固定轴、套最后转动位置的固定部件。当将头枕托两侧的侧枕托向下翻折 时,既可在搬运时起到减小枕头体积,从而方便携带的目的,又可在睡觉时起 到垫高头枕托,从而垫高头部的目的。当将头枕托两侧的侧枕托向上翻折、并 用固定部件对轴、套位置进行固定时,可在睡觉时起到固定头部和枕头,防止 头部和枕头分离的目的。上述固定部件可以为分别对应设于轴、套上且垂直于轴、套中心线的插销 孔和可插置于插销孔内的插销,当平置于头枕托托架左右两侧的侧枕托托架分 别向上翻转至竖置状态时,轴、套上的插销孔正好处于可使插销同时插入的对 应位置。上述固定部件也可以为设于轴外圆周壁上的弧形凹孔、设于套内圆周壁上 的与凹孔形状对应的弹性凸片,当平置于头枕托托架左右两侧的侧枕托托架分别向上翻转至竖置状态时,套上的弹性凸片正好处于与轴上的凹孔配合镶嵌的 对应位置。当要使侧枕托从竖置状态反向翻转至恢复平置状态时,只需用力转 动,使套上的弹性凸片脱离轴上的凹孔即可。为了便于调节侧卧时,侧枕托与人体头顶盖侧部和脸颊骨接触的位置,所 述头枕托托架与侧枕托托架的连接部之间通过一对上下对扣的纵向钩槽活动 连接而使侧枕托托架可相对头枕托托架纵向移动调节。为了在人们睡觉时起到调节睡眠等保健治疗作用,所述头枕托的囊袋与其 上方外套体之间夹设有药袋,且外套体在药袋上方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窗口。通 过更换带有不同药物的药袋,可在人们睡觉时起到不同的保健治疗作用。为了便于更换和固定药袋,药袋的上表面与外套体窗口下侧外周边缘部通 过合扣或魔术粘扣进行连接。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3的C-C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头枕托托架和侧枕托托架通过轴、套转动连接的一种结构 示意图,图示中的侧枕托托架相对图2旋转了-90度。图6是图3中的头枕托托架和侧枕托托架通过轴、套转动连接的另一种结 构示意图,图示中的侧枕托托架相对图2旋转了-90度。图中标号说明1、头枕托,11、托架,12、囊袋,13、充气或充水口, 14、外套体;2、颈枕托,21、托架,22、囊袋,23、充气或充水口, 24、外 套体;3、侧枕托,31、托架,32、囊袋,33、充气或充水口, 34、外套体; 41、轴,42、套;51、插销,52、弹性凸片;61、纵向钩槽,62、纵向钩槽; 7、药袋;8、窗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本技术护颈枕包括纵向连接的头枕托1和颈枕托2,头枕托和颈枕托的高度、弧度分别与人体头部和颈部的高度、弧度相适应,其特征在于颈枕托的横向宽度小于头枕托的横向宽度、且略大于或等于人体颈 部的横向宽度,该颈枕托的橫向宽度和连接位置以人体由仰卧在头枕托正上方 而翻转至侧卧时,颈枕托不会压迫到脖颈左右旁侧的血管或神经为标准;头枕托的横向宽度大于人体头部的横向宽度。头枕托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侧枕托3,侧枕托的纵向宽度小于头枕托的纵 向宽度、且大于或等于人体头顶盖到脸颊骨的宽度距离,该侧枕托的纵向宽度 和连接位置以人体由仰卧在头枕托正上方而翻转至侧卧时,侧枕托不会压迫到 人体脸颊腮部为标准;所述头枕托的横向宽度以人体从仰卧在头枕托正上方而 翻转至侧卧时,头顶盖侧部和脸颊骨正好可与侧枕托接触为标准。上述头枕托、颈枕托和侧枕托均由底部的托架11、 21、 31、中部的可充 气或充水的囊袋12、 22、 32和覆盖于囊袋上方的柔性外套体14、 24、 34组成, 头枕托、颈枕托和侧枕托上的外套体可分别独立设置或者连接成一体,外套体 将整个托架都包覆住或者至少包覆至托架的底部外周缘。颈枕托托架与头枕托 托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以插接等可拆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上述囊袋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颈枕,它包括纵向连接的头枕托(1)和颈枕托(2),头枕托和颈枕托的高度、弧度分别与人体头部和颈部的高度、弧度相适应,其特征在于:颈枕托的横向宽度小于头枕托的横向宽度、且略大于或等于人体颈部的横向宽度;头枕托的横向宽度大于人体头部的横向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护颈枕,它包括纵向连接的头枕托(1)和颈枕托(2),头枕托和颈枕托的高度、弧度分别与人体头部和颈部的高度、弧度相适应,其特征在于颈枕托的横向宽度小于头枕托的横向宽度、且略大于或等于人体颈部的横向宽度;头枕托的横向宽度大于人体头部的横向宽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头枕托的横向两侧分别 设有侧枕托(3),侧枕托的纵向宽度小于头枕托的纵向宽度、且大于或等于人 体头顶盖到脸颊骨的宽度距离。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托、颈枕托和侧枕托均由底部的托架(11、 21、 31)、中部的可充气或充水的囊袋(12、 22、 32)和覆盖于囊袋上方的柔性外套体(14、 24、 34)组成,外套体将整个托架 都包覆住或者至少包覆至托架的底部外周缘。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上设有可启闭 的充气或充水口 (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山
申请(专利权)人:陈春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