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剑扬专利>正文

颈椎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6733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椎枕,包括依次设置的颈枕外壳、头部托盘和顶部外壳,颈枕外壳为弧形隆起状,头部托盘为左右两侧高中间低的弧形凹面状,颈枕外壳的高度高于头部托盘底部的高度。颈枕外壳远离头部托盘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对颈椎进行振动按摩的振动器,另一侧底部设有多个出风孔;顶部外壳设有多个风向可调的出风口;枕头本体内还设有驱动头部托盘左右摆动的摆动机构、用于向出风孔和出风口输出热风的供风装置以及电源;颈椎枕还包括控制供风装置、振动器和摆动机构相继工作的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供风装置、振动器和摆动机构相继工作,三者循序渐进地使用,有利于颈椎曲度的恢复,有效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使用安全可靠且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枕
技术介绍
颈椎病大多由于风寒、潮湿、枕头不适或卧姿不当、颈肌劳损、头颈部长时间单一姿势、姿势不良或过度疲劳等造成颈椎间盘、棘突间关节及肌肉、韧带等劳损所致,有时外伤也能引发颈椎病。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会导致颈肌的痉挛、劳累或肌力不平衡而出现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造成颈椎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颈椎小关节失稳、椎关节错位以及关节腔隙变窄等状况的出现,进而导致颈部肌肉纤维和韧带水肿、变性、肥厚以及颈椎椎体摩擦增生,从而刺激了椎动脉和颈神经根背侧支及副神经发病。治疗缓解颈椎病痛的现有技术手段主要为机械牵引或电极刺激缓解病痛等方法,目前,这些技术方案主要有如下不足:在肩颈部肌肉没有完全放松或者还很强直的情况下直接采用机械或头部自身重力对变形的颈椎曲度进行牵引,这种方式会加重肌肉、血管、神经的损害,不利于颈椎曲度的恢复,还会人为造成颈椎病复发。一定强度的电流可以刺激颈部肌肉和神经,但仅能缓解颈椎周围的病痛和疲劳,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颈椎关节变形、粘连形成的颈椎曲度变形的问题。治疗颈椎病的关键是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针对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的技术,但没有涉及到对已经变形的颈椎曲度的回位和僵硬的颈部肌肉的松弛。现有的颈椎病防治仪器,都采用霸王硬上弓的方式强加给病人使用,贸然使用这些仪器会加重颈椎病情,这种情况在临床使用中较为常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颈椎枕,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颈椎枕,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症状并能缓解头痛、肩周炎病痛。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颈椎枕,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颈枕外壳、头部托盘和顶部外壳,所述颈枕外壳为弧形隆起状,所述头部托盘为左右两侧高中间低的弧形凹面状,所述颈枕外壳的高度高于头部托盘底部的高度;所述颈枕外壳远离所述头部托盘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对颈椎进行振动按摩的振动器,靠近所述头部托盘的一侧底部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顶部外壳设有多个风向可调的出风口 ;所述枕头本体内还设有驱动所述头部托盘左右摆动的摆动机构、用于向所述出风孔和出风口输出热风的供风装置以及电源,所述摆动机构和振动器的工作电路以及供风装置的制风工作电路和加热工作电路均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颈椎枕还包括控制供风装置、振动器和摆动机构相继工作的控制单元。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电机、曲柄、连杆、摇杆和转轴;所述曲柄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摇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销接,摇杆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沿所述头部托盘的中轴线设置且通过多个轴承支承,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多个连接块,所述头部托盘与所述多个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托盘向左或向右摆动的角度为30° ~60°。进一步地,所述供风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顶部外壳内左右两侧的两个热风机,所述两个热风机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热风管与枕头本体左右两侧的出风孔和出风口连接,两个热风机的电热丝加热回路以及两个热风机的制风回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颈椎枕还包括遥控器,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于电源内的主控单片机和设于所述遥控器内的遥控单片机,所述遥控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主控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各工作电路上分别设有一继电器,各继电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主控单片机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遥控器包括可切换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的模式选择按钮、热风功能按钮、振动功能按钮和摆动功能按钮,各按钮分别与所述遥控单片机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模式下,主控单片机控制所述供风装置的制风工作电路和加热工作电路、振动器的工作电路、摆动机构的工作电路相继工作。进一步地,所述供风装置、振动器和摆动机构的工作时间分别为5分钟。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输入端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机构的工作电路包括使所述头部托盘复位的复位电路;所述遥控器还包括使所述头部托盘复位且停止摆动以及使所述供风装置和振动器均停止工作的复位开关按钮,所述复位开关按钮与所述遥控单片机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隆起的颈枕外壳垫高颈椎,使颈椎处于自然牵引状态。通过设置供风装置输出热风,可对肩、颈和头部进行祛寒、除湿,加速血液循环;相较于其它发热体与皮肤直接接触或红外发热等方式,使用热风不受形状限制,热量范围较大,肩、颈和头部均能感受,且温和气流对身体的按摩,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通过设置振动器,小振幅的反复振动可以使粘连的肌纤维、椎体和小关节逐步松解分离。通过设置摆动机构,使得头部在摆动过程中,更多的颈肩部关节、肌肉、韧带及其它软组织参与一张一弛的运动,促进变形的肌肉、血管和椎体关节复位。本技术通过控制供风装置、振动器和摆动机构相继工作,三者循序渐进地使用,有利于颈椎曲度的恢复,有效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使用安全可靠且舒适。本技术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遥控器的手动/自动模式切换,使用较为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颈椎枕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部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单元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颈椎枕,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颈枕外壳1、头部托盘2和顶部外壳3,所述颈枕外壳I为弧形隆起状,所述头部托盘2为左右两侧高中间低的弧形凹面状,所述颈枕外壳I的高度高于头部托盘2底部的高度;所述颈枕外壳I远离所述头部托盘2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对颈椎进行振动按摩的振动器7,靠近所述头部托盘2的一侧底部设有多个出风孔4 ;所述顶部外壳3设有多个风向可调的出风口 5 ;所述枕头本体内还设有驱动所述头部托盘2左右摆动的摆动机构、用于向所述出风孔4和出风口 5输出热风的供风装置以及电源,所述摆动机构和振动器7的工作电路以及供风装置的制风工作电路和加热工作电路均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颈椎枕还包括控制供风装置、振动器7和摆动机构相继工作的控制单元。其中,颈椎外壳I与头部托盘2之间有一定间距,所述多个出风孔4即设置在此间距之间,对颈部进行热风按摩,出风孔4的位置、形状和数量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振动器7与颈枕外壳I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安装和存放,便于振动器7的检修和更换,振动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椎枕,包括枕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颈枕外壳、头部托盘和顶部外壳,所述颈枕外壳为弧形隆起状,所述头部托盘为左右两侧高中间低的弧形凹面状,所述颈枕外壳的高度高于头部托盘底部的高度;所述颈枕外壳远离所述头部托盘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对颈椎进行振动按摩的振动器,靠近所述头部托盘的一侧底部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顶部外壳设有多个风向可调的出风口;所述枕头本体内还设有驱动所述头部托盘左右摆动的摆动机构、用于向所述出风孔和出风口输出热风的供风装置以及电源,所述摆动机构和振动器的工作电路以及供风装置的制风工作电路和加热工作电路均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颈椎枕还包括控制供风装置、振动器和摆动机构相继工作的控制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扬
申请(专利权)人:张剑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