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晓林专利>正文

颈椎修复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829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修复枕,包括颈枕和侧枕,颈枕内填充有由按摩球和樟木球混合而成的填充物,侧枕内填充有红外线棉,颈枕和侧枕同轴线设置;颈枕外壳由三块相同的颈枕片缝制而成,三块颈枕片以颈枕的轴线为中心均匀环布,相邻两颈枕片依次缝制连接从而形成颈枕外壳;每个侧枕外壳由三块相同的侧枕片缝制而成,三块侧枕片以侧枕的轴线为中心均匀环布,相邻两侧枕片依次缝制连接并且三块侧枕片的外端部缝合从而形成侧枕外壳,每块颈枕片的两端分别与其位于同一面的侧枕片的内端缝制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根据人体力学,使枕头紧密结合颈椎生理曲度,颈枕部分使用黄豆和樟木球组成的填充物,实现千点支撑、自然托举、全方位按摩、顶推复位。(*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颈椎修复枕
技术介绍
一个理想的枕头,能够在睡眠中解除颈椎肌肉、韧带的疲劳并达到颈椎复位。颈椎病发病的内因多为肾气不足而导致元气耗伤,致使卫阳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导致颈部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外因为长期颈椎劳损,椎间盘退变钙化、颈部软组织及韧带钙化而松弛,致使颈椎突出,压迫神经,影响大脑供氧供血。其症状为颈椎酸痛僵硬,头晕麻木,肩背疼痛,活动受限,并伴有失眠、多梦,心脑血管患者夜间猝死的机率增大,促使更年期妇女皮肤粗糙,心情抑郁,严重者可致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睡眠中解除颈椎肌肉、韧带疲劳并达到颈椎复位的颈椎修复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颈枕和连接在颈枕两端的侧枕,所述颈枕内填充有由按摩球和樟木球混合而成的填充物,所述侧枕内填充有红外线棉,所述颈枕和侧枕同轴线设置,所述侧枕由与颈枕连接端向外端逐渐外扩;颈枕外壳由三块相同的颈枕片缝制而成,所述三块颈枕片以颈枕的轴线为中心均匀环布,所述相邻两颈枕片依次缝制连接从而形成颈枕外壳;所述每个侧枕外壳由三块相同的侧枕片缝制而成,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椎修复枕,其特征是包括颈枕(1)和连接在颈枕(1)两端的侧枕(2),所述颈枕(1)内填充有由按摩球和樟木球混合而成的填充物,所述侧枕(2)内填充有红外线棉,所述颈枕(1)和侧枕(2)同轴线设置,所述侧枕(2)由与颈枕(1)连接端向外端逐渐外扩;所述颈枕(1)外壳由三块相同的颈枕片缝制而成,所述三块颈枕片以颈枕(1)的轴线为中心均匀环布,所述相邻两颈枕片依次缝制连接从而形成颈枕外壳;所述每个侧枕(2)外壳由三块相同的侧枕片(21)缝制而成,所述三块侧枕片(21)以侧枕的轴线为中心均匀环布,所述相邻两侧枕片(21)依次缝制连接并且三块侧枕片(21)的外端部缝合从而形成侧枕(2)外壳,所述每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修复枕,其特征是包括颈枕(1)和连接在颈枕(1)两端的侧枕(2),所述颈枕(1)内填充有由按摩球和樟木球混合而成的填充物,所述侧枕(2)内填充有红外线棉,所述颈枕(1)和侧枕(2)同轴线设置,所述侧枕(2)由与颈枕(1)连接端向外端逐渐外扩;所述颈枕(1)外壳由三块相同的颈枕片缝制而成,所述三块颈枕片以颈枕(1)的轴线为中心均匀环布,所述相邻两颈枕片依次缝制连接从而形成颈枕外壳;所述每个侧枕(2)外壳由三块相同的侧枕片(21)缝制而成,所述三块侧枕片(21)以侧枕的轴线为中心均匀环布,所述相邻两侧枕片(21)依次缝制连接并且三块侧枕片(21)的外端部缝合从而形成侧枕(2)外壳,所述每块颈枕片的两端分别与其位于同一面的侧枕片(21)的内端缝制为一体,从而使颈枕(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晓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