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侍东专利>正文

整体式顶针力度限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53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式顶针力度限制单元,主要是在传统的顶针力度限制单元的基础上,将原有的滑杆采用的均为钢球和滑杆组合单元,改为整体的球心凸头合金滑杆,加工和安装更加简单。为了在限制器空间有限的地方,能够复位,原有的外套构件增加了凸出的法兰,作为一个受力点,用专用的工装将球心凸头合金滑杆向里推,直至重新啮合。采用碟簧弹性原理,超载时产生碟簧变形,从而吸收过载产生的瞬间破坏性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体式顶针力度限制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限制设备,具体来讲是一种整体式顶针力度限制单元,属于动力传输

技术介绍
无论是扭矩传递,还是直线推拉力传递,均有可能发生超载现象。现有控制技术基本都是通过电流来控制,或者采用传统的保险轴等方式。而且目前的的滑杆都是钢球和滑杆的组合,生产和制作很是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自我蓄能承载并且能够快速复位的整体式顶针力度限制单元。本技术专利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整体式顶针力度限制单元,安装在主动侧和从动侧之间用于限制两者在预设力矩范围内同步运动,包括安装在主动侧内的滑杆和安装在从动侧内的凹槽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侧的安装孔内固定有外套,所述外套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下部外凸形成一圈挡环,位于挡环上方的滑杆外壁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制动钢球、挡块、碟簧和调节螺母,所述挡块的内圈具有上窄下宽的锥形腔结构,所述制动钢球置于锥形腔、滑杆和挡圈围成的空间中,所述挡圈和外套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制动钢球的直径,碟簧上方的调节螺母与外套的内壁之间形成螺纹连接。挡块的锥形腔具有一定的阻尼效果碟簧弹性原理,超载时产生碟簧变形,从而吸收过载产生的瞬间破坏性能量。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进一步的,挡环具有上窄下宽的锥形台结构和与锥形台下底面等径的柱形挡环,其中锥形台顶部与外套内壁之间的间隙大于制动钢球的直径,当处于啮合状态时、所述制动钢球置于锥形腔、滑杆外壁和锥形台围成的空间中,当处于脱开状态时、所述制动钢球外滑至锥形腔、外套内壁和柱形挡环围成的空间中。进一步的,滑杆的上端穿过调节螺母的中心轴向通孔并可在该通孔中上下移动,所述滑杆的的下端为与凹槽座形状适配的球形凸头。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的底部内凸形成一圈承载环,所述承载环的内径与挡环柱形挡环的外径基本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外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主动侧,所述凹槽座装配在从动侧预设的安装孔中。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的外壁上设有突出法兰。进一步的,挡块和制动钢球采用金属材料。一种整体式顶针力度限制单元的复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卡钳和顶杆,所述顶杆螺接所述顶板,所述卡钳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顶板,所述卡钳的另一端设有卡接突出法兰的卡嘴,当所述卡钳卡接所述突出法兰时,所述顶杆的端部刚好对应滑杆的上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调整调节螺母的松紧可以改变松紧控制碟簧组产生压紧力的大小和挡环和制动钢球之间阻尼力的大小,通过改变碟簧的间距、细径的大小,可获得外形尺寸相同,而具有不同刚度、阻尼特性和不同承载量的系列产品。2、滑杆在垂直方向上依靠碟簧实现减震,滑杆在水平方向上的冲击依靠挡环和制动钢球的摩擦力来控制。3、外套做成带有台阶形状包裹在滑杆上,水平冲击时可以有效防止内部结构发生非线性刚性碰撞。4、调节螺母和外套之间采用可调节的螺纹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工程的要求,通过螺纹调节碟簧的压缩量,实现同刚度不同的负载,便于产品系列化。5、挡块和制动钢球采用金属材料,不易磨损,有效提高顶针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啮合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脱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顶针复位示意图;图中:1.凹槽座2.球心凸头合金滑杆3.外套4.制动钢球5.挡块6.碟簧组7.调节螺母8.内六角螺栓9.突出法兰10.主动侧11.从动侧12.顶杆13.顶板14.卡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了解,现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专利是如何实施的:一种整体式顶针力度限制单元,安装在主动侧10和从动侧11之间用于限制两者在预设力矩范围内同步运动,包括安装在主动侧内的滑杆2和安装在从动侧内的凹槽座1,主动侧的安装孔内固定有外套3,外套3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滑杆2,滑杆2的上端穿过调节螺母7的中心轴向通孔并可在该通孔中上下移动,所述滑杆2的的下端为与凹槽座1形状适配的球形凸头。滑杆2的下部外凸形成一圈挡环,位于挡环上方的滑杆2外壁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制动钢球4、挡块5、碟簧组6和调节螺母7,所述挡块5的内圈具有上窄下宽的锥形腔结构,所述制动钢球4置于锥形腔、滑杆2和挡圈围成的空间中,挡块5的锥形腔具有一定的阻尼效果,超载时产生碟簧组6变形,从而吸收过载产生的瞬间破坏性能量。挡圈和外套3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制动钢球4的直径,碟簧组6上方的调节螺母7与外套3的内壁之间形成螺纹连接。挡块5和制动钢球4采用金属材料。挡环具有上窄下宽的锥形台结构和与锥形台下底面等径的柱形挡环,其中锥形台顶部与外套3内壁之间的间隙大于制动钢球4的直径,当处于啮合状态时、所述制动钢球4置于锥形腔、滑杆2外壁和锥形台围成的空间中,当处于脱开状态时、所述制动钢球4外滑至锥形腔、外套3内壁和柱形挡环围成的空间中。外套3的底部内凸形成一圈承载环,承载环的内径与挡环柱形挡环的外径基本一致。外套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主动侧,所述凹槽座1装配在从动侧预设的安装孔中。外套3的外壁上设有突出法兰9。一种整体式顶针力度限制单元的复位工具,包括顶板13、卡钳14和顶杆12(优选外六角螺栓),顶杆12螺接顶板13,卡钳14的一端转动连接顶板13,卡钳14的另一端设有卡接突出法兰9的卡嘴,当卡钳14卡接突出法兰9时,顶杆12的端部刚好对应滑杆2的上端。本技术是通过8个部件组成顶针力度限制单元,实现过载脱开的功能。将球形凸头合金滑杆2、制动钢球4、挡块5和碟簧组6依次装入外套3内,通过调节螺母7的松紧控制碟簧组6产生压紧力的大小。分别将凹槽座1装入从动的安装孔内,内六角螺栓8将顶针力度限制单元和主动侧连接,此时球形凸头合金滑杆2的球头正好和凹槽座1处于啮合状态。从动侧受力后推着球形凸头合金滑杆2向另一侧滑动,超过设定的压紧力时,球形凸头合金滑杆2向上弹出,滑出凹槽座1,球形凸头合金滑杆2滑动到一定位置被制动钢球4卡住不再向上滑动。此时主、从动分离,实现过载分离功能。顶针的外套3构件增加了凸出法兰9,作为一个受力点,用专用的工装卡在凸出的法兰处(如图3),将球心凸头合金滑杆2向里推,直至重新啮合,此时能听到一个明显的咔嚓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式顶针力度限制单元,安装在主动侧和从动侧之间用于限制两者在预设力矩范围内同步运动,包括安装在主动侧内的滑杆和安装在从动侧内的凹槽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侧的安装孔内固定有外套,所述外套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下部外凸形成一圈挡环,位于挡环上方的滑杆外壁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制动钢球、挡块、碟簧和调节螺母,所述挡块的内圈具有上窄下宽的锥形腔结构,所述制动钢球置于锥形腔、滑杆和挡圈围成的空间中,所述挡圈和外套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制动钢球的直径,碟簧上方的调节螺母与外套的内壁之间形成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30 CN 20192184934441.一种整体式顶针力度限制单元,安装在主动侧和从动侧之间用于限制两者在预设力矩范围内同步运动,包括安装在主动侧内的滑杆和安装在从动侧内的凹槽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侧的安装孔内固定有外套,所述外套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下部外凸形成一圈挡环,位于挡环上方的滑杆外壁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制动钢球、挡块、碟簧和调节螺母,所述挡块的内圈具有上窄下宽的锥形腔结构,所述制动钢球置于锥形腔、滑杆和挡圈围成的空间中,所述挡圈和外套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制动钢球的直径,碟簧上方的调节螺母与外套的内壁之间形成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顶针力度限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挡环具有上窄下宽的锥形台结构和与锥形台下底面等径的柱形挡环,其中锥形台顶部与外套内壁之间的间隙大于制动钢球的直径,当处于啮合状态时、所述制动钢球置于锥形腔、滑杆外壁和锥形台围成的空间中,当处于脱开状态时、所述制动钢球外滑至锥形腔、外套内壁和柱形挡环围成的空间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侍东赵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侍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