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102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盒体的底部卡接有底盖,底盖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锁紧机构,盒体的内腔顶部卡接有透光罩,透光罩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紫外线照射灯,透光罩的左侧壁开设有穿线通孔,盒体的内腔左侧壁顶部嵌合安装有通电座,通电座的左侧壁贯穿盒体的左侧壁,盒体的内腔前后两侧壁之间的左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承载板,第一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承载板,盒体的前后两侧壁右端均嵌合安装有弹性防护手套,盒体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观察窗,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顶部分别自前向后等间距开设有容纳通孔,单组容纳通孔的内腔均设置有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降低检测人员被被感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
本技术涉及试剂盒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因2019年的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通常检测人员在检测时,多数是直接在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下操作,这样检测人员有被感染的可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降低检测人员被被感染的可能性。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卡接有底盖,所述底盖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盒体的内腔顶部卡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底部卡接有底盖(2),所述底盖(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锁紧机构(3),所述盒体(1)的内腔顶部卡接有透光罩(4),所述透光罩(4)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紫外线照射灯(5),所述透光罩(4)的左侧壁开设有穿线通孔(6),所述盒体(1)的内腔左侧壁顶部嵌合安装有通电座(14),所述通电座(14)的左侧壁贯穿盒体(1)的左侧壁,且通电座(14)与紫外线照射灯(5)电性连接;/n所述盒体(1)的内腔前后两侧壁之间的左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承载板(8),所述第一承载板(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承载板(9),且第二承载板(9)的左侧壁与盒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底部卡接有底盖(2),所述底盖(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锁紧机构(3),所述盒体(1)的内腔顶部卡接有透光罩(4),所述透光罩(4)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紫外线照射灯(5),所述透光罩(4)的左侧壁开设有穿线通孔(6),所述盒体(1)的内腔左侧壁顶部嵌合安装有通电座(14),所述通电座(14)的左侧壁贯穿盒体(1)的左侧壁,且通电座(14)与紫外线照射灯(5)电性连接;
所述盒体(1)的内腔前后两侧壁之间的左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承载板(8),所述第一承载板(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承载板(9),且第二承载板(9)的左侧壁与盒体(1)的内腔左侧壁相固接,所述盒体(1)的前后两侧壁右端均嵌合安装有弹性防护手套(10),且两组弹性防护手套(10)相互贴近的一端均伸入盒体(1)的内腔,所述盒体(1)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观察窗(11),两组所述观察窗(11)的内腔均安装有透明树脂板(12),所述盒体(1)的顶部铰接有提手(13);
所述第一承载板(8)和第二承载板(9)的顶部分别自前向后等间距开设有容纳通孔(15),单组所述容纳通孔(15)的内腔均设置有夹紧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螺纹柱,所述螺纹柱是由短柱(302)、下半柱(304)和上半柱(305)组合而成,所述下半柱(304)和上半柱(305)均位于短柱(302)的右侧,且下半柱(304)位于上半柱(305)的底部,所述下半柱(304)的右侧与底盖(2)相固接,所述上半柱(305)的右侧与盒体(1)相固接,所述短柱(302)的外壁螺接有紧固环圈(303),所述短柱(302)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隆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