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豪专利>正文

一种自行车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72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行车坐垫,涉及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该自行车坐垫包括前鼻、骑乘面、尾翼和坐垫底板。骑乘面包括正坐面、依靠面和横向凹槽,正坐面为平面,横向凹槽、依靠面和正坐面沿第一预设方向依次连接,横向凹槽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依靠面远离正坐面的一侧和依靠面靠近正坐面的一侧具有高度差。前鼻和横向凹槽远离依靠面的一侧相互连接,尾翼和正坐面远离依靠面的一侧相互连接或一体成型。前鼻、骑乘面和尾翼均设置于坐垫底板上。该自行车坐垫通过在前鼻和正坐面中间设计一个横向凹槽,让用户会阴部与坐垫接触位置空出来,会阴部不再承受身体的重量,从而不再疼痛,体重全部转移到臀部“坐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坐垫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配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行车坐垫。
技术介绍
自行车坐垫是骑行时与屁股直接接触的自行车配件,由4部分构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窄型细长的硬座垫,一般常于运动型单车。另一种是宽大而软的舒适型座垫,较常见于入门车种或休闲取向的单车。但现有的这两种坐垫都不能完全缓解疼痛。现有的部分自行车坐垫中采用纵向凹槽,以减小疼痛部位的范围。但是其缓解疼痛的效果也不明显,在骑乘自行车过久之后,容易出现“屁股疼”和“蛋疼”的现象,能适度缓解疼痛,但解决程度不够理想。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缓解疼痛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坐垫,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其通过在前鼻和正坐面中间设计一个横向凹槽,让用户会阴部与坐垫接触位置空出来,会阴部不再承受身体的重量,从而不再疼痛,体重全部转移到臀部“坐骨”。由传统的“骑”姿改为“坐”姿,彻底减小骑自行车时的疼痛感,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坐垫,其包括前鼻、骑乘面、尾翼和坐垫底板。骑乘面包括正坐面、依靠面和横向凹槽,正坐面为平面,横向凹槽、依靠面和正坐面沿第一预设方向依次连接,横向凹槽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依靠面远离正坐面的一侧和依靠面靠近正坐面的一侧具有高度差。前鼻和横向凹槽远离依靠面的一侧相互连接,尾翼和正坐面远离依靠面的一侧相互连接或一体成型。前鼻、骑乘面和尾翼均设置于坐垫底板上。该自行车坐垫通过在前鼻和正坐面中间设计一个横向凹槽,让用户会阴部与坐垫接触位置空出来,会阴部不再承受身体的重量,从而不再疼痛,体重全部转移到臀部“坐骨”。由传统的“骑”姿改为“坐”姿,彻底减小骑自行车时的疼痛感。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相互垂直。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垂直,即使得横向凹槽和坐垫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从而更好的使得用户的会阴部能搁置于横向凹槽内,避免会阴部长时间挤压造成疼痛感和损伤。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凹槽为弧形凹槽,前鼻、骑乘面和尾翼一体成型,且前鼻、骑乘面、尾翼和坐垫底座配合形成第一填充腔,第一填充腔内由坐垫填充体填充。将前鼻、骑乘面和尾翼一体设置,能使得该自行车坐垫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一体化的设置使其在具备美观性的同时,也更加整体,利于工业生产加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凹槽为空心凹槽,空心凹槽隔断前鼻和骑乘面,前鼻和坐垫底座配合形成第二填充腔,骑乘面、尾翼和坐垫配合形成第三填充腔,第二填充腔和第三填充腔内均由坐垫填充体填充。将横向凹槽设置为空心凹槽,即采用分体化的设置,将前鼻和骑乘面相互隔断。分体化的结构形式,能避免对横向凹槽进行加工,同时,减少坐垫填充体的使用,从而缩小工业生产成本。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自行车坐垫还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纵向凹槽,第三填充腔被纵向凹槽隔断形成第三填充腔的第一子腔和第三填充腔的第二子腔。纵向凹槽能将第三填充腔隔断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从而利于屁股两侧分别能够与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接触,从而减小屁股与自行车坐垫的接触疼痛部位,缓解疼痛感。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相同。相同的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符合人体生理结构,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感。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依靠面远离正坐面的一侧低于依靠面靠近正坐面的一侧。依靠面远离正坐面的一侧低于依靠面靠近正坐面的一侧,即依靠面为具有一定倾斜度的倾斜面,以利于用户在骑行过程中随时替换臀部跟坐垫的接触位置,改变受力大小以缓解“屁股疼”。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尾翼和骑乘面的连接处圆弧过渡。圆弧过渡的尾翼和骑乘面在具备美观性的同时,不会出现尖角划伤用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自行车坐垫还包括坐垫坐弓和坐垫立管,坐垫底板上设置有卡接槽,坐垫坐弓和卡接槽相互卡接,坐垫立管和坐垫坐弓相互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坐垫立管包括立管本体和安装腔,坐垫坐弓和安装腔可拆卸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该自行车坐垫通过在前鼻和正坐面中间设计一个横向凹槽,让用户会阴部与坐垫接触位置空出来,会阴部不再承受身体的重量,从而不再疼痛,体重全部转移到臀部“坐骨”。由传统的“骑”姿改为“坐”姿,彻底减小骑自行车时的疼痛感,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2)坐垫的正坐区长时间骑行坐立也会疼痛。骑行者会不时根据身体状况或者路况改变骑姿以缓解“屁股疼”或者更好的用力。“依靠面”和“正坐面”的设计可以在骑行过程中随时替换臀部跟坐垫的接触位置,改变受力大小以缓解“屁股疼”,也可以更好的适应上坡、下坡、平路等不同用力方式以及坐垫调高、调矮等不同骑姿时身体与坐垫的接触情况。3)保留传统坐垫前鼻,让骑行者更好的控制自行车的左右平衡。也更容易保证臀部在坐垫上居中坐立。同时也弥补了横凹槽设计带来的对坐垫以及自行车的平衡控制不足的缺陷。外观看起来也更接近人们对坐垫的传统认知,更容易被大家接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自行车坐垫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骑”和“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三种不同的自行车坐垫疼痛部位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自行车坐垫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自行车坐垫的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自行车坐垫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自行车坐垫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自行车坐垫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自行车坐垫;10-前鼻;11-骑乘面;111-正坐面;112-依靠面;113-横向凹槽;12-尾翼;13-坐垫底板;14-第一填充腔;15-第二填充腔;16-第三填充腔;161-第一子腔;162-第二子腔;163-纵向凹槽;17-坐垫坐弓;18-坐垫立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鼻、骑乘面、尾翼和坐垫底板,/n所述骑乘面包括正坐面、依靠面和横向凹槽,所述正坐面为平面,所述横向凹槽、所述依靠面和所述正坐面沿第一预设方向依次连接,所述横向凹槽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所述依靠面远离所述正坐面的一侧和所述依靠面靠近所述正坐面的一侧具有高度差;/n所述前鼻和所述横向凹槽远离所述依靠面的一侧相互连接,所述尾翼和所述正坐面远离所述依靠面的一侧相互连接或一体成型;/n所述前鼻、所述骑乘面和所述尾翼均设置于所述坐垫底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15 CN 20192199310371.一种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鼻、骑乘面、尾翼和坐垫底板,
所述骑乘面包括正坐面、依靠面和横向凹槽,所述正坐面为平面,所述横向凹槽、所述依靠面和所述正坐面沿第一预设方向依次连接,所述横向凹槽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所述依靠面远离所述正坐面的一侧和所述依靠面靠近所述正坐面的一侧具有高度差;
所述前鼻和所述横向凹槽远离所述依靠面的一侧相互连接,所述尾翼和所述正坐面远离所述依靠面的一侧相互连接或一体成型;
所述前鼻、所述骑乘面和所述尾翼均设置于所述坐垫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槽为弧形凹槽,所述前鼻、所述骑乘面和所述尾翼一体成型,且所述前鼻、所述骑乘面、所述尾翼和所述坐垫底座配合形成第一填充腔,所述第一填充腔内由坐垫填充体填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槽为空心凹槽,所述空心凹槽隔断所述前鼻和所述骑乘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豪
申请(专利权)人:付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