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纵梁连接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71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左纵梁连接板,包括底板和盖体,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纵向加强筋,所述放置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横向加强筋,所述盖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减压板,所述减压板的内部设置有承重环,所述承重环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表面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盖体受到碰撞力时,通过挤压减压板与承重环底端的所连接的弹簧减少碰撞力,再通过挤压底板的横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再次的减少碰撞力,增强了连接板对碰撞力的承受,以及提高汽车车身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进而保障了车内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左纵梁连接板
本技术涉及连接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左纵梁连接板。
技术介绍
车架是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所以纵梁在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汽车的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等均含有纵梁,纵梁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型,也有的做成Z字型或者箱型等断面。但是目前的左纵梁连接板在受到碰撞力较大的时,容易断裂,不能较好的保护连接板对碰撞力的承受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左纵梁连接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左纵梁连接板,包括底板和盖体,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纵向加强筋,所述放置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加强筋,所述盖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减压板,所述减压板的内部设置有承重环,所述承重环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表面设置有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有四个且靠近底板的四角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三凹槽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有六块,所述橡胶垫的顶端与纵向加强筋的底端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盖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有四个且靠近盖体的四角处,所述卡扣与第一卡槽的长度与宽度相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盖体的侧壁设置有凸块,所述盖体的侧壁且位于凸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盖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放置板的长度宽度相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承重环有四个且靠近减压板的四角处,所述弹簧与支架有四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左纵梁连接板,设置有横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交错连接,中间设置有橡胶垫,可以更好的承受碰撞力以及震感。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左纵梁连接板,通过盖体与底板进行卡接进行两层承受碰撞力。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左纵梁连接板,盖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减压板,减压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承重环,承重环的底端设置有支架有弹簧,可以增加承受碰撞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左纵梁连接板的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左纵梁连接板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左纵梁连接板的盖体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左纵梁连接板的盖体的侧视图。图例说明:1、底板;2、第一卡槽;3、放置板;4、纵向加强筋;5、第一凹槽;6、橡胶垫;7、盖体;8、卡扣;9、减压板;10、承重环;11、弹簧;12、支架;13、第二凹槽;14、凸块;15、第二卡槽;16、第三凹槽;17、横向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左纵梁连接板:包括底板1和盖体7,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放置板3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凹槽5,用于放置纵向加强筋4,第一凹槽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纵向加强筋4,放置板3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凹槽16,第三凹槽16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加强筋17,盖体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减压板9,进行减少碰撞力,减压板9的内部设置有承重环10,承重环10受到压力压缩弹簧11进行减少碰撞力,承重环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2,用于支撑弹簧11复位,支架12的表面设置有弹簧11。底板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槽2,第一卡槽2有四个且靠近底板1的四角处,通过与卡扣8相扣紧固定装置,第三凹槽16的内部且位于横向加强筋17的顶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6,橡胶垫6有六块,橡胶垫6的顶端与纵向加强筋4的底端固定连接,横向加强筋17与纵向加强筋4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垫6可以减少碰撞力,盖体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扣8,卡扣8有四个且靠近盖体7的四角处,卡扣8与第一卡槽2的长度与宽度相等,方便与第一卡槽2进行相连接,盖体7的侧壁设置有凸块14,凸块14与第三凹槽16相连接,盖体7的侧壁且位于凸块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15,第二卡槽15与放置板3的凸起相连接,盖体7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与放置板3的长度宽度相等,承重环10有四个且靠近减压板9的四角处,弹簧11与支架12有四组,分解碰撞力。工作原理:使用该装置时,先将纵向加强筋4放入放置板3上的第一凹槽5,将横向加强筋17插入放置板3侧壁的第三凹槽16,纵向加强筋4与横向加强筋17的中间设置有橡胶垫6,将盖体7通过卡扣8卡接在第一卡槽2中,盖体7侧壁的凸块14与第二卡槽15与放置板3侧壁的凸起与第三凹槽16相卡接,放置板3的正面与第二凹槽13相连接,安装完毕后,当汽车受到碰撞力时,碰撞力通过减压板9传入承重环10,承重环10底端的支架12与弹簧11进行第一层减少碰撞力,碰撞力再通过盖体7传到底板1上的交错连接的纵向加强筋4与横向加强筋17与中间设置的橡胶垫6处进一步减少碰撞力。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左纵梁连接板,包括底板(1)和盖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纵向加强筋(4),所述放置板(3)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凹槽(16),所述第三凹槽(16)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加强筋(17),所述盖体(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减压板(9),所述减压板(9)的内部设置有承重环(10),所述承重环(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表面设置有弹簧(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左纵梁连接板,包括底板(1)和盖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纵向加强筋(4),所述放置板(3)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凹槽(16),所述第三凹槽(16)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加强筋(17),所述盖体(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减压板(9),所述减压板(9)的内部设置有承重环(10),所述承重环(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表面设置有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左纵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槽(2),所述第一卡槽(2)有四个且靠近底板(1)的四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左纵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16)的内部且位于横向加强筋(17)的顶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6),所述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秀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永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