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949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12
一种汽车用余热回收装置(1),具备:基体(2),供第一流体流通;及扁平流通管(5m、5n),以相对于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形成角度的方式延伸设置,且扁平面设置成沿着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供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流体流通,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和下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分别在与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并排设置多个扁平流通管(5m、5n),下游侧的扁平流通管(5n)中的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51n)设置成在流动方向上与上游侧的扁平流通管(5m)不重叠,并且以使上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与下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之间进行U形转弯的方式构成供第二流体流通的流路。能够显著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能够将冷却水等进行热交换的流体向与导入侧相同的一侧导出,能够提高车辆内的设置部位的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汽车用余热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收汽车的内燃机的排气等的余热并进行利用的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利用汽车的内燃机中产生的排气的余热对冷却水进行加热并回收余热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汽车用余热回收装置,其具备废气导入部、热回收路、迂回路、热回收器和阀,该废气导入部供内燃机中产生的排气导入,该热回收路与废气导入部的下游侧上部连接,该迂回路设于热回收路的下方并与废气导入部的下游侧下部连接,该热回收器安置于迂回路的上表面并利用从热回收路传送的排气来加热冷却水,该阀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迂回路及热回收路的上游或下游并通过将迂回路或热回收路关闭来限制排气的流动。在该余热回收装置的热回收器中,在核心壳体内设有多个供废气通过的扁平管状的加热板,利用向加热板流动的废气的热来加热在核心壳体内流动的冷却水。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317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对于汽车用余热回收装置,除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的要求以外,还寻求能够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基体,供第一流体流通;及/n扁平流通管,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形成角度的方式延伸设置,且扁平面设置成沿着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扁平流通管供与所述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流体流通,/n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和下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分别构成为在与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并排设置多个所述扁平流通管,/n所述下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的所述扁平流通管中的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设置成在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与所述上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的所述扁平流通管不重叠,/n并且,以使所述上游侧的扁平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06 JP 2018-1474501.一种汽车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体,供第一流体流通;及
扁平流通管,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形成角度的方式延伸设置,且扁平面设置成沿着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扁平流通管供与所述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流体流通,
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和下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分别构成为在与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并排设置多个所述扁平流通管,
所述下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的所述扁平流通管中的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设置成在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与所述上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的所述扁平流通管不重叠,
并且,以使所述上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与所述下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之间进行U形转弯的方式构成供所述第二流体流通的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和所述下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一起插通于同一传热翅片,
并且,在所述上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和所述下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延伸的管路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传热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用余热回收装置具备:
所述上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的每个所述扁平流通管的一端开口开放的第一分区部;及
所述下游侧的扁平流通管组的每个所述扁平流通管的一端开口开放且与所述第一分区部分区的第二分区部,
从外部向所述第一分区部和所述第二分区部中的任一方导入所述第二流体,从所述第一分区部和所述第二分区部中的另一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孝范
申请(专利权)人:三惠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