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71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4:06
一种抛光机,包括有一旋转座及一工件轴。旋转座连接于一第一马达而可以一第一轴向为中心转动,且旋转座伸出一左支撑架及一右支撑架。工件轴沿一第二轴向延伸,其中第二轴向垂直于第一轴向,此工件轴上可组装待加工的工件。工件轴的一端以一轴连接部连接左支撑架,另一端以一轴定位部连接右支撑架。工件轴连接于一第二马达而可以第二轴向为中心转动,并带动工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次可处理的工件数量多,且可带动工件产生两个不同轴向的旋转,进而使工件与抛光磨料更全面地接触,提升抛光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机
本技术与表面加工机具有关,尤指一种抛光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工件抛光方式多以人力手持抛光机沿工件表面方向进行,然而以人工方式进行势必会受限于操作者的技术,难以确保抛光品质,且对于一些细小或复杂形状的工件,也无法以人工方式来进行。因此有流体研磨加工机的出现,通过转动工件并与流体的磨料接触以进行抛光,对于体积较小或形状复杂的工件可取得良好的成果。习知的流体研磨加工机,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M517058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具有一以支架驱动转轴连接的支架,该支架上设有复数个工件驱动转轴,各工件驱动转轴分别连接一工件。据此,各工件可在被工件驱动转轴驱动转动的同时,由于该支架更受到支架驱动转轴的驱动,使各工件随着支架而多形成一个转动动作,进而提升抛光效果。只是前述习知装置中,该支架上所能装设的工件数量固定,故单次作业能处理的工件有限,当待抛光的工件量大时则需要许多工时才能处理完毕。又该支架驱动转轴及该工件驱动转轴所进行的转动轴向相同,则工件虽然可形成两个转动动作,却仍仅在一个轴向上转动,以致抛光效果的提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机,其一次可处理的工件数量多,且可带动工件产生两个不同轴向的旋转,进而使工件与抛光磨料更全面地接触,提升抛光的工作效率。为达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抛光机,其包括有:一旋转座,其连接于一第一马达而可以一第一轴向为中心转动,该旋转座伸出一左支撑架及一右支撑架;一沿一第二轴向延伸的工件轴,其中该第二轴向垂直于该第一轴向,该工件轴上可组装待加工的工件,该工件轴的一端以一轴连接部连接该左支撑架,另一端以一轴定位部连接该右支撑架,该工件轴连接于一第二马达而可以该第二轴向为中心转动,并带动工件转动。较佳地,该右支撑架枢设于该旋转座而可相对枢摆,且以一定位件固定于该旋转座上。较佳地,该轴连接部面对该工件轴的一侧设有一十字凹槽及一凸柱,该工件轴设有一可与该十字凹槽密接的十字凸块以及一可与该凸柱密接的凹穴;该右支撑架面对该轴定位部的一侧设有一定位槽,该轴定位部设有一可枢设于该定位槽的枢转头部。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马达与该旋转座之间更设有一第一传动机构。于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马达与该第一马达设置于同一轴向,且该第二马达与该工件轴之间更设有一第二传动机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抛光机,其一次可处理的工件数量多,且可带动工件产生两个不同轴向的旋转,进而使工件与抛光磨料更全面地接触,提升抛光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抛光机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有一旋转座1及一工件轴2。该旋转座1与一第一马达31连接,可受该第一马达31驱动而以一第一轴向D1为中心转动;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轴向D1为直立方向。该旋转座1的两侧伸出一左支撑架11及一右支撑架12,其中该左支撑架11固定于该旋转座1,并设有一第二马达32;该右支撑架12枢设于该旋转座1而可相对枢摆,且在枢摆至工作位置后可以一定位件14固定于该旋转座1上,该定位件14包括有一可旋动的把手141,其连接有一螺杆142,通过转动把手141以将该螺杆142旋锁在该旋转座1上的一螺孔143中。该工件轴2以一第二轴向D2的方位设置于该左支撑架11与该右支撑架12之间,其中该第二轴向D2垂直于该第一轴向D1;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轴向D2为水平方向。该工件轴2的一端设有一轴连接部21,并与该第二马达32连接;该工件轴2的另一端设有一轴定位部22,并连接于该右支撑架12。上述该轴连接部21面对该工件轴2的一侧设有一十字凹槽211及一凸柱212,而该工件轴2设有一十字凸块23以及一凹穴24,该工件轴2以该十字凸块23及该凹穴24密接于该轴连接部21的十字凹槽211及凸柱212后,即可被该第二马达32通过该轴连接部21带动旋转。上述该右支撑架12面对该轴定位部22的一侧设有一定位槽121,而该轴定位部22设有一枢转头部221,该轴定位部22以该枢转头部221枢设于该定位槽121中。通过上述结构,该工件轴2用以装设待加工的工件4,其中只要在该工件轴2的长度范围内,则可装设任意数量的工件4,当待处理的工件数量较多时即可加快处理进程。在实际的使用上,该第一马达31驱动该旋转座1以该第一轴向D1为中心转动,即产生水平方向上的转动;与此同时,该第二马达32经由该轴连接部21驱动该工件轴2带着工件4以该第二轴向D2为中心转动,即产生直立方向上的转动。据此,工件4可形成水平与直立等两个轴向上的转动,而在沉入流体磨料的时候形成更加全面的接触,进而提升抛光效果。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以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为基础,而在该旋转座1的驱动方式上形成变化。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马达31与该旋转座1之间更设有一第一传动机构51,其中该第一传动机构51由连杆与齿轮的组合构成,而可将该第一马达31的动作传递至该旋转座1,以驱动该旋转座1以该第一轴向D1为中心转动,配合该第二马达32驱动该工件轴2以该第二轴向D2为中心转动的动作,可如同前述第一实施例地令工件4形成水平与直立等两个轴向上的转动,而在沉入流体磨料的时候形成更加全面的接触,进而提升抛光效果。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是以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为基础,而在该第二马达32的设置位置及该工件轴2的驱动方式上形成变化。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马达32设于该第一马达31上方,且与该第一马达31设置于同一轴向,细言之,该第二马达32的转轴321穿设于该第一马达31的转轴311之中;而该第二马达32与该工件轴2之间更设有一第二传动机构52,其中该第二传动机构52由连杆与齿轮的组合构成,而可将该第二马达32的动作传递至该工件轴2,以驱动该工件轴2以该第二轴向D2为中心转动,配合该第一马达31驱动该旋转座1以该第一轴向D1为中心转动的动作,可如同前述第一实施例地令工件4形成水平与直立等两个轴向上的转动,而在沉入流体磨料的时候形成更加全面的接触,进而提升抛光效果。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是以前述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为基础,而在该旋转座1的驱动方式上形成变化。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马达31与该旋转座1之间更设有一第一传动机构51,其中该第一传动机构51由连杆与齿轮的组合构成,而可将该第一马达31的动作传递至该旋转座1,以驱动该旋转座1以该第一轴向D1为中心转动,配合该第二马达32通过该第二传动机构52驱动该工件轴2以该第二轴向D2为中心转动的动作,可如同前述第三实施例地令工件4形成水平与直立等两个轴向上的转动,而在沉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一旋转座,其连接于一第一马达而可以一第一轴向为中心转动,该旋转座伸出一左支撑架及一右支撑架;/n一沿一第二轴向延伸的工件轴,其中该第二轴向垂直于该第一轴向,该工件轴上可组装待加工的工件,该工件轴的一端以一轴连接部连接该左支撑架,另一端以一轴定位部连接该右支撑架,该工件轴连接于一第二马达而可以该第二轴向为中心转动,并带动工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旋转座,其连接于一第一马达而可以一第一轴向为中心转动,该旋转座伸出一左支撑架及一右支撑架;
一沿一第二轴向延伸的工件轴,其中该第二轴向垂直于该第一轴向,该工件轴上可组装待加工的工件,该工件轴的一端以一轴连接部连接该左支撑架,另一端以一轴定位部连接该右支撑架,该工件轴连接于一第二马达而可以该第二轴向为中心转动,并带动工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马达与该旋转座之间更设有一第一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裕顺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顺力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