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带圆弧端齿涡轮盘轴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8356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带圆弧端齿涡轮盘轴的加工装置,包括定位螺杆、垫圈、挂环、底板、转台、伺服电机、分度盘组件、主轴、压块、砂轮、螺栓、工作台、金刚笔和金刚笔座,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上开设有若干条相互对应的通槽,且其中的一个通槽固定有金刚笔座,所述金刚笔座位于与工作台的顶端一角,所述金刚笔座上插装有金刚笔,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伺服电机带动分度盘的转动,从而利用分度盘的转动对应角度控制工件的磨削位置,简化了工作台的移动,可精确控制磨削位置,采用定位螺杆轴向固定的方式保证了磨削过程中工件的稳定,保证加工质量,工装易于拆卸,在更换不同工件时,便于替换,工装结构简单,便于工人操作,实现稳定的高效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带圆弧端齿涡轮盘轴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件加工
,具体为用于带圆弧端齿涡轮盘轴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圆弧端齿以其特殊的齿形而具有承载能力强、定位精度高、自动定心、装配简便且能满足航空发动机在部件联接方式上的诸多苛刻、特殊的要求等诸多优点,广泛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工业燃气轮机,主要用作各级压气机、涡轮转子的联接和固定。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包括大功率工业燃气轮机、铁路机车驱动系统在内的各种高速、重载大型机械设备的传动装置中。圆弧端齿结构设计与加工工艺已经成为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转子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但是关于圆弧端齿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的研究文献较少,格林森公司首先提出平面铣刀加工圆弧端齿,铣刀的内径加工圆弧端齿的凸面,外径加工凹面;格里森对此改进用成型砂轮代替平面铣刀加工,带有圆弧端齿的零件的齿端磨削是最后一道工序,借助较为精细的端面基准和圆柱面基准找正,便于控制圆弧端齿的加工精度,一般找正误差控制在5μm以内,加工完成后圆弧端齿联轴器径向跳动可以控制在0.01mm以内。成型砂轮磨削是圆弧端齿加工的主流,但是现有磨床都是基于铣床开发,需要根据机床调整卡配调来提高磨削精度。CN201310127534.6技术公开了数控立式弧齿端齿盘磨齿机,包括床身、转台、立壁、滑座、第一砂轮轴组件、第二砂轮轴组件和金刚滚轮;床身上设置立壁,滑座固定在立壁上可沿X轴向左右移动;滑座上设置两组砂轮轴组件,两组轮轴组件在滑座上可沿Z轴作独立的上下移动;床身上设置转台和金刚滚轮,都与两组砂轮轴组件位置匹配。该数控立式弧齿端齿盘磨齿机想取代格里森磨齿机加工弧齿端齿盘;但仍存在加工精度低导致定位精度差的问题。如何做到高效、方便、精确的加工带圆弧端齿涡轮盘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带圆弧端齿涡轮盘轴的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带圆弧端齿涡轮盘轴的加工装置,包括定位螺杆、垫圈、挂环、底板、转台、伺服电机、分度盘组件、主轴、压块、砂轮、螺栓、工作台、金刚笔和金刚笔座,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上开设有若干条相互对应的通槽,且其中的一个通槽固定有金刚笔座,所述金刚笔座位于与工作台的顶端一角,所述金刚笔座上插装有金刚笔,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开设的通槽截面形状与螺栓的头部端侧的形状相同;所述螺栓对应头部端的一端与分度盘组件中箱体的两侧底部开设的固定槽口上方安装的螺母固定连接,且该固定槽口与工作台的顶端开设的通槽相互配合。所述分度盘组件可以为通用机床的数控分度盘,保证分度盘能够灵活旋转、定位准确、同时还要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进一步所述分度盘组件包括开关阀、箱体、分隔板、涡轮、转轴、连接杆、延长板、限位杆、摆动杆、第一限位柱、弹簧、横杆、挡板、移动板、固定板、第一连接引脚、第一弧形板、分度盘、第二弧形板、第二连接引脚、推杆、液压缸、移动杆、第二限位柱、挡杆、连接柱、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所述分度盘组件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蜗杆固定连接,且箱体与蜗杆的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均套接有轴承,所述转轴的底端与箱体的底端中心处安装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所述转轴的顶端贯穿分隔板的中心处嵌入安装的轴承内部与分度盘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的侧面与箱体的内部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分度盘的底端位于分隔板的顶端上方,所述箱体的顶端一角嵌入安装有开关阀,所述箱体的内部一侧中心顶端与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推杆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底端中心两侧分别与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杆的一侧两端分别与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杆的一侧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侧中心处与延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延长板的两侧中心一端分别与限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分别位于分隔板的中心另一侧两端开设的通孔内部水平固定安装的第一限位柱上,所述分隔板的顶端靠近摆动杆的中心一侧与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靠近摆动杆的一侧中心顶端两侧分别与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箱体的内部另一侧中心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对应摆动杆的一侧顶端中心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引脚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引脚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板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另一侧粘接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底端均位于分度盘的顶端上方,所述箱体的内部顶端中心一端与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位于箱体的内部另一侧以及移动板靠近摆动杆的一侧之间,所述分度盘的顶端与转台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箱体与转台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台上安装有由其带动调整角度位置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键槽和沉头孔,通过沉头孔和键槽与转台的顶端设置的凸块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底板的顶端放置有涡轮盘轴,且涡轮盘轴的中心处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对涡轮盘轴进行圆弧端齿加工的砂轮,所述砂轮通过压块固定在磨床的主轴上,所述主轴与控制其动作的磨床的数控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箱体的外部两侧中心顶端两角分别安装有挂环。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其动作的磨床的数控系统通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的蜗杆与涡轮相互配合连接,所述涡轮的中心处与转轴的中心处套接固定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推杆的另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引脚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引脚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弧形板的一侧中心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另一端粘接有第一防滑垫。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杆的底端分别与挡杆的顶端中心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中心底端位于分隔板的中心一侧两端开设的通孔内部水平固定安装的第二限位柱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延长板的另一侧中心两端分别嵌入安装有滚轮,且该滚轮与摆动杆的一侧中心底端贴合,所述摆动杆的顶端安装的滚轮与移动板的一侧中心两端贴合,且分隔板与摆动杆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且分隔板与摆动杆之间通过限位轴转动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横杆上绕接有弹簧,且弹簧位于箱体的内部另一侧以及移动板靠近摆动杆的一侧之间,所述移动板位于横杆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中心处开设的螺纹孔与定位螺杆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定位螺杆的顶端安装有垫圈,且垫圈的底端与涡轮盘轴的顶端中心处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带圆弧端齿涡轮盘轴的加工装置,改变了传统中没有分度盘的磨床采用计算主轴及工件相对位置,通过控制工作台移动工件到相对应的坐标点,调整时间久,位置精度控制差,本技术通过分度盘组件与工作台相连后,既可通过伺服电机输入信号控制分度盘的回转运动,又可通过磨床直接控制工作台的平动,只需装夹时调整工作台位置,之后通过分度盘转动对应角度控制工件的磨削位置,简化了工作台的移动,可精确控制磨削位置,采用定位螺杆轴向固定的方式保证了磨削过程中工件的稳定,保证加工质量,工装易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带圆弧端齿涡轮盘轴的加工装置,包括定位螺杆(1)、垫圈(2)、挂环(3)、底板(4)、转台(5)、伺服电机(6)、分度盘组件(7)、主轴(8)、压块(9)、砂轮(10)、螺栓(11)、工作台(12)、金刚笔(13)和金刚笔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2)的顶端上开设有若干条相互对应的通槽,且其中的一个通槽固定有金刚笔座(14),所述金刚笔座(14)位于与工作台(12)的顶端一角,所述金刚笔座(14)上插装有金刚笔(13),所述工作台(12)的顶端开设的通槽截面形状与螺栓(11)的头部端侧的形状相同;所述螺栓(11)对应头部端的一端与分度盘组件(7)中箱体(16)的两侧底部开设的固定槽口上方安装的螺母固定连接,且该固定槽口与工作台(12)的顶端开设的通槽相互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带圆弧端齿涡轮盘轴的加工装置,包括定位螺杆(1)、垫圈(2)、挂环(3)、底板(4)、转台(5)、伺服电机(6)、分度盘组件(7)、主轴(8)、压块(9)、砂轮(10)、螺栓(11)、工作台(12)、金刚笔(13)和金刚笔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2)的顶端上开设有若干条相互对应的通槽,且其中的一个通槽固定有金刚笔座(14),所述金刚笔座(14)位于与工作台(12)的顶端一角,所述金刚笔座(14)上插装有金刚笔(13),所述工作台(12)的顶端开设的通槽截面形状与螺栓(11)的头部端侧的形状相同;所述螺栓(11)对应头部端的一端与分度盘组件(7)中箱体(16)的两侧底部开设的固定槽口上方安装的螺母固定连接,且该固定槽口与工作台(12)的顶端开设的通槽相互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带圆弧端齿涡轮盘轴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分度盘组件(7)包括开关阀(15)、箱体(16)、分隔板(17)、涡轮(18)、转轴(19)、连接杆(20)、延长板(21)、限位杆(22)、摆动杆(23)、第一限位柱(24)、弹簧(25)、横杆(26)、挡板(27)、移动板(28)、固定板(29)、第一连接引脚(30)、第一弧形板(31)、分度盘(32)、第二弧形板(33)、第二连接引脚(34)、推杆(35)、液压缸(36)、移动杆(37)、第二限位柱(38)、挡杆(39)、连接柱(40)、第一防滑垫(41)和第二防滑垫(42),所述分度盘组件(7)位于工作台(12)上,所述箱体(16)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与蜗杆固定连接,且箱体(16)与蜗杆的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均套接有轴承,所述转轴(19)的底端与箱体(16)的底端中心处安装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所述转轴(19)的顶端贯穿分隔板(17)的中心处嵌入安装的轴承内部与分度盘(32)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17)的侧面与箱体(16)的内部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分度盘(32)的底端位于分隔板(17)的顶端上方,所述箱体(16)的顶端一角嵌入安装有开关阀(15),所述箱体(16)的内部一侧中心顶端与液压缸(3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36)的输出端与推杆(35)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推杆(35)的底端中心两侧分别与移动杆(3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杆(39)的一侧两端分别与连接柱(4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40)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杆(20)的一侧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0)的另一侧中心处与延长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延长板(21)的两侧中心一端分别与限位杆(2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22)的顶端分别位于分隔板(17)的中心另一侧两端开设的通孔内部水平固定安装的第一限位柱(24)上,所述分隔板(17)的顶端靠近摆动杆(23)的中心一侧与固定板(2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9)靠近摆动杆(23)的一侧中心顶端两侧分别与横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26)的另一端与箱体(16)的内部另一侧中心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8)对应摆动杆(23)的一侧顶端中心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引脚(30)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升王文斌陈子彦武旭红郁凤敏付青花张达肖静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恒瑞动力有限公司嘉兴恒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