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342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35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铰刀,涉及汽车发动零部件加工设备领域,其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铰刀部,所述铰刀部包括若干平行设置在铰刀部刀身上的切削刃,所述切削刃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切削锥,所述切削刃上设置有第二切削锥,所述第一切削锥的一侧与第二切削锥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切削锥位于第一切削锥远离铰刀部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锥与铰刀部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切削锥与铰刀部轴线之间的夹角。本申请具有减少铰刀发生崩刃的可能性,提升铰刀钻孔的加工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铰刀
本申请涉及汽车发动零部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铰刀。
技术介绍
近年来,钛合金、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数量也越来越多,而如何在这些材料上制出高质量的装配孔已成为困扰汽车制造业的难题,尤其在复合材料上制孔更是一直困扰汽车制造业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些新型材料,传统的制孔技术在孔加工完毕后制孔精度和孔壁质量均难以保证。由于复合材料和钛合金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普通铰刀存在加工发热量大,刀具易崩刃、易卡死、磨损速度快、孔壁质量差以及刀具寿命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铰刀发生崩刃的可能性,提升铰刀钻孔的加工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铰刀。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合铰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铰刀,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铰刀部,所述铰刀部包括若干平行设置在铰刀部刀身上的切削刃,所述切削刃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切削锥,所述切削刃上设置有第二切削锥,所述第一切削锥的一侧与第二切削锥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切削锥位于第一切削锥远离铰刀部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锥与铰刀部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切削锥与铰刀部轴线之间的夹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切削刃的端部设置第一切削锥和第二切削锥,且第一切削锥的夹角大于第二切削锥的夹角,第一切削锥的设置具有锥形导向作用,使得第一切切削锥的锥面受力均匀,使得铰刀部的端部定位更加准确,减少第一切削锥和第二切削锥发生崩刃现象,提升铰刀钻孔的加工质量。优选的,所述第一切削锥与铰刀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45°角的切削锥,具有锥形导向作用,能保证分散切削,切削力较小,加工过程比较平稳,适于高速切削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二切削锥与铰刀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5°的第二切削锥起校正作用,通过渐进式切削,提高了单次扩孔量,且受力变化小,加工稳定性好,极大的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优选的,所述铰刀部的刀身上开设有若干导屑槽,所述导屑槽位于相邻的切削刃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屑槽可将加工时产生的切屑排除,不会卡堵,且切屑排除时不会划伤已加工表面。优选的,所述刀柄和铰刀部整体为硬质合金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质合金材料应用广泛,其切削速度比钴或高速钢材质的刀具更快。优选的,所述刀柄与铰刀的中轴线处设置有进液槽,所述进液槽的一端与刀柄远离铰刀部的端部相互连通,所述进液槽的另一端深入铰刀部的内部,且在铰刀部的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与进液槽相互连通的出液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复合铰刀进行钻孔工作时,通过进液槽通入冷却液,使得冷却液能够对铰刀部进行冷却,从而提升铰刀部的耐用度,改善了散热条件,同时冷却液还可对加工的工件进行冷却,提升工件的钻孔效果。优选的,所述出液孔与进液槽轴线的夹角为45°,且出液孔朝向铰刀部远离刀柄的端部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45°设置的出液孔能够更好的对铰刀部的整体进行冷却,同时还可将导屑槽内的切屑在冷却液的不断冲刷下排出,实用性较强。优选的,所述刀柄与所述铰刀部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件进行不同深度的钻孔加工时,可通过连接组件方便的更换不同尺寸的铰刀部;同时在铰刀部产生崩刃现象时,通过连接组件更换铰刀部,进而无需更换刀柄,降低耗材。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同轴开设在刀柄端部的安装槽,所述铰刀部朝向安装槽的端部同轴固接有配合插入安装槽的安装块,安装块和安装槽的竖截面为腰形设置,且所述刀柄上设置有将安装块固定在安装槽内的螺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安装铰刀部时,先将安装块与安装槽相互对位,接着将安装块插入进安装槽内,随后通过螺钉将安装块安装在安装槽内,完成铰刀部与刀柄之间的安装,方便快捷。优选的,所述铰刀部朝向刀柄的端部粘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设在安装块上,且密封垫的内截面与安装块的外截面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的设置,可将铰刀部与刀柄连接处的空隙弥补,减少冷却液泄漏的可能性,实用性较强。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第一切削锥的设置具有锥形导向作用,使得第一切切削锥的锥面受力均匀,使得铰刀部的端部定位更加准确,减少第一切削锥和第二切削锥发生崩刃现象,提升铰刀钻孔的加工质量,15°的第二切削锥起校正作用,通过渐进式切削,提高了单次扩孔量,且受力变化小,加工稳定性好,极大的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2.提高铰刀耐用度,分层切削降低了切削刃的负荷,改善了散热条件,不易产生切屑挤塞导屑槽现象,切削刃的磨损明显减少;3.在对工件进行不同深度的钻孔加工时,可通过连接组件方便的更换不同尺寸的铰刀部;同时在铰刀部产生崩刃现象时,通过连接组件更换铰刀部,进而无需更换刀柄,降低耗材。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细节A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用以体现切削刃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用以体现进液槽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体现连接组件的爆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用以体现安装块与安装槽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中,1、刀柄;11、圆弧倒角;2、铰刀部;21、切削刃;211、第一切削锥;212、第二切削锥;22、导屑槽;3、进液槽;31、出液孔;4、连接组件;41、安装槽;42、安装块;43、螺钉;44、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复合铰刀。参照图1,一种复合铰刀,包括刀柄1,刀柄1一端的周面上开设有圆弧倒角11,使得刀柄1的装夹更加容易,刀柄1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铰刀部2,且铰刀部2与刀柄1之间同轴设置,铰刀部2与刀柄1之间整体为为硬质合金结构,硬质合金材料应用广泛,且强度和耐磨性较高,能够提升铰刀部2的使用寿命和切削效率。参照图2和图3,铰刀部2包括六个平行设置在铰刀部2刀身上的切削刃21,切削刃21与铰刀部2的轴线平行设置,且六个切削刃21沿铰刀部2的周面均匀排布;铰刀部2的刀身上开设有6个导屑槽22,导屑槽22为直线型设置,导屑槽22位于相邻的切削刃21之间,且在导屑槽22远离铰刀部2端部的末端的深度逐渐减少,使得导屑槽22的末端呈弧形设置,使得进入导屑槽22内的切屑能够更加流畅的排出;切削刃21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切削锥211,切削刃21上还开设有第二切削锥212,第一切削锥211与第二切削锥212相互连接,且第二切削锥212位于第一切削锥211远离铰刀部2的端部设置,第一切削锥211和第二切削锥212之间的竖截面为V形设置,且第一切削锥211和第二切削锥212之间的V形夹角为钝角设置,进而提高铰刀部2的耐用度,分层切削降低了切削刃21的负荷,改善了散热条件,不易产生切屑挤塞导屑槽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1),所述刀柄(1)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铰刀部(2),所述铰刀部(2)包括若干平行设置在铰刀部(2)刀身上的切削刃(21),所述切削刃(2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切削锥(211),所述切削刃(21)上设置有第二切削锥(212),所述第一切削锥(211)的一侧与第二切削锥(212)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切削锥(212)位于第一切削锥(211)远离铰刀部(2)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锥(211)与铰刀部(2)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切削锥(212)与铰刀部(2)轴线之间的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1),所述刀柄(1)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铰刀部(2),所述铰刀部(2)包括若干平行设置在铰刀部(2)刀身上的切削刃(21),所述切削刃(2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切削锥(211),所述切削刃(21)上设置有第二切削锥(212),所述第一切削锥(211)的一侧与第二切削锥(212)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切削锥(212)位于第一切削锥(211)远离铰刀部(2)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锥(211)与铰刀部(2)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切削锥(212)与铰刀部(2)轴线之间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锥(211)与铰刀部(2)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削锥(212)与铰刀部(2)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部(2)的刀身上开设有若干导屑槽(22),所述导屑槽(22)位于相邻的切削刃(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和铰刀部(2)整体为硬质合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坚郭康朱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迈克斯切削刀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