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80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地基主体,地基主体上方设置有多个机床安装位,地基主体上表面位于每个机床安装位处均设置有二次灌浆区,二次灌浆区内部埋置有底部带有弯钩的地脚螺栓,地脚螺栓的顶部由二次灌浆区上方伸出并安装有机床支撑块;地基主体外部包裹有地基护壁,地基主体的底部与地基护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振结构层,地基主体的侧壁与地基护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振结构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地基,该卧式加工中心地基的地基主体外部包裹有地基护壁,地基护壁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增强整个地基的刚性,保证了设备加工时的地基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加工的精度,且该地基的抗振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基
,具体是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
技术介绍
发动机零部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用采用加工中心实现柔性制造,卧式加工中心地基的质量是关键;现有的卧式加工中心地基的稳定性较差,使得机床在加工时振动幅度大,导致安装在地基上方的机床原有的精度无法发挥,因此会导致安装在地基上方的机床达不到加工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地基主体,所述地基主体上方设置有多个机床安装位,所述地基主体上表面位于每个所述机床安装位处均设置有二次灌浆区,所述二次灌浆区内部埋置有底部带有弯钩的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的顶部由所述二次灌浆区上方伸出并安装有机床支撑块;所述地基主体外部包裹有地基护壁,所述地基主体的底部与所述地基护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振结构层,所述地基主体的侧壁与所述地基护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振结构层。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振结构层为泡沫聚苯乙烯填充层,所述第二防振结构层为砂砾填充层。优选的,所述地基主体内部设置有钢筋网架,所述钢筋网架采用双层结构,两层所述钢筋网架之间通过若干个螺纹钢连接,若干个所述螺纹钢呈矩形阵列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钢筋网架之间间距为500mm。优选的,所述二次灌浆区采用上小下大的窄缩口结构。优选的,所述二次灌浆区采用圆台型结构或棱台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地基主体内部还设置有地坑支护钢筋,所述地坑支护钢筋位于二次灌浆区外围,所述地坑支护钢筋采用环形的多层结构,多层所述地坑支护钢筋等距设置,多层所述之间采用钢筋焊接。优选的,所述地坑支护钢筋中的其中一层钢筋与所述钢筋网架中的上层钢筋网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地坑支护钢筋与所述钢筋网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优选的,地坑支护钢筋的内侧设置有锚固拉筋,每层所述地坑支护钢筋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锚固拉筋,同一层的若干个锚固拉筋呈放射状分布。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该卧式加工中心地基的地基主体外部包裹有地基护壁,地基护壁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增强整个地基的刚性,保证了设备加工时的地基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加工的精度;本专利技术中,地基主体的底部与地基护壁之间设置有采用泡沫聚苯乙烯填充的第二防振结构层,地基主体的侧壁与地基护壁之间设置有采用砂砾填充的第一防振结构层,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卧式加工中心地基的整体抗振效果好,进一步地保证了地基上方设备加工时精度;本专利技术中,地基主体内部位于二次灌浆区外围设置有若干个呈环形结构的地坑支护钢筋,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地基位于二次灌浆区的位置稳定性高,不易损,且每层地坑支护钢筋向二次灌浆区内的位置呈放射状设置有若干个锚固拉筋,通过这些锚固拉筋可以极大地增加二次灌浆区灌浆成型后与地基主体的连接强度,这样在机床加工时,机床产生的振动不会影响到二次灌浆区与地基主体之间的连接性,保证了长期加工时整个地基的一体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图1中A-A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图3中B区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中地基主体横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地基主体;2、地坑支护钢筋;3、二次灌浆区;4、第一防振结构层;5、地基护壁;6、机床支撑块;7、第二防振结构层;8、钢筋网架;9、地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地基主体1,地基主体1上方设置有多个机床安装位,地基主体1上表面位于每个机床安装位处均设置有二次灌浆区3,二次灌浆区3内部埋置有底部带有弯钩的地脚螺栓9,地脚螺栓9的顶部由二次灌浆区3上方伸出并安装有机床支撑块6;地基主体1外部包裹有地基护壁5,地基主体1的底部与地基护壁5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振结构层7,地基主体1的侧壁与地基护壁5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振结构层4。第一防振结构层4为泡沫聚苯乙烯填充层,第二防振结构层7为砂砾填充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卧式加工中心地基的地基主体1外部包裹有地基护壁5,地基护壁5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增强整个地基的刚性,保证了设备加工时的地基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加工的精度;地基主体1的底部与地基护壁5之间设置有采用泡沫聚苯乙烯填充的第二防振结构层7,地基主体1的侧壁与地基护壁5之间设置有采用砂砾填充的第一防振结构层4,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卧式加工中心地基的整体抗振效果好,进一步地保证了地基上方设备加工时精度。实施例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地基主体1,地基主体1上方设置有多个机床安装位,地基主体1上表面位于每个机床安装位处均设置有二次灌浆区3,二次灌浆区3内部埋置有底部带有弯钩的地脚螺栓9,地脚螺栓9的顶部由二次灌浆区3上方伸出并安装有机床支撑块6,地基主体1上表面位于每个机床安装位处均设置有二次灌浆区3,二次灌浆区3采用上小下大的窄缩口结构。二次灌浆区3采用圆台型结构或棱台型结构。地基主体1内部设置有钢筋网架8,钢筋网架8采用双层结构,两层钢筋网架8之间通过若干个螺纹钢连接,若干个螺纹钢呈矩形阵列分布,相邻的两个钢筋网架8之间间距为50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基在浇筑时,二次灌浆区3在机床就位后进行二次灌浆,这样可以保证保证机床的位置精准度,有效地避免了提前浇筑导致机床位置错位的现象,且二次灌浆区3采用上小下大的窄缩口结构,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二次灌浆区3在成型后不会因受到向上的拉力出现与地基分离的现象。实施例3: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地基主体1内部还设置有地坑支护钢筋2,地坑支护钢筋2位于二次灌浆区3外围,地坑支护钢筋2采用环形的多层结构,多层地坑支护钢筋2等距设置,多层之间采用钢筋焊接。地坑支护钢筋2中的其中一层钢筋与钢筋网架8中的上层钢筋网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地坑支护钢筋2与钢筋网架8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地坑支护钢筋2的内侧设置有锚固拉筋,每层地坑支护钢筋2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锚固拉筋,同一层的若干个锚固拉筋呈放射状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基主体1内部还设置有地坑支护钢筋2,地坑支护钢筋2位于二次灌浆区3外围,地坑支护钢筋2采用环形的多层结构,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地基位于二次灌浆区3的位置稳定性高,不易损,且每层地坑支护钢筋2向二次灌浆区3内的位置呈放射状设置有若干个锚固拉筋,通过这些锚固拉筋可以极大地增加二次灌浆区3灌浆成型后与地基主体1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地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主体(1)上方设置有多个机床安装位,所述地基主体(1)上表面位于每个所述机床安装位处均设置有二次灌浆区(3),所述二次灌浆区(3)内部埋置有底部带有弯钩的地脚螺栓(9),所述地脚螺栓(9)的顶部由所述二次灌浆区(3)上方伸出并安装有机床支撑块(6);/n所述地基主体(1)外部包裹有地基护壁(5),所述地基主体(1)的底部与所述地基护壁(5)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振结构层(7),所述地基主体(1)的侧壁与所述地基护壁(5)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振结构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地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主体(1)上方设置有多个机床安装位,所述地基主体(1)上表面位于每个所述机床安装位处均设置有二次灌浆区(3),所述二次灌浆区(3)内部埋置有底部带有弯钩的地脚螺栓(9),所述地脚螺栓(9)的顶部由所述二次灌浆区(3)上方伸出并安装有机床支撑块(6);
所述地基主体(1)外部包裹有地基护壁(5),所述地基主体(1)的底部与所述地基护壁(5)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振结构层(7),所述地基主体(1)的侧壁与所述地基护壁(5)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振结构层(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振结构层(4)为泡沫聚苯乙烯填充层,所述第二防振结构层(7)为砂砾填充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主体(1)内部设置有钢筋网架(8),所述钢筋网架(8)采用双层结构,两层所述钢筋网架(8)之间通过若干个螺纹钢连接,若干个所述螺纹钢呈矩形阵列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钢筋网架(8)之间间距为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春李彬丽莫彪林嵩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