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758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导电遮光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该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包括导电胶层、镀铜膜层和遮光涂层,所述镀铜膜层包括薄膜以及镀设于薄膜的一面的镀铜层,所述遮光涂层复合于所述薄膜的另一面,所述导电胶层复合于所述镀铜层远离所述薄膜的一面,所述镀铜层的厚度低于2μm。以镀铜膜层作基材,在薄膜的一面镀设厚度低于2μm的超薄镀铜层,既能保持优异的导电性能、附着力更大,不易分层,又能减少金属用量、轻量化,增强材料的柔软度和贴服性,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有效利用率;而且超薄的镀铜层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导电胶层和遮光涂层共同提高了抗反弹起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遮光胶带
,具体涉及一种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LCD遮光屏蔽铝箔胶带,其遮光效果较差,由于在铝箔上涂布黑色涂层的工艺关系,易出现不耐溶剂、漏涂、涂布不均等缺陷,从而不能满足工业的使用需求;另外由于铝箔本身金属材质的挺度高,使用时,铝箔胶带使用层易卷曲粘接,包边贴合后,极易反弹起翘,造成LCD边框漏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反弹起翘、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包括导电胶层、镀铜膜层和遮光涂层,所述镀铜膜层包括薄膜以及镀设于薄膜的一面的镀铜层,所述遮光涂层复合于所述薄膜的另一面,所述导电胶层复合于所述镀铜层远离所述薄膜的一面,所述镀铜层的厚度低于2μm。本专利技术的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以镀铜膜层作基材,在薄膜的一面镀设厚度低于2μm的超薄镀铜层,既能保持优异的导电性能、附着力更大,不易分层,又能减少金属用量、轻量化,增强材料的柔软度和贴服性,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有效利用率;而且超薄的镀铜层结合本专利技术导电胶层和遮光涂层共同提高了抗反弹起翘性,避免了传统的铝箔胶带使用层易卷曲粘接、包边贴合后极易反弹起翘的问题;另外,设置遮光涂层起到遮光效果且耐乙醇和防刮伤;导电胶层贴合镀铜层,耐候性佳、导电效果好、贴服性好、且持久稳定,进一步提高镀铜胶带的抗反弹起翘性能。进一步的,所述镀铜层的厚度低于1.5μm、低于1.2μm、低于1.0μm或低于0.8μm,优选的,所述镀铜层的厚度在1.0μm。优选的,所述导电胶层采用导电压敏胶黏剂涂布于所述镀铜层远离所述薄膜的一面后干燥而成;所述导电压敏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40-60份丙烯酸酯树脂、0.01-0.05份固化剂、3-6份导电镍粉、2-8份黑色色浆和30-45份溶剂A。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压敏胶黏剂以丙烯酸酯树脂为主体树脂,加入固化剂和溶剂A,构成胶粘剂的主要胶水体系,调节涂胶面的粘着力和初粘力,避免该镀铜胶带在包边贴合后反弹起翘,加入导电镍粉和黑色色浆,使其具有黑色遮光和导电功能,提高使用长久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镀铜胶带的抗反弹起翘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镍粉为片状导电镍粉、树枝状导电镍粉或无规则状导电镍粉,所述导电镍粉的目数为400-1340目,更有利于提高导电胶层的力学性能,从而进一步避免该镀铜胶带在包边贴合后反弹起翘。所述黑色色浆包括但不限于科迪9007。优选的,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粘贴强度在1200-1800gf/25mm的溶剂型丙烯酸酯胶粘剂,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或过氧化物固化剂,所述溶剂A为乙酯或丁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粘贴强度的溶剂型丙烯酸酯胶粘剂,更有利于结合导电镍粉调节所述导电胶层的粘着力和初粘性,提高其使用稳定性。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或过氧化物固化剂,调整导电胶层的固化程度和内聚性,提高固化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过氧化二异丙苯。优选的,所述导电压敏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丙烯酸酯树脂、固化剂、导电镍粉、黑色色浆和溶剂A,将丙烯酸酯树脂、固化剂和溶剂A混合均匀后,加入导电镍粉和黑色色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导电压敏胶黏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丙烯酸酯树脂、固化剂和溶剂A混合均匀,促进丙烯酸酯树脂溶解于溶剂A中,再加入导电镍粉和黑色色浆,促进导电镍粉和黑色色浆分散于丙烯酸酯树脂中。优选的,所述遮光涂层采用哑黑遮光涂料涂布于所述薄膜的另一面后干燥而成;所述哑黑遮光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28-40份环氧树脂、5-8份改性马林酸树脂、1-2份咪唑类固化剂、7-10份炭黑、0.5-3份润湿分散剂和42-53份溶剂B。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环氧树脂和改性马林酸树脂为主体树脂,加入咪唑类固化剂和溶剂B,构成主要哑黑遮光涂料体系,调节遮光涂层面附着力、强度、耐溶性;加入炭黑,提高遮光涂层的遮光、着色效果;加入润湿分散剂使炭黑分散更均匀,增加了流变特性、改进了炭黑在哑黑遮光涂料体系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着色效果,由于其润湿分散的作用,使具有绝缘性的环氧树脂更好地进入炭黑的多孔性结构内层、更好地包覆炭黑,达到绝缘的效果,且与环氧树脂和改性马林酸树脂共同作用提高遮光涂层的力学性能,提高遮光涂层的抗光性、附着牢度、耐乙醇和防刮伤性能;环氧树脂与改性马林酸树脂共同作用提高强度、爽滑防刮性且不易泛黄。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巴陵石化的E-44或E-51;所述改性马林酸树脂包括但不限于森科新材料的422或424;所述润湿分散剂包括但不限于路博润22000。优选的,所述咪唑类固化剂为咪唑、2-甲基咪唑或2-乙基咪唑,所述溶剂B为丁酮、甲苯、乙酸丁酯或异丙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咪唑类固化剂促进环氧树脂固化,调节遮光涂层的附着牢度和涂层强度。优选的,所述哑黑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环氧树脂、改性马林酸树脂、咪唑类固化剂、炭黑、润湿分散剂和溶剂B,将环氧树脂、改性马林酸树脂、咪唑类固化剂和溶剂B混合均匀后,加入炭黑和润湿分散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哑黑遮光涂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环氧树脂、改性马林酸树脂、咪唑类固化剂和溶剂B混合均匀,促进环氧树脂和改性马林酸树脂溶解于溶剂B中,再加入炭黑和润湿分散剂,促进炭黑分散于环氧树脂中,使具有绝缘性的环氧树脂更好地进入炭黑的多孔性结构内层、更好地包覆炭黑,达到绝缘的效果。优选的,所述薄膜为PET膜或PI膜;所述镀铜膜层的厚度为6-21μm,所述导电胶层的厚度为20-50μm,所述遮光涂层的厚度为2-5μ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PET膜或PI膜镀铜,既保证镀铜层的导电性能,镀铜与薄膜的附着力大、不易分层,薄膜的支撑作用且镀铜层的超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抗反弹起翘性,避免了传统的铝箔胶带使用层易卷曲粘接、包边贴合后极易反弹起翘的问题,且镀铜胶带更轻量化。优选的,所述镀铜胶带还包括复合于所述导电胶层远离所述镀铜层的一面的PET离型膜,所述PET离型膜的厚度为45-55μ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导电胶层,避免导电胶层沾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的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镀铜膜、导电压敏胶黏剂和哑黑遮光涂料,备用;在镀铜膜的薄膜面用微凹涂布方式涂布哑黑遮光涂料,经50-80℃烘干1-5min形成遮光涂层;在镀铜膜的镀铜面用逗号涂布方式涂布导电压敏胶黏剂,经50-80℃烘干2-5min形成导电胶层,即得所述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以镀铜膜层作基材,在薄膜的一面镀设厚度低于2μm的超薄镀铜层,既能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胶层、镀铜膜层和遮光涂层,所述镀铜膜层包括薄膜以及镀设于薄膜的一面的镀铜层,所述遮光涂层复合于所述薄膜的另一面,所述导电胶层复合于所述镀铜层远离所述薄膜的一面,所述镀铜层的厚度低于2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胶层、镀铜膜层和遮光涂层,所述镀铜膜层包括薄膜以及镀设于薄膜的一面的镀铜层,所述遮光涂层复合于所述薄膜的另一面,所述导电胶层复合于所述镀铜层远离所述薄膜的一面,所述镀铜层的厚度低于2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层采用导电压敏胶黏剂涂布于所述镀铜层远离所述薄膜的一面后干燥而成;所述导电压敏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40-60份丙烯酸酯树脂、0.01-0.05份固化剂、3-6份导电镍粉、2-8份黑色色浆和30-45份溶剂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粘贴强度在1200-1800gf/25mm的溶剂型丙烯酸酯胶粘剂,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或过氧化物固化剂,所述溶剂A为乙酯或丁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压敏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丙烯酸酯树脂、固化剂、导电镍粉、黑色色浆和溶剂A,将丙烯酸酯树脂、固化剂和溶剂A混合均匀后,加入导电镍粉和黑色色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导电压敏胶黏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遮光的镀铜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涂层采用哑黑遮光涂料涂布于所述薄膜的另一面后干燥而成;所述哑黑遮光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28-40份环氧树脂、5-8份改性马林酸树脂、1-2份咪唑类固化剂、7-10份炭黑、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友张元涛陈小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弘擎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