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折弯式手柄部的单面胶模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63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折弯式手柄部的单面胶模切组件,其中:该单面胶模切组件具有一哑黑单面胶层,该哑黑单面胶层的一边朝中部开设有一“U”型槽,“U”型槽的两侧部位分别形成独立的粘接部;于每个粘接部的胶面分别复合有一条条状蓝色离型膜,且条状蓝色离型膜分别由粘接部的根部处朝外端翻折并形成突出于粘接部外端的手柄部;于哑黑单面胶层的胶面还附着片状透明离型膜;于哑黑单面胶层的非胶面复合有蓝色硅胶PET保护膜和蓝色离型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单面胶组件的剥离手柄呈折弯状,使用时剥离离型膜的动作从中间朝外剥离,从而可以满足先贴合中部部位,再贴合外边缘的操作,可确保胶面不被触碰和污染同时由于操作便利而可保证贴合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折弯式手柄部的单面胶模切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周边复合模切材料
,特指一种具有折弯式手柄部的单面胶模切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设计越来越精密,尺寸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其内部使用的各种复合模切组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某些电子产品中,单面胶模切组件的组装操作使用存在不便之处,尤其是产品尺寸较小时,单面胶组件的剥离往往比较不易操作,虽然部分单面胶组件设置了手柄部,但手柄部往往是从外向内剥离,而不能从中间向外剥离,这就不能满足某些产品需要从中间向外贴合组装的需要,容易造成胶面被污染或者贴合不准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折弯式手柄部的单面胶模切组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折弯式手柄部的单面胶模切组件,其中:该单面胶模切组件具有一哑黑单面胶层,该哑黑单面胶层的一边朝中部开设有一“U”型槽,“U”型槽的两侧部位分别形成独立的粘接部;于每个粘接部的胶面分别复合有一条条状蓝色离型膜,且条状蓝色离型膜分别由粘接部的根部处朝外端翻折并形成突出于粘接部外端的手柄部;于哑黑单面胶层的胶面还附着有全面托底所述哑黑单面胶层胶面及条状蓝色离型膜的片状透明离型膜;于哑黑单面胶层的非胶面、另一边边缘朝中部复合有蓝色硅胶PET保护膜,且该蓝色硅胶PET保护膜的一端突出于哑黑单面胶层的一侧;于蓝色硅胶PET保护膜的外表面还复合有全面覆盖所述蓝色硅胶PET保护膜以及哑黑单面胶的非离型面和手柄部的蓝色离型纸。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和工艺,单面胶组件的剥离手柄呈折弯状,使用时剥离离型膜的动作从中间朝外剥离,从而可以满足先贴合中部部位,再贴合外边缘的操作,可确保胶面不被触碰和污染同时由于操作便利而可保证贴合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单面胶模切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单面胶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单面胶模切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图4-图7依次是本技术中模切辊组的刀刃展开示意图;图8是模切刀刃模切叠加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是一种具有折弯式手柄部的单面胶模切组件,其中:该单面胶模切组件具有一哑黑单面胶层1,该哑黑单面胶层1的一边朝中部开设有一“U”型槽11,“U”型槽11的两侧部位分别形成独立的粘接部12;于每个粘接部12的胶面分别复合有一条条状蓝色离型膜2,且条状蓝色离型膜2分别由粘接部12的根部处朝外端翻折并形成突出于粘接部12外端的手柄部21;于哑黑单面胶层1的胶面还附着有全面托底所述哑黑单面胶层1胶面及条状蓝色离型膜2的片状透明离型膜3;于哑黑单面胶层1的非胶面、另一边边缘朝中部复合有蓝色硅胶PET保护膜4,且该蓝色硅胶PET保护膜4的一端突出于哑黑单面胶层1的一侧;于蓝色硅胶PET保护膜4的外表面还复合有全面覆盖所述蓝色硅胶PET保护膜4以及哑黑单面胶1的非离型面和手柄部21的蓝色离型纸5。蓝色离型纸5的形状与底层的片状透明离型膜3形状相关,将哑黑单面胶层1、条状蓝色离型膜2、蓝色硅胶PET保护膜3覆盖在二者内部,形成保护作用,使用时,先剥离托底的片状透明离型膜3,将露出的哑黑单面胶层1的主体胶面与物件粘接好后,再依次利用折弯形成的手柄部21的条状蓝色离型膜2剥离,采用边剥离边粘接的方式与另一物件粘接,最后通过蓝色硅胶PET保护膜的突出部位剥离表面的蓝色离型纸即可,因此,组件的剥离操作相对简化并且便于产品的组装贴合。再结合图3-图8所示,本技术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先将蓝色离型膜料带B1的离型面与剥离了自带膜的过渡用硅胶PET保护膜料带G1通过第一复合辊组F1复合,蓝色离型膜料带B1在上、过渡用硅胶PET保护膜料带G1在下,再经过第一模切辊组Q1进行第一次模切,第一次模切在蓝色离型膜料带B1上形成条状蓝色离型膜2两端的第一端断裂线和第二端断裂线(对应图1中第一端线201、第二端线202)、折弯处的折痕线以及折弯部分的外边缘轮廓线;即对应图4中的第一断裂线刀刃R11、第二断裂线刀刃R12、折痕线R13、外边缘轮廓线刀刃R14;步骤b:由第一模切辊组Q1出料的复合料带,将待折弯部分沿中部的折痕线(即图4中的折痕线R13)朝另一侧翻折,并通过翻边定型导向块X弯折,使蓝色离型膜料带B1的离型面朝上露出;步骤c:然后将剥离了自带膜的哑黑单面胶料带T1的胶面与翻折出来的蓝色离型膜料带B1的离型面通过第二复合辊组F2复合,哑黑单面胶料带T1的一边缘与蓝色离型膜料带B1中位于上部的第二端断裂线位置相当,哑黑单面胶料带T1的另一边则复合在过渡用硅胶PET保护膜料带G1上;然后通过第二模切辊组Q2进行第二次模切,第二次模切切出哑黑单面胶层1的外部轮廓和“U”型槽11轮廓断裂线,同时切出两条条状蓝色离型膜两侧的断裂线,两侧断裂线与两端的第一端断裂线、第二端断裂线均相交;即对应图5中的外部轮廓线刀刃R21、“U”型槽轮廓线刀刃R22以及粘接部12外端的端线刀刃R23,端线刀刃R23只切至哑黑单面胶层,未切蓝色离型膜料带;从第二模切辊组Q2出料后排除废料,该处废料即哑黑单面胶层1外框和“U”型槽11以外区域的哑黑单面胶废料、以及条状蓝色离型膜以外区域的蓝色离型膜料带B1废料;即在过渡用硅胶PET保护膜料带G1上复合已折弯的条状蓝色离型膜2、哑黑单面胶层1;步骤d:在第二模切辊组Q2出口处料带的上后方,先通过第三复合辊组F3将第一透明PET亚克力保护膜料带P1、剥离了自带膜的蓝色硅胶PET保护膜料带G2复合,蓝色硅胶PET保护膜料带G2在上;然后通过第三模切辊组Q3进行第三次模切,第三次模切切出蓝色硅胶PET保护膜4的外形轮廓断裂线(即对应图6中的闭合框刀刃R31),出料后排除蓝色硅胶PET保护膜4以外的废料;在经过第三模切辊组Q3的下辊翻转后与下方第二模切辊Q2组出来的料带复合,使蓝色硅胶PET保护膜4复合在哑黑单面胶层1上,形成由下而上依次为:过渡用硅胶PET保护膜料带G1、条状蓝色离型膜2、哑黑单面胶层1、蓝色硅胶PET保护膜4、第一透明PET亚克力保护膜料带P1的复合料带;步骤e:然后分离底部的过渡用硅胶PET保护膜料带G1并排除,通过第四复合辊组F4在底部复合透明离型膜料带L1,第四复合辊组F4出料后剥离料带面层的第一透明PET亚克力保护膜料带P1,再通过第五复合辊组F5在上部复合蓝色离型纸料带Z1,形成由下而上依次为:透明离型膜料带L1、条状蓝色离型膜2、哑黑单面胶层1、蓝色硅胶PET保护膜4、蓝色离型纸料带Z1的复合料带;步骤f:最后在底部通过第二透明PET亚克力保护膜料带P2托底进入第四模切辊组Q4进行第四次模切,第四次模切即将料带按一定长度进行分切,分切后剥离底部的第二透明PET亚克力保护膜料带P2,形成片状成品出料。每片成品上有多个带折弯式手柄部的单面胶组件,使用时根据需要再分切即可;根据需要,第一透明PET亚克力保护膜P1、第二透明P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折弯式手柄部的单面胶模切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单面胶模切组件具有一哑黑单面胶层,该哑黑单面胶层的一边朝中部开设有一“U”型槽,“U”型槽的两侧部位分别形成独立的粘接部;于每个粘接部的胶面分别复合有一条条状蓝色离型膜,且条状蓝色离型膜分别由粘接部的根部处朝外端翻折并形成突出于粘接部外端的手柄部;于哑黑单面胶层的胶面还附着有全面托底所述哑黑单面胶层胶面及条状蓝色离型膜的片状透明离型膜;于哑黑单面胶层的非胶面、另一边边缘朝中部复合有蓝色硅胶PET保护膜,且该蓝色硅胶PET保护膜的一端突出于哑黑单面胶层的一侧;于蓝色硅胶PET保护膜的外表面还复合有全面覆盖所述蓝色硅胶PET保护膜以及哑黑单面胶的非离型面和手柄部的蓝色离型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折弯式手柄部的单面胶模切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单面胶模切组件具有一哑黑单面胶层,该哑黑单面胶层的一边朝中部开设有一“U”型槽,“U”型槽的两侧部位分别形成独立的粘接部;于每个粘接部的胶面分别复合有一条条状蓝色离型膜,且条状蓝色离型膜分别由粘接部的根部处朝外端翻折并形成突出于粘接部外端的手柄部;于哑黑单面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荣殷冠明罗青
申请(专利权)人: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