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咯萘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752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磷酸咯萘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为晶体,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其图谱中特征峰在2θ±0.2°为7.4°、9.8°、11.2°、13.3°、14.5°、16.8°、17.4°、18.0°、19.2°、22.6°、23.3°、25.2°、29.2°、31.6°、32.3°、32.8°、34.1°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纯度高、引湿性低、溶解性好、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酸咯萘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一种磷酸咯萘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磷酸咯萘啶:化学名:10-〔〔3′,5′-双(1-吡咯烷甲基)-4′-羟基本基〕-氨基〕-2-甲氧基-7-氯-苯并[b]-1,5-萘啶四磷酸盐,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于70年代初合成抗疟新药,其主要特点是作用迅速,与氯喹无交叉抗药性,毒、副作用较小。抗疟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破坏滋养体复合膜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损伤食泡的代谢活力而对原虫起迅速而强烈的杀灭作用。虽然疟疾这一疾病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疟疾以得到基本控制或消灭,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受到疟原虫的危害,其中也包括我国的一部分地区。磷酸咯萘啶具有很高的引湿性,原料药很容易吸潮,导致结块,稳定性差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制剂产品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在长期对磷酸咯萘啶的大量研究过程中意外的获得了一种晶体形式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极高的质量稳定性,纯度高、引湿性低、溶解性好增加了用药的安全性,明显优于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稳定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为晶体,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其图谱中特征峰在2θ±0.2°为7.4°、9.8°、11.2°、13.3°、14.5°、16.8°、17.4°、18.0°、19.2°、22.6°、23.3°、25.2°、29.2°、31.6°、32.3°、32.8°、34.1°显示。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见图1。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的熔点为200℃~20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磷酸咯萘啶溶于纯化水中;其中磷酸咯萘啶与纯化水的用量比为1g:12ml。2、保持溶液温度为24℃~26℃,在130~15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边搅拌边以140ml~160ml/min速度往步骤1中的溶液加入体积为步骤1中纯化水8倍的体积比为9:1的乙醇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停止搅拌,以1.8~2.0℃/min速度降温至0℃~2℃,静置养晶4小时,过滤,得滤饼。3、将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滤饼用2倍重量的乙醇洗涤1次,36℃~38℃减压干燥8小时,即得到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纯度高,稳定性好,特别是引湿性低,不易结块,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根据本领域常识,引湿性高的物质,溶解性更好,而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咯萘啶在引湿性低的情况下,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溶解性。需要说明的是,一种晶型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反应温度、时间、搅拌转速、反应物浓度、结晶条件控制等任何一个因素即使发生很小的变化就可能产生预想不到的变化,本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经历很多失败,但最终花费了大量精力来研究控制细节,终于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以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化合物制备过程中的每一个控制要点对结果至关重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磷酸咯萘啶化合物的制备1、将磷酸咯萘啶溶于纯化水中;其中磷酸咯萘啶与纯化水的用量比为1g:12ml。2、保持溶液温度为24℃,在13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边搅拌边以140ml/min速度往步骤1中的溶液加入体积为步骤1中纯化水8倍的乙醇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停止搅拌,以1.8℃/min速度降温至0℃,静置养晶4小时,过滤,得滤饼;其中乙醇和甲醇混合溶液的用量体积比为:乙醇:甲醇=9:1。3、将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滤饼用2倍重量的乙醇洗涤1次,36℃减压干燥8小时,即得到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X-射线粉末衍射图见附图1,其图谱中特征峰在2θ为7.4°、9.8°、11.2°、13.3°、14.5°、16.8°、17.4°、18.0°、19.2°、22.6°、23.3°、25.2°、29.2°、31.6°、32.3°、32.8°、34.1°显示。含量:99.95%。熔点:200℃~202℃。实施例2磷酸咯萘啶化合物的制备1、将磷酸咯萘啶溶于纯化水中;其中磷酸咯萘啶与纯化水的用量比为1g:12ml。2、保持溶液温度为26℃,在15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边搅拌边以160ml/min速度往步骤1中的溶液加入体积为步骤1中纯化水8倍的乙醇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停止搅拌,以2.0℃/min速度降温至2℃,静置养晶4小时,过滤,得滤饼;其中乙醇和甲醇混合溶液的用量体积比为:乙醇:甲醇=9:1。3、将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滤饼用2倍重量的乙醇洗涤1次,38℃减压干燥8小时,即得到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X-射线粉末衍射图和实施例1一致。含量:99.95%。熔点:200℃~202℃。实施例3磷酸咯萘啶化合物的制备1、将磷酸咯萘啶溶于纯化水中;其中磷酸咯萘啶与纯化水的用量比为1g:12ml。2、保持溶液温度为25℃,在14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边搅拌边以150ml/min速度往步骤1中的溶液加入体积为步骤1中纯化水8倍的乙醇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停止搅拌,以1.9℃/min速度降温至1℃,静置养晶4小时,过滤,得滤饼;其中乙醇和甲醇混合溶液的用量体积比为:乙醇:甲醇=9:1。3、将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滤饼用2倍重量的乙醇洗涤1次,37℃减压干燥8小时,即得到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X-射线粉末衍射图和实施例1一致。含量:99.95%。熔点:200℃~202℃。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试验及对比结果:(试验检测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二部磷酸咯萘啶标准方法进行)样品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样品2:市售的磷酸咯萘啶将样品1和样品2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分别在高湿(湿度90±5%)、强光(4500lx±500lx)放置10天,分别于第10天取样检定,结果与0天比较,考察样品的稳定性结果见下表1~表2。表1高湿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2强光影响因素试验结果由表1~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稳定性好,杂质含量低,引湿性低,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制备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也进行了相同的试验,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将样品1-2进行水中溶解性试验,(25℃±2℃)其结果见表3:表3溶解性试验结果样品溶解性(g/100ml)110.129.5由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溶解性,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制备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也进行了相同的试验,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将样品1~2进行加速稳定性考察(40℃±2℃,RH75%±10%),结果见表4。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磷酸咯萘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为晶体,采用X- 射线粉末衍射测定,其图谱中特征峰在2θ±0.2°为7.4°、9.8°、11.2°、13.3°、14.5°、16.8°、17.4°、18.0°、19.2°、22.6°、23.3°、25.2°、29.2°、31.6°、32.3°、32.8°、34.1°显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磷酸咯萘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为晶体,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其图谱中特征峰在2θ±0.2°为7.4°、9.8°、11.2°、13.3°、14.5°、16.8°、17.4°、18.0°、19.2°、22.6°、23.3°、25.2°、29.2°、31.6°、32.3°、32.8°、34.1°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熔点为200℃~202℃。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咯萘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艺胡成忠干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美林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